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题关注     
《教育》2006,(8):13-15
中外知名大学校长谈大学 7月18日,历时七天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闭幕。本届论坛秉承前两届论坛“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的宗旨,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围绕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经验、大学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如何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11个国家14所著名高校的校长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的100余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出席论坛。论坛共进行了19次主旨讲演,15次面对面的交流。校长们都议论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7月18日,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落下帷幕。本届论坛有100余所中外知名大学的校长出席,真知灼见纷呈。于个人而言,我更感兴趣的是大学服务。在我看来,由这个话题所引申出来的命题,或许更具有本原性或决定性,既决定着大学的服务,也决定着大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12日至18日,为期一周的第三届中外校长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秉承前两届论坛“启迪领导智慧,幢憬大学未来”的宗旨,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来自剑桥、耶鲁、斯坦福、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10多所国外著名大学校长和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的100多所知名大学的校长,通过主旨演讲、平等论坛、圆桌会议以及咖啡茶座等形式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期间,论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收费制度改革和取消“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要求等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谢湘  原春琳 《教师》2010,(15):9-9
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近日在南京闭幕。从5月2日到4日,来自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28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与国内的200多位大学校长、国内外著名企业的高管聚首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围绕“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主题展开热烈而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纪宝成、谢绳武、展涛……这些中国知名大学的“掌门人”都已第三次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虽然“熟门熟路”,但每次都能给他们留下美好回忆,因为每次都是难得的和众多中外大学校长聚首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此次一同前来参加论坛的,共有123位中国内地校长、6位香港知名大学校长和14位外国大学校长在内的“老友新朋”。  相似文献   

6.
七月中旬的上海,百余位中外知名大学校长聚首于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围绕大学“创新”的主题,就“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两大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7月12日-18日,以“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为宗旨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假座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比利时、日本等11个国家和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区近150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围绕“大学创新与服务”的主题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经验”、“大学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两个主要议题,通过主旨演讲、平行论坛、圆桌会议以及咖啡茶座等进行了直接对话、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其中不乏颇具启示意义的论点和经验,本刊编辑部特将其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4日至10日,由教育部举办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是继2002年“首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之后的又一次国际高等教育盛会。来自中外百余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和专家们会聚一堂,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本届论坛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接见了与会中外大学校长代表,出席开幕式并热情洋溢地致辞。出席本届论坛的还有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赵沁平、吴启迪等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9.
7月12~18日,由教育部举办的倍受瞩目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大学创新与服务”,围绕21世纪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展开研讨。参加此次论坛的中方代表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以及香港6所高校的校长,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月前,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11个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的100多名大学校长,围绕“大学创新与服务”进行了交流.这一杏坛盛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话题之广、热议之炽,皆前两届论坛所未见.  相似文献   

11.
读者     
《教育》2006,(16)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7月12日在上海开幕,来自11个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的100余所知名大学的校长通过主旨演讲及圆桌会议,共同奏响了新时期“大学创新与服务”的号角。  相似文献   

12.
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于7月12日在上海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围绕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经验以及大学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为期7天的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3.
滕朝阳 《教育》2006,(8):19-19
7月18日,以“人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人学校长论坛和上海落下帷幕。本届论坛有100余所中外知名大学的校长出席,真知灼见纷呈。于个人而言,我更感兴趣的足人学服务。在我看来,由这个话题所引申出来的命题,或许更具有本原件或决定性,既决定着人学的服务,也决定着大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于7月12日在上海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围绕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经验以及大学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为期7天的交流研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8月上旬,教育部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主题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和“大学科研与科研成果转化”,共有138位中外知名大学的校长和专家出席。校长论坛的举办旨在交流校长如何办出高水平大学,大学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对于中国的教育具有如何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管理的成功模式,努力使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变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特殊意义。然而,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次论坛的主题,则有一个研究和借鉴世界著名大学对大学生成才教育经验,结合中国大学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把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成才计划的问题。耶鲁、牛津、早稻田等世界著名…  相似文献   

16.
“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这是8月4日的钓鱼台国宾馆,“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了, 在座的有来自美、英、法、德、俄罗斯与日本等国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的100多位大学校长和高等教育管理专家。在为期7天的论坛中,中外校长围绕“大学发展战略规划”与“大学科研与科研成果转化”两大核心主题,从学  相似文献   

17.
2006年7月12-18日,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教育部部长周济在7月13日作了题为“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演讲。本界论坛秉承前两届论坛“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的宗旨,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  相似文献   

18.
以“高等教育新时代”为主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于2006年4月5-7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世界30多所大学的校长们带来了各自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就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切磋和交流。一、大学引领着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有校长指出,全球化过程充满机遇,也潜藏着种种陷阱和危机,如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19日上午,我校首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芜湖汉爵阳明大酒店隆重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台湾世新大学、芬兰奥博大学、韩国韩瑞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校的校长及嘉宾近百人参加了论坛。我校副校长王世华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武海顺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校长梅新林教授共同主持了论坛。我校校长蒋玉珉教授致欢迎辞,对各位嘉宾的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他说,大学是传统的,也是常新的;大学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大学属于时代,更属于未来。当我们从整个世界发展的高度和视野中审视自己的时候,更加感到作为大学校长所肩负的责任很重。各位校长们带着对大学发展的使命感和教育理念的深层次理解参与这次论坛,就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研讨、切磋、对话、交流,共谋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和治校兴校大计,为我们学习世界各国各校的先进经验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本次论坛必定会起到交流经验、增进理解、扩大合作、加深友谊、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论坛上,与会校长围绕“大学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改革”、“大学文化建设”等主题各抒己见。我校蒋玉珉校长作了题为《中国公办高校资源内部配置分析》的报告。南京师范大学大学校长宋永忠教授、台湾世新大学校长牟宗...  相似文献   

20.
资讯快递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该论坛的中心论题是“大学校长如何领导和管理好大学”。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布尔哈特·劳胡特等15位校长和部分专家做了中心发言。他们介绍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防科工委、中科院所属有关高校的82位现任校长等出席了会议。国内外大学校长共聚一堂,开展了热烈而融洽的交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界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中外大学校长的聚会。(本刊报道2002.7.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