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典散文是中西经典文学中较早出现的艺术样式。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探文脉而把握作品的意旨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探文脉而把握作品的意绪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探文脉而把握作品的意趣美和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识文眼而领略作品的意韵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识文眼而领略作品的气韵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识文眼而领略作品的情韵美以及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品文句而体味作品的形象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品文句而体味作品的朴素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品文句而体味作品的音韵美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基本上体现了经典散文的教育策略,用以指导欣赏者来欣赏经典散文,无疑有助于又好又快地培养出“求真”、“向善”、“崇美”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经典散文是中西经典文学中较早出现的艺术样式。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探文脉而把握作品的意旨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探文脉而把握作品的意绪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探文脉而把握作品的意趣美和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识文眼而领略作品的意韵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识文眼而领略作品的气韵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识文眼而领略作品的情韵美以及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品文句而体味作品的形象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品文句而体味作品的朴素美、经典散文的教育要通过品文句而体味作品的音韵美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基本上体现了经典散文的教育策略,用以指导欣赏者来欣赏经典散文,无疑有助于又好又快地培养出“求真”、“向善”、“崇美”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王长军 《天中学刊》1998,13(6):66-68
在现代文学中,唯独散文作品存在着突出的同题现象。杂文的同题现象绝无仅有。报告文学因有多次统一命题征文活动而产生了大批量的同题作品。小品散文的同题现象格外明显,多者一个题目拥有八九篇作品。其成因,与小品散文的一些艺术特征有着直接关系。对现代散文同题现象进行研究,汇集同题散文作品,对同题散文作品进行比较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必修阶段,散文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但并非学得很系统。苏教版选修课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旨在通过教学,对学生“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第五届冰心散文奖(2010-2011年度)揭晓,洪烛的《黄河》、孤岛的《塔里木河的自述》等30篇散文作品获得单篇作品奖;潘向黎的《茶可道》、倪萍的《姥姥语录》等30部散文作品集获得散文集奖;马力的《中国现代风景散文史》等5部(篇)作品获得散文理论奖,另有30部(篇)作品获得优  相似文献   

6.
古代散文作品指的是辛亥革命前创作的贴近古人生活,展现现实,体现人们思想的文言文作品。学者王文生认为古代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说理散文、抒情散文等多种。古代抒情散文指的就是以抒发人物情感为主的文言文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古代抒情散文的时候,要基于作品中独特的情味,引导学生探究其写作手法、作品结构和个性色彩,并引导学生大胆展开二度创作,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何才能真正渎懂散文呢?笔者认为阅读散文时,应顾及全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感受完美的艺术形象,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简言之就是要学会领悟散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钱谦益是明清之际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写得铺张扬厉、雄健恣肆,而且词采富赡、比喻新奇.他将奇与偶、骈与散融合在一起,骈散兼擅,创造了一种新体散文.这种新体散文既不像秦汉派经典作家的散文作品,也不像唐宋派经典作家的散文作品,而是别具一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美学形态.可以说,钱谦益对散文艺术所作的开拓,为中国古代散文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像两朵并放的奇葩,山曼的民俗著作广为人们关注,他的散文作品也同样散发着永久的芳香。本文试从其散文中浓厚的胶东文化情结、真挚的民俗情结及灵动的文学情结三个方面对山曼散文进行解读,从具体作品中感受其民俗与散文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概括散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从抓问眼、理线索、析句子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散文结构既可以把握住文章思路,又可以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更能准确体会作品立意,为散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作品数量还作品质量看,钱歌川都堪称散文大家.然而学界各种现当代文学史乃至散文史却很少提及他,更不必说给他应有的地位和评价;对其散文很少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而多为鉴赏评介式的文字.钱歌川散文的艺术风格,突出地表现为亲切平易、闲适从容、幽默风趣.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散文再度受到重视 ,是因其作品中流布着中国气派 ,她在创作中找到了表现人性、人情的契合点 ,机智的叙事风格又使其作品活泼灵动。这些 ,使张爱玲的散文具有独特性和鲜明性 ,更具有了散文的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3.
正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神"是指散文要表现的中心。正因为散文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学生在阅读散文,理解散文时觉得比较费劲,在做与散文相关的练习题时也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渎懂散文呢?笔者认为阅读散文时,应顾及全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感受完美的艺术形象,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简言之就是要学会领悟散文的主旨。一般情况下,散文阅读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小说教学中有一种散文美.这种散文美在作品的选材、谋篇、布局、行文个方面表现出来.这是显而易见、且易分析的.另外有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散文精神、散文情趣.往往很难分析理论得清楚,要在阅读作品时,细细品味.这种散文精神可以说是小说的一种品格.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是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一代散文大师。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这些作品细腻华美、婉转清新,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16.
“以文为戏”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诸子散文之中,到了唐代,“以文为戏”的作品大量出现.韩愈在中唐时期提出了散文复古的主张,其创作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然而,韩愈在散文创作中更为优秀的作品是抒发一己之情的“以文为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明清清言小品是一种特殊的散文体式,其体制精短、表达明快、文辞雅洁,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意蕴之美、结体之美和笔墨之美。清言小品属于微型文学,是诗的散文,散文的诗,较之于普通意义的散文作品,它的语言更具美的特质和韵味。  相似文献   

18.
《新读写》2013,(11):39-41
要想学好散文,除了阅读大量散文作品外,尝试着自己动手去写作散文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你对散文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写作的实践,反过来能增强你对散文的理解与学习。  相似文献   

19.
靳以的散文创作贯穿一生,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其解放后创作的散文作品。通过对其解放前与解放后的典型作品进行比较和解读,分析他解放后散文中的自我坚守与自我超越,探讨其创作发生改变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古典散文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思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推理作品结构,分析人物身份,体会作品思想,探究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情感。结合关键词分析能让学生找到阅读散文的"抓手",让学生有的放矢,把握散文的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