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探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LS回归等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问卷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提升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女性、不在婚者、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作用更大;(2)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提升健康水平和幸福感;(3)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4)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提升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11.39%和57.68%。结论:老年人科学、系统化的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作用,拥有良好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能端正老年人的老化态度,对提高生活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体育锻炼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T检验、方差、相关性分析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家庭所在地和父母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体育锻炼不同等级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除在生活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在其余四个维度上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体育锻炼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T检验、方差、相关性分析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家庭所在地和父母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体育锻炼不同等级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除在生活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在其余四个维度上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孤独感和幸福感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孤独感在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使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感情-社会孤独问卷以及自编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的扬州市健身点150名5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居住方式和工作类型对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幸福水平有显著的主效应;2)在控制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后,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对孤独感和幸福感的效应显著,多重比较发现,随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增加孤独感水平降低,幸福感水平增加;3)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介作用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发现,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对幸福感直接作用不显著,而是通过降低孤独感间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以孤独感为中介变量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通径系数为-0.348.提示: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孤独和幸福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孤独感在体育锻炼改善老年人幸福感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使用CLDS 2016数据对体育锻炼、社会资本对我国城乡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社会资本对体育锻炼的健康促进效应具有中介作用: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也能通过提高居民的集体和个体社会资本存量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通过城乡对比发现,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和社会资本均对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而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的直接作用,农村居民反而更多地依靠参加体育锻炼后带来的集体和个体社会资本的增长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在体育锻炼和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比城市居民更高。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进行探讨有利于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采用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2个修订量表,对武陵山片区1 226名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进行调查,构建了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心理资本中介模型。结果显示: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的锻炼时长、锻炼频次和指导情况可分别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在锻炼时长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锻炼频次、指导情况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CBA)球迷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机制,提升球迷赛事参与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强化球迷的认同感与满足感,构建CBA球迷价值共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模型,运用bootstrap、层次回归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球迷价值共创显著正向预测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的获取使用、风险共担维度对组织认同的影响中,满意度、情感体验起调节作用。2)球迷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的风险共担维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获取使用、透明度维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满意度减弱与情感体验增强的条件下,组织认同对价值共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呈增强趋势。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俱乐部提升球迷主观幸福感的操作性建议:1)CBA俱乐部可以服务主导逻辑为出发点,将球迷引入赛事全流程中;2)CBA俱乐部可通过营造体验情境、优化互动方式促进球迷的价值投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七年级和九年级中学生体育锻炼、学习投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究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机制。方法: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基线数据中的相关问题,经过对变量数据的处理后,对17694个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对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中学生学习投入在体育锻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值为-34.3%。结论:(1)中学生体育锻炼能够直接正向提高主观幸福感;(2)中学生学习投入在体育锻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中学生学习投入与主观幸福感成反比。建议:今后在校园内,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直接正向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和主观幸福感。然而学习投入越多,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反而下降,因此要多加关注学生投入在学习上的时间与精力,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时间,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学业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发展使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备受关注。体育锻炼的身心健康效应已经成为共识,它不但能够降低人的压力反应,而且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高校体育改革,探讨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增多,笔者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主观幸福感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体现。研究旨在探析体育参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以及社会交往、身体健康状况、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在其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效果与调节效果。结果显示: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越高,获得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社会交往和身体健康状况在参与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调节参与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同时,观看体育比赛的程度越高,获得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社会交往和身体健康状况在观看体育比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调节观看体育比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研究揭示了体育参与、社会学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促进全民健身和增强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量表对916名(男502,女414)在校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测量,通过中介作用检验和Bootstrap分析对各变量进行研究。结果1)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293,0.394,0.362;p<0.01),体育锻炼与认知重评和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321,0.425;p<0.01)。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共有3条作用路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主观幸福感(95%CI [0.056,0.116],效应值为0.085,占总效应的28.15%);体育锻炼→亲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95%CI[0.010,0.049],效应值为0.028,占总效应的9.27%);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95%CI[0.010,0.044],效应值为0.026,占总效应的8.61%)。结论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和亲社会行为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1)探讨体育锻炼这一社会活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2)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检验这两个变量在体育锻炼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的7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两显著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间的预测效应显著,纳入中介变量后,直接效应也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别为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链式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同样显著。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出生率降低双重叠加、劳动力供给短缺与成本上涨局面,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査数据(CGSS),采用probit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劳动供给,在克服内生性后这一结论仍然可靠。异质性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劳动供给的正向效应因性别、教育、城乡和收入存在差异;机制检验进一步发现,体育锻炼通过提升个人健康资本和幸福感的中介变量间接促进劳动供给增加。体育锻炼对劳动供给的积极作用为应对当前劳动供给短缺的问题提供了重要抓手,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实现对劳动供给总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明确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而有效地动员更多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战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基于多个城市的调查数据,运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探究集体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发现: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率在不同社区间存在显著差异,集体社会资本大约能解释这种差异的38.01%;在集体社会资本的众多维度中,社区的人际互惠、制度信任和普遍信任水平均能显著影响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率,而公共参与在社区层次上的提高对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体育锻炼参与对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经济人口特征、身体健康水平和社会资本因素均对我国居民社会公平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后,体育锻炼参与对提高我国居民社会公平感仍具有显著影响。体育锻炼参与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在我国女性居民中更为显著。体育锻炼参与在直接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同时,也通过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社会信任感间接提高其社会公平感。建议发展群众体育,增加针对女性、老年人和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激励措施,切实提高居民社会公平感。  相似文献   

16.
整合休闲涉入理论、心理资本理论、流畅体验理论等,检验心理资本—流畅体验的链式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链式中介效应模型。采用成熟量表自编问卷,对305名跑步参与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跑步参与者涉入程度、心理资本、流畅体验均是跑步参与者幸福感的前因变量。三者对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05),跑步参与者涉入通过心理资本和流畅体验的中介作用对幸福感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3条路径,即心理资本与流畅体验各自产生的间接效应,以及二者共同产生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揭示了跑步参与者涉入程度与其幸福感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深化了跑步参与者涉入对参与者自身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湘西地区城镇居民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锻炼强度、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对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锻炼项目以技能主导类为主、锻炼强度为低强度、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锻炼频率为每周3-5次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最强烈。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4 JSNET(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的调查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显示,体育锻炼频率越高,个人的社会资本含量越丰富,表现为拜年网社会资本含量、社会参与程度和社会信任水平更高,三者都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运用Bootstrap法检验的结果同样显示,社会资本在体育锻炼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Bootstrap对490名太极拳老年参与者展开调研,探讨太极拳老年参与者深度休闲、流畅体验、休闲满意度和休闲忠诚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深度休闲、流畅体验、休闲满意度与休闲忠诚度四者之间都呈两两显著正相关;(2)深度休闲既可以直接影响休闲忠诚度,也可以通过流畅体验和休闲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对休闲忠诚度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路径,即通过流畅体验的中介效应路径、休闲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路径、流畅体验和休闲满意度的链式中介效应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太极拳老年参与者的深度休闲影响休闲忠诚度的作用机制,对于促进老年人继续参与休闲活动、改善身心健康、增进生活福祉、促进积极健康老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休闲体育参加者的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休闲动机"、"畅"、"休闲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运用项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关系分析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中国图们江区域休闲体育参加者的休闲动机、"畅"、休闲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回归路径分析、验证结构模型验证。首先,通过对各变量之间的因子分析,对未能满足要求的题项进行删除,最终构成其基本框架;其次,休闲动机除情感之间的一些变量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与"畅"、休闲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畅"与休闲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休闲满意度各因子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再次,休闲动机与"畅"、休闲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显著的相互预测作用;"畅"与休闲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也存在显著的相互预测作用;休闲满意度中环境、社会、心理等满意度均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互预测作用,但其余指标均没有直接预测作用。最后,有效验证了中国图们江区域休闲体育参加者的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经过多次模型修正,得到休闲体育参加者的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最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