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2006年"十一"黄金假期,于丹老师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好评如潮。2013年暑假,当我再次拜阅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更是感触良深。面对纷繁杂扰的世界,我经常思考:教师的快乐之道是什么?怎样让教师的教学人生步步为乐?于丹老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读完《于丹〈论语)心得》,我终于明白了:  相似文献   

2.
《新民晚报》消息,近些年王蒙一直笔耕不辍,继去年出版小说《闷与狂》后,宝刀不老的王蒙出书解读《论语》。王蒙觉得,理解《论语》也得与时俱进,比如那句"父母在不远游"。他说:"现在远游的标准跟孔子那时候不一样了,现在的远游是指的上火星,只要我们没离开地球那都不算远游。"王蒙还对"天下归仁"做出解读,他认为,"天下归仁"是一种文化理想主义,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是一种很可  相似文献   

3.
<正>一、背景及设计理念2006年11月,语文版《<论语>选读》作为选修教材全面进入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在对《论语》近十几年的学习中,广大的一线教师虽然也尝试着对《<论语>选读》进行多种解读的教学实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比较习惯"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对如何开展有序、有味、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涉及得并不多,对《论语》在现代语境下的价值重构更是避重就轻,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论语·里仁》篇主要讲仁德的道理。本篇有许多经典名句,如"择不处仁,焉得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等。如何解读这些名句,历来多有争议。本文在质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和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基础上,对《里仁》篇中的一些疑义章句进行了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担任评委,选手们上的课是高尔基的《丹柯》,几位年轻教师都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我发现,几位教师的解读很是简单、粗暴,这种状况我觉得不是个例。下面就他们对小说中对两个人物(族人、丹柯)情感取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族人是"人"选手们课上无一例外的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丹  相似文献   

6.
<正>《论语》历来为人所称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论语》列入学官,被视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赵岐《孟子题词》)。元延佑年间,以《四书》开科取士,《论语》文句更是"自学子束发诵读,至于天下推施奉行",成为悬诸日月而不刊的金科玉律。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正>《论语》博大精深,微言大义,专业研究者甚众,但因年代久远,学界对各类涉及该书的研究成果很难形成共识。何伟俊老师另辟蹊径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去解读《论语》,挖掘其中深厚的教育资源,智慧的选择与个性化的解读成就了这本《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该书获得了很多教师的青睐,获选《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最受教师喜欢的100本书。认真拜读这本书,何老师研读《论语》与写作《论语里住着的孔子》的很多密  相似文献   

8.
正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一方面它强调个性化、多元化解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这绝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以学生为本,搞好教学设计。如在教《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让学生自主解读"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许多学生都认为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这一角度进行评析。但也有一个孩子大声说道:"我认为贝多芬双耳失聪,是  相似文献   

9.
<正>戴建荣老师的课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列举不出来,但听过很多节《揠苗助长》的课,唯独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一、文本解读,细致入微不同人对文本的解读有所不同,教师的文本解读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趣味。听了戴建荣老师的课,我觉得戴老师的课有两个字值得我回味。1.揠《揠苗助长》在过去教师的教学中,教师也许开头就会问:"同学们,揠苗助长还可以说成什么?"孩子回答:"拔苗助长。"于是一个原本与"拔"有区别的字从此之后让学生再无咀嚼之意。而戴老  相似文献   

10.
《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著作之首,是当之无愧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论语》被后世很多人研读,也增加对《论语》误读与歪曲的可能性。所以虽然读《论语》的人非常多,但是对于《论语》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从道德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的角度都可对《论语》进行阐释,而从生命哲学的立场看《论语》,则会明白《论语》是有关人的终极关怀的生命本体运动的学说。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思想方法论进行审视,历代注家对《论语》的解读,至少有10多章存在谬误。”华东师大一附中数学特级教师刘定一在一场名为“人文与科学的美丽邂逅——《论语》解读报告会”上语出惊人。刘定一曾在中学教了38年数学,他解读《论语》秉承了乾嘉学派严谨的治学风格。并以其深厚的数学、逻辑和系统科学背景,从独特的现代视角对名家的《论语》注释进行内部检测与外部评价,找到了《论语》近20处长期以来被误读的“病灶”。  相似文献   

12.
论语     
《论语》是一部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书,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被看作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的内容是什么呢?《论语》是孔子和他学生们的对话。孔子经常向学生们讲些大道理、小道理,学生听了觉得很好,于是有的学生就记了下来。最初记下来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不断地温习,就像我们在课堂上记笔记一样。时间长了,记得多了,大家觉得应该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于是,孔子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就把孔老夫子的语录编成了书,就是这里提到的《论语》。那么孔子又是什么人?为什么他的话就这么重要?孔子在封建时代被称为圣人。圣人可不得了…  相似文献   

13.
<正>身为教师,我读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也读过上海北郊中学校长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他们的建议都非常好,我觉得老师都应该做到。我也想提一条建议,这就是教师应读读《论语》。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论语》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但这不是我所看重《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一炮走红。于丹用一己之得来解读典籍,把千年《论语》请出深闺;以现代的视角来讲述圣贤思想,让孔夫子与现代人作超越时空的沟通。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毕竟瑕不掩瑜,“百家讲坛一开讲,满城尽说孔夫子”。就其传播诸子百家典籍的贡献,于丹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论语·述而》十五章"夫子为卫君"历来注解争议纷纭,学者的焦点多集中于父子争国和兄弟让国的伦理、政治的类比之中,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解读方向值得商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孔子在当时的政治处境。  相似文献   

16.
《藤野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与解读五花八门,多有奇葩。我教这篇文章也至少五遍以上了,每次的认识与见解都有所变化,特别是"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一段让我几番嚼读,常觉得能够温故知新,产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感觉。"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一句话,我最初觉得它是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意味的句  相似文献   

17.
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2014年6月7日上了一节公开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时恰巧是比赛课,成绩可观。而时至今日,才猛然发现,这课是一篇多么有争议的文章。这篇课文是一篇赞颂德国人养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意境的课吗?许多大家提出这样的疑问。语文教师是否对教材挖掘得"过"了呢,有时候,可能连作者写作当时都没有的情感都被教师挖掘出来了,真是很佩服教师的挖掘能力,解读功夫。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自己"语文"起来,要让学生"语文"起来,不但要读作品,更要读作者。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教师,我们在解读教材时,应充分考虑编者意图,树立课程意识,立足整体,切莫让"一叶障目"。一、莫让一点"遮"整课解读一篇课文,局部分析必须立足于整体。有位老师教学苏教版四上《九色鹿》一课,解读调达被救之后的感激之言——"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调达的奴性。我觉得这一点值得商榷。我们应该联系整篇课文来解读。此时的调达内心应该是充满感激,因为他刚从死亡的边缘上被九色鹿救回来,感谢、报答救命恩人是人的本能,不是奴性。此时的感激与后来的背叛形成了鲜  相似文献   

19.
最近接触到了一堂《〈论语〉十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公开课。上课的是一位年轻教师,总体来看,这位同行的课上得还不错——毕竟早有准备,但在讲课过程中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读值得商榷。问题出在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的探究。原题是:  相似文献   

20.
《论语》"述而"篇"自行束脩以上"章自古存有疑义,主要有干肉说、束发说和约束修身说三种学说。纵观各家解读,康有为《论语注》诠释比较接近孔子原意,但仍有商榷之处。此章意思应为:孔子说:"自觉自愿地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积极向上,这样的人我从没有不教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