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语文好课"?见仁见智,各不相同。虽然说"好"与"美"这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好"还是应该有一些共识性的基本特征的。那么语文课的好,应该"好"在哪里?一.好在真。真:真实,率真。只有真实的课堂,才有资格称得上是好。虚假的课堂再美,也绝对称不上是好课。好课绝对不是表演课,不是让学生备好台词,课堂上按程序播放就行。  相似文献   

2.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节真实的课,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好课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课堂是教师各方面功底淋漓尽致的展现。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生物老师,应该用实验去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让生物课成为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曾经在“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的思考中迷惘了好久,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中,顿悟了课堂上学生的收获应是我们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于是,开始用简单的思想看待语文教学,发现学生的收获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学会、会学、提高。学会什么?知识和方法;会学指什么?具备能力;提高的是什么?语文素养。原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自然达到提高。正是本着简单就好的思想,在《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始终围绕“四个一”进行,这四个一是:抓住一个特点(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图画美),设…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一门诗情画意、妙趣横生的学科,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用诗意美和诗意文化充实和丰富课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深化其思想和语文思维,让诗意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进步的源泉。一、诵读经典,感悟诗意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目标将诗意贯穿于学生的阅读始  相似文献   

5.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由此可见,诗意语文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语文的诗意美全在于文本之美,那么如何立足文本,营造语文的诗意美呢?笔者认为具体可通过三步骤来实现,即课前钻研文本,发掘诗意美;课堂解读文本,展现诗意美;课后沿用文本,创造诗意美.  相似文献   

6.
<正>一、向名师学习,培养语文情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三种境界,王崧舟老师在《语文的生命意蕴》也谈到三种境界:"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不同的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境界。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极无痕。因此,好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就是无痕、无课的,一咏三叹,余音绕梁。王老师眼中:情文相依,文情相生,才是语文的充实。实的语文,才是美的语文,诗意的语文。所以没有深厚的文学积淀,普通老师很难达到王老师的课堂境界。王老师的精彩诗意课堂我们可以借鉴,甚至可以复制,却很  相似文献   

7.
叶欢欢 《新疆教育》2012,(9):123-124
语文教育的骨子里流的是诗意的血,让诗意的血奔流出诗意的课堂,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诗意之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点诗意的花朵。  相似文献   

8.
第十二届课堂展示活动已然拉上帷幕,但它的引领示范作用是深远的,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本人听了三堂很有启发的课:文言文、散文、综合活动课,发现无论什么性质的课,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意的课堂,浓浓的语文味,也感受到了语文无与伦比的美。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那么,语文课怎样精心构建美的课堂结构,从而引领学生关注美、感受美、审视美、创造美、表达美,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文殿堂里徜徉呢?  相似文献   

10.
正绿色是和平与和谐的象征,同时也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象征,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绿色、健康、活力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乐享生命过程,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一、高中语文绿色生命课堂的内涵和特征所谓绿色生命课堂,实际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语文的诗情画意之美,然后将其运用到生活之中,感受诗意的生命之美,让语文课堂成为  相似文献   

11.
姚凤霞 《新疆教育》2012,(12):58-58
新课标下教师该如何构建轻松和谐的新型课堂,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语文课堂,旨在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人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陈莉 《学语文》2014,(3):15-16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时的课、真实的课。其中“丰实的课”,指的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树立大语文观,从课外引向课内,再从课内引向课外,变课堂为交流会,为展示台。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诗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理解诗意,感受意境,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学习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诵读诗歌、写诗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教师精妙的教学语言是课堂的催化剂,课堂教学中要融入美、挖掘美、表达美,让美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学习中起舞。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朴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是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把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刘海燕老师执教的课堂中,我始终在思考一个老套却永恒的话题——到底什么是好课?叶澜教授曾提出"好课"的五个特征: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课堂的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固然是好课不可缺失的要素,但是好课的核心要素应该是  相似文献   

17.
好的课堂能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造好的课堂,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所有人都在纷纷思索和讨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一节好课?一节好课包括哪些最基本的特征?如何简单、真实并且客观地去评价一节课堂?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聚焦课堂上具体的学习策略,结合平时教学和听课学习心得,谈谈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  相似文献   

18.
刘梅珍 《师道》2008,(10):27-28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诗意点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关键。所谓诗意点就是文中能够触发学生生命感动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有嚼头”的地方,以达到陶冶性情、启迪思维、进行语言实践的目的。小学语文课文文质兼美,诗意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善于挖掘诗意点,就能让对话充满情趣,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充满活力。那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诗意点呢?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教师要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经历温馨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课堂里享受学习的美丽与精彩。《月光曲》一文正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的文章,它文美、曲美、情美。课文的重点与精华是第九自然段,这是《月光曲》的内容。本课时直奔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月光曲》如诗如画的意境。走近盲姑娘,了解盲姑娘,感受盲姑娘的人格美。本课时设计努力营造诗意的语文,教师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课堂:思考着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着一满荷包问题走进教堂的课算好课,将问题穿插于全过程的课算好课,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问的课算好课;一个便于在课堂上让自己自由畅想的教案是好教案;一个让人回头来看时多少觉得可笑的教案是好教案;常问的学生是好学生,爱问、会问的学生是更好的学生,问得很深刻、很奇特,更可能是杰出人才的未来之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