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研究中国罗汉果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和申请人等专利现状,提升广西罗汉果技术创新能力,为罗汉果产品出口规避侵权风险保驾护航。通过以中英文关键词、国际专利分类号、主要申请人及相关非专利文献作为检索要素,对国内罗汉果相关技术专利进行检索,通过数据筛选整理后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广西罗汉果专利申请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后专利申请量呈翻倍增长趋势,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体系。专利申请主要涉及甜味剂制备及医用配制品等技术领域,但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领域专利申请量少。国外企业已在中国积极布局专利,中国专利布局意识较为薄弱,技术创新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建议积极研发罗汉果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专利质量,并利用国内资源优势加强罗汉果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技术的国外专利布局,广西相关企业积极加强对罗汉果繁育技术及其功能性健康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2.
智能选矿装备是解决我国选矿行业所面临的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专利分析,对国内智能选矿装备的专利申请趋势、技术主题和主要申请人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射线选矿设备的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法律状态和技术路线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智能选矿装备领域正处于专利申请的高速增长期和技术爆发期;射线选矿设备的技术研发正处于发展期;射线选矿设备与其他新兴技术结合将更加紧密,适用范围将不断扩展;部分企业已具有专利布局意识;企业和高校存在专利撰写和代理水平不高,影响专利的申请和保护;分析结果旨在对国内相关创新主体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高枝修剪机械相关的专利文献进行分析,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布局、重要申请人和技术发展路线等角度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梳理。整体而言,从专利申请趋势来看,该技术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而中国作为该技术领域最大的技术来源国和应用市场,在现阶段和未来都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同时,国内申请人也应当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并加强在国外的技术布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玉米果穗剥皮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玉米果穗剥皮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申请量趋势和申请人分布特点,并结合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实际案例分析来揭示该领域的未来趋势和所面临的技术难点,以期为我国科研人员的研发和相关企业的专利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光模块非气密性封装技术进行专利检索,对该领域的技术构成、全球专利申请总体趋势和主要申请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技术研发提供参考,为企业专利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专利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利信息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技术发展的趋势变化。通过中国专利检索系统(CPRS)中公开收录的专利数据,对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是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交通信息处理技术、交通管理技术和交通信息服务技术等4个重点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分别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专利申请态势、国内技术分布和国外来华专利布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ITS领域存在的专利机会和风险,提出技术布局策略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Orbit专利检索和分析系统,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国家、主要专利权人和专利技术领域分布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领域专利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为相关研发机构和企业的战略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全球知名的自行车零配件制造商,株式会社岛野非常注重在华专利布局,自1992年在中国提交第一件专利申请以来,20多年以来株式会社岛野累计在华申请了3000多件专利,株式会社岛野的在华专利布局对我国自行车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株式会社岛野的在华专利布局整体情况、在华专利申请趋势、重点技术领域以及专利诉讼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国内的自行车企业提供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电池材料技术专利国际竞争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考察太阳能电池材料领域的全球专利竞争趋势情况,对中国太阳能电池R&D策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上排在世界第三位,增长势头十分强劲.然而中国的创新主体数量却明显不足,专利权人主体结构不够优化,尤其在国外的专利申请量极少,专利布局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10.
普睿司曼集团作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电缆企业,对其电缆领域专利申请布局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普睿司曼集团的全球专利申请态势、技术构成、目标市场,中国专利申请态势、技术构成、重点专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国内申请人在电缆领域专利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专利分析软件对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TFT-LCD)产业中国专利进行分析。专利分析得出国外企业在该领域已经大量布局。近年来,国外企业在华专利申请量呈减少趋势,而本土企业专利申请量上升趋势明显。目前,该产业可能已经处于技术成熟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回顾了PCR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PCR仪器的演变,阐释了PCR仪器在2019-nCoV检测中的应用。对PCR仪器领域近十年国外来华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审查结论及专利权有效性和重要申请人进行了研究,对前两位重要申请人的重点技术及相关专利布局情况作了深入分析,指出PCR仪器向集成化、自动化、精准化和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对PCR仪器领域近十年国外来华专利申请的分析,有助于我国创新主体了解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借鉴先进技术,明确研究方向,规避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感受到来自新技术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金融机构开始在智能金融领域展开专利布局。本文对国内金融机构在智能金融领域的专利申请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主要金融机构专利申请人的专利布局特点,以及高价值专利的应用领域。在此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如何应对智能金融的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信息,运用专利信息计量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格局、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主要专利权人分布统计,深入研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为中国创新引导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产品研发技术发展迅速,但基础算法领域相对薄弱,核心竞争力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中国在保持现有产品优势的前提下,加大对硬件、算法及芯片等基础层面的研究,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等其他行业的融合转化,加快推进专利布局和人才引进战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专利数据及相关文献,首先对废弃物生产镁质材料用氧化镁技术进行技术分解,然后对该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专利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和市场布局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废弃物生产镁质材料用氧化镁技术领域专利的整体状况以及中国在此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海外专利布局。专利布局主要包括地域布局、技术布局。根据世界各国/地区的汽车产销量,在专利申请地域布局时要重点考虑主要汽车制造和销售地如中国、美国、欧洲、日本。技术布局可根据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技术体系及技术路线图进行,包括整车技术如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关键技术如电池、电机、电控。海外专利申请主要有巴黎公约和PCT申请两种途径。本文还介绍了最重要的海外汽车制造和销售地美国和欧洲的专利申请注意事项和申请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油价较低的情况下,国外油服公司仍然保持较高的专利申请量,其专利布局与主要业务市场紧密契合,业务遍及全球主要油气产区.国外油服公司专利申请比较系统,针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进行全面的布局,其中以斯伦贝谢的专利布局最为全面,哈里伯顿近5年增速迅猛,年申请量超过斯伦贝谢.三大油服公司的授权专利占比50%左右,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基于国内外技术现状,充分结合国内企业技术需求,建议建立突围式的专利布局,加强专利监测预警,借鉴、优化改进与组合相结合,实施关键技术外围包绕、差异化技术布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智能照明四大关键技术,编制技术分解表,制定检索策略,利用ISPatent专利检索分析平台从申请趋势、申请人、技术路线和竞争对手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控制技术和调光技术是智能照明产业专利布局热点;国外龙头照明企业引领创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全球智能照明产业关键技术走向成熟,专利申请进入平台调整期;中国智能照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迎来新的机遇。最后,从产业转型升级、海外专利布局、专利与标准融合、跨界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专利数据库,翔实地分析了关于纱线接头装置的专利申请情况、技术分支和技术演进,帮助申请人快速定位技术,对于科研人员日后在纱线接头装置领域的技术革新和专利布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专利地图法,对机器人产业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主要国家以及重点创新机构的技术研发领域和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日本、美国是世界机器人技术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关键核心技术还很缺乏;机器人跨国公司均重视全球市场的专利布局,中国是全球热点竞争区域,国外机构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量的50%。最后建议中国应尽快制定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