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一日,在Adobe公司的网站(http:www.adobe.com)上查找资料,无意间看到了卡尔·沃克*9CarlVolk)先生的部分作品,感觉很有特点。起初还以为只是摄影作品而已,后来才发觉它们是摄影与电脑艺术的完美结合。高超的处理技巧,使你几乎看不出修改的痕迹。我被其独特的艺术勉力深深地吸引住了。随后,我进入了沃克先生的个人网站(http://photoshoptips.i-us.com)哇!这里真是别有洞天。沃克先生把他20余年来从事电脑艺术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从对原稿的数字化扫描,到对摄影作品的进~步图像处理,他整理出f许多图文并茂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如果追溯一下,我和冬风相识的年头应该和我的年龄相同,然而当我要描述他时,仍觉难以把握。他——是个耐人寻昧的家伙。作为出版界较有影响的中青年编辑家之一,热爱出版业又在这个行当里得心应手、运作自如、声名显赫的冬风,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精明干练,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又不知疲倦。其实那不是完全的冬风,其实他有点儿懒,有点儿馋,有点儿脆弱,有点儿多情……,这样说好像是要否认他的成就,其实不是的。我跟大家一样,熟悉他编的书、他写的书、他获的奖。桩桩件件摆在那儿,冬风算是个“实力派”男人。我知道这话说得自相矛盾,可我总不能不顾事实替他掩盖他的那么多的“有点儿……”。冬风喜欢夜里读书写字,早上睡懒觉,你九点钟打电话给他,可别怪他不给面子,这和平日里温文儒雅的他就不  相似文献   

3.
刘亚 《军事记者》2008,(10):52-54
人们关注和研究沙飞,有两点被忽视了。其一,只看到他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奠基者,而没有看到他首先是一位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的杰出代表。其二,研究者的注意力更多被他的摄影作品所吸引,鲜有透过摄影作品看到并深入研究他的军事新闻摄影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许多摄影工作者都把镜头对准文化名人和影视明星,我要想拍得和别人不同,用摄影同仁的话说,就得找自己的‘语言’”。——我翻阅着近期出版的崔益军同志的摄影作品选《名家明星留真》,感叹作品中一组组生动的“语言”魅力。看他的作品,象是欣赏一首诗,一幅画、一段小夜曲,其间弥漫着隽永优美的韵律和无尽的回味。一在这册《名家明星留真》摄影作品选里,崔益军拍摄较多的是我国德高望重的文艺名人和明星,这部作品影调凝重,风格隽永,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珍藏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烨熙 《视听》2016,(7):112-113
王家卫的电影,可以说实现了香港电影在艺术方面所追求的梦想,这也使得他本人成为香港影坛的一颗耀眼明珠。王家卫的电影在摄影上有很多独到的地方,比如手提摄影镜头展现了人们的动荡和不确定感、超广角镜头刻画了人物的冷漠和抵触、长镜头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纠结,这些都使他的电影有着一套独特的符号体系。本文从摄影的角度对王家卫电影风格进行研究,通过剖析他的几部电影作品,来展现其独特的摄影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在工农业摄影报道中,除了反映生产成就和建设成就以外,大家都知道,必须要反映人的活动和人的精神面貌,因为人是改造世界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人物照片拍摄得好.最近看到了《中国摄影》第五期上孙丕永同志拍摄的《他被评上了五好社员》这张照片,觉得很有启发.这张照片是通过公社评比五好社员的活动来表扬好社员的.  相似文献   

7.
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说过:“照片是眼光,心灵与理智在一个唯一重要的瞬间里的结合”。久而久之,我终于读懂了这句名言所含的哲理。刘年来,他与新闻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追求这项神圣事业的坎坷途中,闯过了一道道布满蒺藜的关隘。一、糜不有初,鲜克有终“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兵”。他曾以此鼓励自己,并为之奋斗。在多姿多彩的军营这所大学校里,他最终走上了新闻的道路,并迷上了新闻摄影。老子日:糜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一个人选择了一个目标开始很容易,想干到底并有所成就则很少见。他30年拼搏耕耘,饱含着对…  相似文献   

8.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在高速公路的广告牌上,看到这样一句广告词:"往事如烟回味无限"。当时觉得很有意境,现在用这句话比喻家庭档案也很贴切。多年来,我收集、记录、整理了大量家庭生活的资料,这些资料,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情趣、一些快乐和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湖北日报社组织对中青年记者(编辑)新闻作品研讨会,这是一项很有益的业务建设活动.读了主任记者彭光超同志(笔名澎潮)的新闻作品选后,我脑海里形成总的概念是:他在活水中抓了活鱼.  相似文献   

11.
在美院附中读书的时候,见到一些喷笔画的作品,那种感觉很奇怪,喷的光溜溜的工业感,觉得绘画工具怎么可以如此发展呢,简直是对绘画的反动。不过这种在当时很先进的工具也很贵,我是没有机会体验那种反动感觉的。在我买得起那东西的时候,它似乎从历史舞台消失了。后来有了计算机,但那时我在读摄影,也没有机会接触那昂贵的设备,只是看到通过计算机完成的作品仍然工业味十足,似乎在题材和手法上都在竭力炫耀些传统艺术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但  相似文献   

12.
1988年,我还在黑龙江省七台河日报当记者,这一年报社来了个叫孟庆裕的年轻人,总编辑安排他做摄影记者。和小孟有过不多的几次共同采访之后我就从报社调出,当时,我除了感到他干起活来很投入、很认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可是后来,孟庆裕的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间或也有艺术摄影)不断地在国内报刊上露脸,自1989年起,除了七台河日报以外,小孟还在《半月谈》杂志、《中国记者》杂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黑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作品,不仅其摄影作品总数不下  相似文献   

13.
说起意境,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艺术作用,把文艺创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创作中,是播音学与美学的结合。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通俗的讲,意境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一种境界。有了境界,自然就产生了神韵,体现了气质,播音员和主持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我们拿到一篇稿件或面  相似文献   

14.
陈健兵 《新闻前哨》2002,(12):40-40
如何拍好和用好新闻照片,一个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看新闻照片是否有新闻意境。一、新闻照片必须有新闻意境什么是新闻意境呢?新闻意境是渗透着新闻摄影者某种感情的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新闻照片是对新闻事实忠实的纪录或表述,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栩栩如生的图像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它是通过照片上所看到的背景、人物、物体反映新闻主题,使读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新闻照片的纪实性。如果一张照片没有新闻意境,它可能是一张艺术照片…  相似文献   

15.
江枫 《大观周刊》2012,(32):247-248
风光摄影创作的过程,是对大自然认识、观察、构图、剪裁、创意、意境设计、拍摄的过程.优秀的风光撮影作品有很强的艺术蹲染力,决定因素在于是否有意境。当摄影师对所摄的风光以景生情、寓情干景,并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时,可以说就有了意境,最后的作品有了极强的感染力,打动观者便引起共鸣。色调,在风光摄影中非常重要,它可以渲染画面、增加气氛、强调情感。因此,把握好色调,是拍好风光照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意境美学具有主客融通、情到意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特点。薄震元教授把之归结为:“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①意境论熔铸了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哲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中国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呈现出异质同构、互塑共生的特点,而意境则是它们共同的美学追求和艺术评判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7.
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张照片是我和家人逛庙会时拍的。看到精巧别致的泥娃.“买两个。”我忙说。“这孩子,要说请。”奶奶忙打断了我的话。仔细观察这些泥娃娃觉得奶奶的话是有道理的,人们真正“请”的是那些泥娃娃所传达的美好寓意。  相似文献   

18.
是近不少单位举办新闻摄影学习班,邀我去讲课,几乎都让我谈这样的题目:如何提高新闻摄影的艺术感染力?这使我很尴尬,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两个不同门类,两者之间不能相互混淆。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是传播新闻信息,满足受众“目睹”某一新闻事实的要求,而艺术摄影旨在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首先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新闻摄影着  相似文献   

19.
儿童有儿童的天地,有些领域是不应涉足的。近日看到上海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在市场版“摄影比赛”栏内,刊出一幅儿童进茶馆当服务员的新闻照片,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这张题曰《茶香飘四海》的摄影作品中,一名站着还没有大人坐着高的男孩,正往花碗里小心翼翼地为两位“老外”斟茶。你看,他右手端的一把小  相似文献   

20.
一、发现绘画巨匠毕加索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不创作,我发现!"发现,即经过研究、探索等,观察到或找到没有被觉察、认识到的事物或规律。即在客观存在中寻求发现出物质存在而又暂不为人们所认识的东西。摄影作为文化艺术的存在之一,与其他艺术存在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