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什么?教育在于学做人、学为人,在于帮助优秀人性的自然生成,在于培养有"生命质量"的人。而美育正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首先,我谈一个问题: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这一最基本的道理进一步演绎就是教育应把人本身作为教育目的,而不是把教育变成实现其他事务的手段。我  相似文献   

2.
杨磊 《科技风》2011,(4):196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一体,身心健的和谐发展的人。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和谐教育抓起,教师的和谐语言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本文著阐述教师如何运用和谐的语言去培养人、感染人。  相似文献   

3.
技能型学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新规的重点培养目标。技能型学生培养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作为重要的国际交际手段,在高等教育中尤为重要。本文就技能型院校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做了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1大学日语课改革的设想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讲授大量的语言知识。多年来大学日语课的授课内容一直以精读为主,对日语专业学生日语水平的要求,多半是强调"死记硬背"的能力,要  相似文献   

5.
语言政策是指政府与国家机构为解决国内的语言交际问题而制订必要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语言具有社会功能,而理论和法律均赋予语言保持多样性的权利。中国的语言政策保护语言多样性、平等性,并把这一政策列入国家根本大法。伴随全球化的进程、网络文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语的"扩张",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规范语言的书写、发音等,对如何规范时下出现的新词新语也在积极的探索和讨论中。中国的语言政策应本着保护语言多样性、引导语言规范化发展的原则,为语言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之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榕 《知识窗》2011,(8X):6-7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相似文献   

7.
语言政策是指政府与国家机构为解决国内的语言交际问题而制订必要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语言具有社会功能.而理论和法律均赋予语言保持多样性的权利.中国的语言政策保护语言多样性、平等性,并把这一政策列入国家根本大法.伴随全球化的进程、网络文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语的"扩张",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规范语言的书写、发音等,对如何规范时下出现的新词新语也在积极的探索和讨论中.中国的语言政策应本着保护语言多样性、引导语言规范化发展的原则.为语言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之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的需要,交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为了使跨文化交际圆满成功,外语学习者就必须学习一些与目的语相关的文化和语用方面的知识。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不在于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正确与否,而在于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与合适性。本文对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变体——过渡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师的个人教育魅力对幼儿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语言则是打造自己的教育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形象生动的语言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维妙维肖的角色语言能拉近师生关系,丰富的肢体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语言。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课,主要是运用作文知识来学会表达,是个运用的过程。因此,作文课不能上成作文知识的传授课,而应变成语言的操练课。即:在注重交际的观念指导下,具体地进行语言的操练,以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才能真正把语言训练放在第一位,把作文课变成语言操练课?这就要坚持"做、说、写"相结合的作文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1.
张燕 《今日科苑》2007,(14):213-214
语文课应注重语言教学,引导学生徜徉在语言的世界中。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基础,仔细而充分的体味、揣摩、感悟文章中重要的语言点,那么,就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言,又有哪些显性、可操作又行之有效的实现途径呢?一、最佳的方法是"读"。二、最重要的是"以本为本"。  相似文献   

12.
在最近50年里,孤独症的研究、教育与治疗在医疗和教育等方面成为关注的焦点。"孤独症"源自于古希腊语中的"自我"一词,在有些地区也被称作"自闭症"。它是儿童发育障碍的一种,该障碍影响到患儿的大脑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从而导致患儿在社会行为、语言交流和学习性活动方面有严重的障碍,其结果是制约了患儿与亲人之间关系的发展,使他们难于介入正常生活。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然而,遗憾的是孤独症儿童大部分都有语言发育落后的问题,他们开始说话的时间往往迟于同龄儿童,有些儿童尽管有少量语言,却不会运用,而且经常用词不当,因此,无法正确表达语言以及与他人沟通成了他们融入社会的最大问题。孤独症儿童作为人类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部分,对其存在的语言交往障碍训练是势在必行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一个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需要各届的大力配合,尤其是家长。学校的训练毕竟是有限,只有家庭训练和学校训练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使那些孤独症的孩子最大限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争取早日使他们走出孤独。  相似文献   

13.
人的情商教育与培养离不开语言的学习与建构,语言建构是通达自我实现不可或缺的条件。应当说,语言的教学与教育就是以情商的语言关联为基础的,它是一种旨在促进情商教育实现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与教育之中,应将大学生的人格与情商建构作为旨归。为此,在听力、阅读与口语的教学中,运用"心理匹配"与"发掘情感"的策略,可以补充和设计与情商培养相关的教学内容。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在仿写练习中融入情商培养的内容,则将对大学生的情商培育与发展有所助益。基于交互性的英语教学与教育过程,无疑有助于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乃至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4.
游贤育 《科教文汇》2011,(25):205-206
语言的精确与否,要看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而定,不能离开使用语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考察精确性问题,不存在绝对的精确性。人的社会实践决定了语言表达式的使用及意义,语言游戏植根于生活形式,归根结底是人类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有多少种生活形式,有多少种生活实践,就有多少种语言游戏,语言的意义在于它在实践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马光明 《今日科苑》2007,(2):125-125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的功能在于交流。然而,非语言交流的手段在语言交流的同时对更好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身势语在英语教学和英语交际中值得关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徐莉 《科教文汇》2008,(8):157-157,164
语言政策是指政府与国家机构为解决国内的语言交际问题而制订必要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语言具有社会功能,而理论和法律均赋予语言保持多样性的权利。中国的语言政策保护语言多样性、平等性,并把这一政策列入国家根本大法。伴随全球化的进程、网络文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语的“扩张”,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规范语言的书写、发音等,对如何规范时下出现的新词新语也在积极的探索和讨论中。中国的语言政策应本着保护语言多样性、引导语言规范化发展的原则,为语言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之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旭东 《科教文汇》2008,(11):169-17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将影响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历史教师使用规范、恰当的教学语言,使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语言,使用文学艺术化的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为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师使教学语言时必须饱含充沛的情感,使教学语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较扎实的教学语言基本功,因为"言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常用手段,而语文教学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语文课有学头,有趣味.如果语文教师不善说,即便是自己满腹经纶,满腔热忱,也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的欢迎.而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幽默、形象、趺宕、诗情的特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小琴 《知识窗》2015,(3):59-60
语言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是交流、是沟通,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多年以来,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内容主要局限在文学作品上,远离幼儿的实际生活。为了让幼儿背一首儿歌、讲一个故事,教师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教材、制作教具。长期下来,教师累得筋疲力尽,而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本文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探讨了幼儿语言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独特的、完善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能够最直接、最迅速、最鲜明地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人类的社会活动无不包含语言的交流,而人类社会活动又是电视节目所反映的内容,因此,语言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作为电视专题片,它是通过画面语言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画面语言它不同于普通的说话语言不再是单一化的语言形态,而是一种十分复杂,有多种语言元素所构成的中和性极强的语言系统。电视专题片的语言系统,基本是由三种语言形态所构成:一是画面语言,包括构图语言、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二是有声语言,包括人声语言、音乐语言、音响语言;三是画面与声音相结合而产生的造形语言,包括心理造型语、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