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4,(20):54-58
SMG,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广电和综合文化产业集团;浙江传媒拥有新媒体200家,注册用户超过5亿、活跃用户4千万的新型报业集团。一家是广电,一家是纸媒,在中国媒体转型发展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他们的探索和经历,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实战样本。本期,我们选编了两家传媒机构"掌舵人"的最新发言材料,力图完整呈现两家媒体的融合之路,借他们的话,鼓舞我们继续去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2.
周舟  冯子凝 《今传媒》2023,(11):84-87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在湖南出版的期刊逐渐增多,长沙新闻事业的繁荣一度仅次于武汉、广州。湖南《力报》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始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立场;注重言论与副刊,敢于抨击时弊,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秉持“以报养报”理念,在当时战争频繁、物资缺乏的年代仍顽强出版了13年,对湖南新文化的传播与新闻人才的培育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湖南乃至我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湖南《力报》在组织设置、报纸编排、内容生产、广告与发行等方面的尝试与探索均体现出其独到与创新之处,对今天的报刊经营管理具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蓉  宁函夏 《新闻世界》2014,(8):190-191
在互联网时代,报业要继续生存下去,最现实的途径是实现报网互动和报网融合。本文通过对合肥晚报"微博选(报纸)头条"举措及执行过程的分析,探索报网互动给读者和报业带来的效益,为今后报纸行业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事业,做学问、干事业都离不开人,自然就有了“广告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育,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新闻单位对广告事业越来越重视,把它从经理部独立出来,调入精兵强将……一代广告新人在新闻事业中脱颖而出。然而,广告业是一个发展快、竞争强的行业,如今干广告,绝不是一个“拉”字可以概括。本文反映了“浙报广告人”作为一个战斗群体,如何绞尽脑汁,倾心倾力于广告策划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周刊类杂志,如《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深圳周刊》等刊物在全国范围内日益走红。这些周刊的成功之路,为其他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报类媒体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平面纸媒掀起的“报网融合”、“报网互动”,在全国可以用此起彼伏来形容。与大众媒体相比,专业报限于传播内容,读者群显得相对特殊单一。一向处于“钱少人少受众少”相对弱势的地方专业报,又该如何在这股“报网融合”大潮中不落伍呢?  相似文献   

7.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办好一张企业报,不仅仅是几个办报人在履行义务、完成本职工作的问题,更是要服务企业的发展,服务广大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还肩负着营造一个和谐大环境的重任。如何把企业报办出"报味"来,办报者要有大局意识,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具备了这些,办好一张企业报也就不难了。只要用心,只要钻研,只要负责任,就一定能办出企业报的"报味"来。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出现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的热潮,本文以"报网互动"这一中国业界标志性话语为标本,研究中国报业面对互联网所作出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背后的动力机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分析进而得出:"报网互动"的本质是"报网交易",缩减"交易费用"的努力是"报网互动"产生的根源,而模式变迁的总体方向也是不断寻求"交易费用"较低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璇 《新闻世界》2010,(6):78-79
英国《金融时报》,面对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本文从该报网站的整体情境编辑策略、网站运营模式、新闻采编等方面入手,探索其如何成功做到"报网联动"的双赢,以及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纸质媒体发展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曾武华 《东南传播》2010,(10):150-151
"时政报、经济报、街区报"三位一体的办报模式是创刊仅四年多的《晋江经济报》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尝试实践的一种全新的办报模式。该模式不同与传统党报,不同于都市报、晚报,也不是纯粹的社区报,而是它们的融合交叉、提炼。在晋江四年多的运行完善、初步成型,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有力地推动晋江经济报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取得快速成长,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凸现。  相似文献   

12.
在专业报发展状况逐年衰颓之际,《河南能源报》作为能源化工行业的一份专业报,却如同一匹黑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河南能源报》的发展探索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国内专业报的整体发展,也能对国内报纸发展提供借鉴。《河南能源报》注重思想引领、抓牢专业定位、版面特色突出、新闻策划出色,这四点特色使《河南能源报》在专业报中露出了尖尖角。但是在典型报道和新媒体营销上,《河南能源报》做得还不够,需要在日后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身兼部委机关报与运营主体的行业报也难以独善其身,也必须深化改革和转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教育报》以用户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2012年至今先后三次全面改版,通过打造平台来实现"平台式"转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为其他行业报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提升"三度"为平台式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所谓"三度"是指"信度、态度、温度",《中国教育报》大力践行这"三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不断翻新花样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报业。但相对于大报逆势增长的表现,以社区报为主体的小报在同一时期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甚至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报人眼中的香饽饽。为了延续这种相对旺盛的生命力,社区报积极与网络媒体接轨,"数字社区报"便应运而生。本文仅以"三次售卖"为理论基础,旨在探讨"社区新闻网"模式,以及如何通过搭建"我的社区"完成从"合围"到"突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顾晓明 《新闻通讯》2013,(10):20-22
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环境,社区报应坚守小众媒体的定位,实施利基化营销,为用户提供深度服务,积极开展全媒体运营,应对新技术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行业报:“要行业”还是“甩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省行业报系统,山西工人报是惟一蝉联7年"山西省一级报纸"的行业报。在全国工人报刊系统,山西工人报是获得国家最高新闻奖和本省最高新闻奖数量最多的工人报。作为一张行业报,山西工人报为何能在竞争激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努力升格为本科并向建立一所"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传媒学院目标迈进中,培育和弘扬学校的精神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哲学角度对浙广精神进行了解析,论述了培育和弘扬浙广精神的意义。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如何培育和弘扬学校精神提出了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1935年9月的上海《立报》,是一份四开小型报,它独辟蹊径,出奇制胜,在报业林立的上海一举成名。作为小型报的《立报》,它后来居上,在发行上曾打破自有日报以来的最高销售纪录。该报不仅在上海新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同时还书写了我国新闻史上亮丽的篇章。为此,笔者拟对《立报》的成功经验及原因进行比较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以供当今媒体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邹燕  王卫华 《新闻前哨》2022,(15):21-23
在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地市级报台合并应首先作为经济行为发展,否则,所谓的合并只是形式,而不能获得强大的范围经济效应。本文以范围经济视角分析地市级报台合并的内生逻辑,旨在使地市级报台合并能明确目标,真正意识到报纸和广电深度融合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区县报是地方党报,不仅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一举一动的见证人,更是当地发展的思想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如何报道区县时政新闻,作为当地的党报,无论何时,都应站在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深入挖掘、勇于创新、构筑精品,做到"出彩"不"出格",打造出让群众满意的"贴心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