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案例师:请小朋友们再读读第一小节,想想除了感受到喜欢,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鲜花真是太多了,数不胜数!师:你知道的成语真多,"数不胜数"用得真好!你们从哪儿看出鲜花很多?生:从"满地""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比"看出鲜花很多。师:(用手指着"比")你们看,金波爷爷说鲜花比星星多,那在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比什么多呢?  相似文献   

2.
<正>一、术前:在朗读中发现——病人?军人!(课前板书:朗读、发现)师:今天我们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叫什么?生:朗读。师:第二件事情叫什么?生:发现。师:(板书:病人)这两个字会读吧!一起读——生:病人。师:你对病人有什么印象?用一个词语说一说。  相似文献   

3.
一、揭题导入师:同学们,春天来了,绵绵的细雨下起来了,淅沥沥,淅沥沥,下个不停。草地上、公园里,一朵朵、一丛丛的鲜花盛开了,这些花可美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更美的花———伞花(板书)。这是一种怎样的花呢?二、读通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桌齐读、对读,但要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要把课文读通顺了。(生自由读课文。)师:我请7位同学来读课文。(生逐个读每个自然段,师逐个点拨)▲你第一句话读得很好,“淅沥沥,淅沥沥”这两个词读得特别好,再读一次让大家听一听。▲这个句子没读…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片段一】师:(板书课题)《拉萨的天空》。(生边观察、边书空、边练读)【点评】板书即为范写时。课前板书、屏幕出示,看似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学生看不到老师的书写过程。赵老师以过硬的书写基本功,边板书边导写,教师运笔,学生模拟,课堂养成自觉书空的习惯。师:自读课题,想一想,从题目中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  相似文献   

5.
师:(板书:二泉映月)读题目。生:(轻声地)二泉映月。师:声音再响一些。生:(大声地)二泉映月。师:《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是谁创作的?  相似文献   

6.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案例《】蒲公英》课文片段: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师:太阳公公告诉小种子什么呢?生:不要落在沙漠里,不要落在湖泊里,要落在泥土里。(师板书沙漠、湖泊、泥土)师:沙漠是怎么样的?生:没有水,满地都是沙子。生:很热。生:很安静。师:为什么很安静?生:因为沙漠里没有人烟。师:在阳光的照射下,沙子发出光芒,所以课文说沙漠“金光闪闪”。请同学们读好这个词语。(生读词语)师:湖泊怎么样呢?生:有水,小…  相似文献   

8.
<正>板块一读好词句,带入小说语境师:《桥》,这是一篇小说,小说一般都是虚构的。这篇小说比较短,所以在“小说”前面又加了一个字“小”——(板书:小小说)生:(齐读)小小说。师:课文中的生字词都会读了吗?(出示词语)谁来读这两组词?  相似文献   

9.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跟我一起写。(师板书课题,生跟写)师:一起读课题。(生齐读两遍)师:平时我们读书、读报时,遇到几个不认识的字是不会影响我们理解课文的。请你们读读课文,遇  相似文献   

11.
陈婧  于洪涛 《山东教育》2012,(10):29-31
一、交流揭题,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师:我常常在想,生命到底是什么?(师板书"生命",留几秒钟的空白让学生沉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视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视频:海燕搏击浪涛、鲜花盛开、蝴蝶飞舞……)  相似文献   

12.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东方之珠),大家读两遍!(生读)题目中的东方是方向;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这个题目还有个引号(补上引号和题号)。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要问的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   师:读了这首诗(&;lt;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gt;),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   ……  相似文献   

14.
我先后两次教《雨点》一课,同样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因调整了教学策略,前后教学效果迥然不同,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师: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干什么?生:睡觉(生齐答,师板书)。师:池塘是平静的,一点波纹也没有,所以读“睡觉一词应轻些还是重些?生:轻些(齐答)。师:谁来试着读第一句?(生练读)雨点又落进哪里呢?生:雨点落进小溪里。师: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呀?生:散步(生齐答,师板书)。师:我们散步时是悠闲自得的,轻松舒适的,所以“散步”一词应读得轻缓一点,谁来试着读第二句?(学生练读第二句)片断二师:(全身贴满了五彩的小雨点)雨点姐姐带你们(点…  相似文献   

15.
一、深情导入,在音乐声中想象幸福师:(板书课题,生跟着写),齐读课题.(生齐读)师: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泉水?(生自由轻声读)师:(若有所思)为什么读得这么轻?生1:(有见地)因为泉水是白水,所以我要轻轻读.生2:(激动)我知道,因为泉水是纯洁的白水,没有被污染,读的轻是怕别人又来污染……师:(微笑着赞赏)真是一个个思维活跃、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6.
一、读生字,引课题师:(板书:浙江)谁能把它准确地读出来? 生:浙(zhe)江。师:对吗? 生:浙(zhe)江。师:(指着zhe)这是同学们的家长常犯的错误,你们该做什么? 生:纠正他们的读音。师:说得真好!说标准普通话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评:简单一句话,教育功效大。]那么,你知道浙江的哪些城市?能说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已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生:《狼和小羊》。生:《自相矛盾》……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板书:鹰王和鼹鼠)鼹读 yàn (拼读)。鼹鼠是鼠类中的一种(示投影)它的毛黑褐色,嘴尖、眼小,白天住在土中。  相似文献   

18.
师:(板书"挑战"一词)同学们,请读读这个词.(学生读)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19.
董琼 《湖北教育》2007,(10):21-25
教学实录一、导入"安塞"师(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生:安塞腰鼓。师:"塞"是个多音字。读得很准!师(出示地形图):大家看,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安塞就在这里。它地处黄土高原,自古以来是兵家要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安塞腰鼓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学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0.
封潇 《教育艺术》2013,(11):9-11
一、一读识文师:今天我们用"读"这种方法来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读"字)请全班同学先齐读课文。(全班第一次齐读课文。学生有些字音出错,多媒体显示第一部分:识文)师:好像在一些字的读音上我们发生了歧义,在初读文言文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字音问题,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几个字。(多媒体显示文中几个重要的字,学生读,教师指导)师:请齐读字词两遍!(学生齐读字词两遍)师:请同学们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齐读课文,注意读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