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它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同时,猛烈评击建设礼教,否定妇子片面贞操观,积极号召妇女冲破封建罗网,恢复独立人格,强烈呼呈妇女冲泱礼教大防,参与社会政治,尤其在十月革命之后,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探讨妇女解放道路,成为当时倡导妇女解放的主要阵地,对推动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沦陷时期的上海有两份以女性为主导的刊物,即佐藤俊子主编的《女声》和苏青主编的《天地》。通过具体分析苏青与《女声》编辑关露的关系,发现《天地》与《女声》杂志都以追求女性本体意识为宗旨,但《天地》是一份有闲妇女的文化消遣杂志,而《女声》则是大众妇女启蒙杂志。这两份以女性为主导的媒体在扩展女性话语、开辟讨论女性问题的言论空间上有其各自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大同书》中的妇女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的《大同书》是系统阐述其对现实社会认识及对未来社会构想的一本政治理论专著。书中体现了康有为关于妇女伦理、妇女解放的思想主张,如禁止缠足、婚姻自主、男妇平等、出入自由等。这对后来的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公报》以专门性副刊《妇女与家庭》为舆论阵地,关注、记录妇女生活,推动妇女生存状态的改变。《妇女与家庭》积极探寻中国妇女解放的途径,既从两性对立的角度提出了经济平等说与人格平等说,又从两性超越的角度提出了社会革命说,从而为中国妇女解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曾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话题,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超级女声》也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电视现象.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和电视工作者就此问题围绕电视娱乐节目改革这一方向开展了讨论.为深入研究《超级女声》现象,理性会诊中国电视,本刊特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现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的艺术特征、平民大众的娱乐秀以及《超级女声》火爆与传媒背后的欲望推动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有关理论与电视工作者继续推进这一现象的讨论与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妇女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期间,中国思想界面貌一新,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妇女解放问题首次提到历史日程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下,鲜明地提出了“男女平等”的主张,并在其著作《大同书》、《仁学》中深入地批判了封建伦理纲常对妇女的禁钢,猛烈地抨击了残害妇女的种种陈规陋习,指明了妇女解放的具体措施和步骤,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妇女解放运动是一个漫长而又悠久的历史进程,这从中外文学作品中富有反抗性格的妇女形象的比较中可以得到验证。《美狄亚》和《窦娥冤》这两出古典悲剧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反映出古代妇女的复仇意识及其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从娜拉和简·爱两个离家出走的妇女形象中可看出近代妇女人格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妇女解放运动的萌发。从近代和当代两个世纪的两部中外文学名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薇拉和林道静,看到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妇女的真正出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汹涌下,妇女解放面临着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的时代大背景下,妇女解放受到格外关注.《大公报》的创办人英敛之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爱国人士,他利用《大公报》积极宣传变法,反对专制,讨论妇女问题.本文以20世纪初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为视角,研究舆论界对妇女解放“反缠足运动”的倡导和支持,以窥当时妇女解放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青(革沓)社     
1850年伦敦文学家、艺术家联合会开会,到会女性均穿青色袜子,这就是青鞜社命名的由来。“青鞜”,在日语中转意为女文学家的意思,进而引伸为从事妇女解放运动的女子。1911年9月,平塚明子(雷鸟)、中野初子、木内锭子、保持研子、物集和子创建青鞜社,出版《青鞜》杂志,这就开始了由妇女自己组织的城市妇女解放运动。在《青鞜》杂志第1期上,平塚明子写的宣言指出:“原始时代,妇女是太阳,是真正的人。现在,妇女是月亮,靠他人而生存,靠他人而发光,是病人那样苍白面孔的月亮。我们马  相似文献   

10.
张若名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在身体力行妇女解放斗争实践的同时,在理论上对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她的妇女解放思想深刻独到,集中体现在五四时期所著《“急先锋”的女子》一文和留法勤工俭学时期所著《现代的女子以怎样的解放为满意?》一文。这两篇文章是中国先进分子论述妇女解放问题的代表性著作,在中国妇女运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后,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基本理论,坚持以新民主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为指导,在服务于整个红色革命运动总目标的前提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妇女工作。井冈山时期的妇女工作对各个革命根据地妇女工作的开展及以后中国妇女运动的深入和发展具有示范和里程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02年5月8日,陈撷芬在上海创办了《女报》,从1903年第1期起《女报》改名为《女学报》。《女报》(《女学报》)积极宣传妇女解放思想,认为妇女要争取女权就必须首先争取民权;提倡女子教育,尤其提倡发展女子体育。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他从我国社会的现状和妇女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精辟地阐述了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主要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思想,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基本道路,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妇女工作;提出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政府政策保障;指明了跨世纪中国妇女和妇联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50 年来,中国妇女解放走过了辉煌历程。从婚姻家庭、劳动就业、参政议政、教育发展、医疗保健五个方面来看,新中国妇女的地位有极大的提高。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妇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成功实践,是在政府强有力的扶持下实现的。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的妇女解放将面临着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妇女解放 ,作为启蒙运动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鲁迅极为关注的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思考贯穿了他的一生。文章旨在通过剖析作品来解读鲁迅的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6.
女子社团是清末民初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力量。它是由当时先进的女知识群体组建的社团,它的兴起是中国妇女觉醒的标志。先进的女知识分子受到当时经济、政治以及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纷纷组建团体以争取女性解放。因此,女子社团的兴起是各种社会力量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个案村选举的描述与分析,指出村委会选举虽然使妇女的民主权利得以保障,竞争意识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强化了男性操作权力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男权文化剥夺了妇女政治参与的机会,而妇联组织在村落权力结构中的边缘地位也弱化了妇女干部的影响力。要改变她们在选举中的弱势地位,就需塑造平等的性别文化,赋权于妇联组织,并在当前对妇女实施保护性政策。  相似文献   

18.
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是以新型知识女性为主的爱国团体。它作为近代知识女性与广大下层民众运动结合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千百年来妇女解放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集中爆发,也是近代知识女性面对救亡与启蒙这一时代语境的必然选择。它的成立不但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开展,更标志着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使陕甘宁边区妇女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封建束缚,获得了参与公共事业的机会和与男性同等的政治上和法律上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延安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只停留在争取妇女政治层面的解放上,边区妇女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探讨延安时期边区女性群体的真实性别处境,考察其妇女运动的盲点和历史局限性,可为当今有效地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现女性的真正解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干妇女运动的决议>对中国妇女的阶级划分可知,无产阶级妇女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概念;阶级分析是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方法,是制定妇女解放方针政策的依据;无产阶级妇女的概念对当时中国妇女主体身份的建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