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  相似文献   

2.
陆艳玲 《考试周刊》2011,(66):80-8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教育的“再创造”,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但是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让学生配合我们来完成“教案剧”.而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其实,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面对突然“生成”的资源,教师要以有价值、有创见的情境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获得教学成功。  相似文献   

4.
李治芳 《考试周刊》2012,(58):58-59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教育的"再创造",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但是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让学生配合我们来完成"教案剧",而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树立起强烈的资源意识———把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预设外的情况,也当做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从而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有真实精彩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其实,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面对突然"生成"的资源,教师要以有价值、有创见的情境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获得教学成功.  相似文献   

6.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  相似文献   

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态生成”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8.
所谓"动态",即运动着的变化着的状态,课堂教学中的运动变化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所谓"生成",就是形成或达成许许多多不可预见的教学资源。"动态生成"教学就是在上述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中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生命体的课堂教学中,从生命的角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其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更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生成资源往往就是课堂教学的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亮点。因此教师要关注细节,善于运用智慧,根据课堂特定的情况,因势利导,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教师应如何关注生成这一细节,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许多生成性的问题。教师要凭借课堂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手段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虽然说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无法预料的,但还是有章可循的。  相似文献   

11.
董军 《考试周刊》2012,(17):40-40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着各种“意外”的变化,如果教育者能面对这些“意想不到”而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那些不可预见的偶然将会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将活力无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在促成课堂自然地生成.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生成空间,把握学生的有效生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首先,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和智慧潜能,焕发了课堂的互动气氛和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生成空间,把握学生的有效生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在促成课堂自然地生成.……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因此,我们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既要有课前的巧妙预设,也要有课堂的动态生成.如何让高中数学课堂因生成而春意盎然呢?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探究动态生成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根本途径。新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在新形式下教师如何根据当前的教育背景,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准确预见教学活动发展方向,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以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呢?这是一个值得各位教改一线的教师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了许多生成性的问题.本文从合理预设、课堂互动、教师素养等三方面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成动态生成,并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有效生成、机智地建构动态的化学课堂的三种路径.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生成”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作文课堂教学中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习作资源开展作文教学。习作教学生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快乐习作、创新、提高的过程,是与生成资源和谐共生的过程。因此,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作文教学的生成,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快乐习作,让学生写出充满个性的习作。一、生成习作材料中,与新思路和谐共生动态生成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教师把预设的作文教学设计把握在手,对于作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要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  相似文献   

20.
试论课堂教学设计的“可能起点”与“现实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基础教育”认为,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突破认识论框架,从教材和学生发展状态来确立教学的“可能起点”和“现实起点”。只有如此,课堂教学才能在规范与自由、预设与生成、现实与可能、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动态演进,最终形成富有生命活力、动态生成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