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谈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新干涉主义”也随之出台。“新干涉主义”的出台有其背景和条件,对世界的影响极大。面对“新干涉主义”,中国应积极面对,冷静思考,沉着对待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对中国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干涉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干涉主义是近年来西方流行的一种打着“民主”“人权”旗号的霸权理论。新干涉主义向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西方霸权主义的进攻性和冒险性,给国际关系造成了重大影响。自科索沃战争始,它一度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新干涉主义进行研究,本文对他们丰富的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理论方兴未艾,成为一些国家干涉他国内政的强大思想武器。本文从传统意义的“人道主义”干涉理论的产生到新干涉主义理论的形成,论述了新干涉主义的内容和实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新干涉主义” 对他国采取军事干涉进行法理上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新帝国主义”这一理论是在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新诠释帝国主义,它为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单边主义、“新干涉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对“新帝国主义”的缘起及其实质进行全面分析,揭示了“新帝国主义”是旧式帝国主义的改进版,它竭力维护西方主流的民主价值观,否认民族国家,其真面目是替“美帝国”辩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独霸世界的野心也愈加明显地暴露出来。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了为期78天的军事打击。当巴尔干的硝烟还未散尽的时候,在第54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将体系化的“新干涉主义”推向了全世界。“新干涉主义”的内容和本质克林顿在联大发言中认为,“国家主权”不能成为一  相似文献   

6.
本论述了新干涉主义的实质以及新干涉主义对当今世界的消极影响,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武装干涉一事中,分析论述了新干涉主义的发展升级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危险趋势,以此引起世界人民的注意和警惕。  相似文献   

7.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8.
随着冷战的结束 ,美国独霸世界的野心也愈加明显地暴露出来。1999年3月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 ,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了为期78天的军事打击。当巴尔干的硝烟还未散尽的时候 ,在第54届联合国大会上 ,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将体系化的“新干涉主义”推向了全世界。“新干涉主义”的内容和本质克林顿在联大发言中认为 ,“国家主权”不能成为一些“践踏人权的国家”免受“国际干预”的借口。尽管“保持经济与政治的压力加上外交努力”有时候可以解决问题 ,但在其他情况下 ,军事干预则是“必须”的。他赞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念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西方主战派的“新干涉主义”思维。“新干涉主义”是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扩张性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在他们看来,西方文明最优秀、最合理,所谓全球价值观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所谓全球公民社会就是以美国为霸主的强权社会,这种社会必须用武力来构建;哪个国家敢于拒绝这种价值观,敢于对美国的霸权说“不”,就是“胡作非为国家”、“邪恶国家”、“无赖国家”,就应该受到惩罚。美国的“世界领袖”梦由来已久。一部美国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谋求充…  相似文献   

10.
所谓“公众知识分子”是对一种新理想群体的定义 ,它的提出和建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这就是所谓“三个意义世界”之所指。当代海外的新儒学研究者之所以希望成为所谓“公众知识分子” ,有他们的初衷或目的。如何能够以及能否最终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群体 ?所谓“公众知识分子”与所谓“三个意义世界”又是什么关系 ?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 ,最终将有利于理解所谓“文化中国”的基本建设构架及其现实意义。我们展开分析的理路是从“公众知识分子”到“三个意义世界” ,然后再落实到“文化中国” ,从中必然涉及对儒家自由主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试析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新干涉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新干涉主义成为当今国际政治中一股新的思潮,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利用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不断干涉他国,给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本来就十分动荡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国际社会应该谨慎对待新干涉主义,努力不使其成为大国实现霸权目标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几经曲折,看起来充满了变数。但如果从二战以后美苏发动的席卷全球的“冷战”的视角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又十分的合情合理。二战之初,美苏的战时合作,决定了美国对国共双方均采取了合作和友善的政策;二战结束前夕,伴随着苏矛盾的日益公开,美国在华扶蒋反共从而在远东遏制苏联的政策逐渐形成;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为全面遏制苏联,在中国选择了公开美反苏的蒋介石政权进行反共内战的政策;解放战争胜利后,扼杀新中国是美国反苏反共政策的延续,而中共倒向苏联则是多年联俄战略思想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D.H.劳伦斯向来以对两性(包括同性)的身体的书写受到关注.在其短篇小说<普鲁士军官>中,军官与士兵异质的身体特征成为两人潜意识对话的基础,成为构建生命关系的出发点.以暴力实现身体欲望的诉求曲折体现了建立男性同盟的可能性及其政治意义.由身体的感觉启动无意识,唤起生命的本质存在,成为劳伦斯对抗现代工业文明理性与程序的媒介.  相似文献   

14.
布鲁纳"发现学习"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地去发现知识,主动探索事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把布鲁纳的这种观点应用于我国的素质教育中,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文明冲突”中的中华文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后冷战”时代,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章认为,“文明的冲突”只是以西方的视角来审视世界秩序,认为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形成对抗,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是为美国的霸权行为做辩护。作为崛起中的中国,应当利用自己的“软实力”,继续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北约新战略和日美安保体制新定义是冷战后东西方安全格局中的重大事件;北约新战略只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以建立以美国称霸世界为目标的单极世界战略的一部分;修改后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美国欧亚地缘战略连环套体系中的一环,是美国主导下的在亚洲的“北约”:两对本地区乃至全球的国际关系都将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性”即指统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首先 ,是统一的整体 ,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15 0多年和我们党 80年建党经验的科学总结 ;其次 ,是扎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理论之树 ;其三 ,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是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18.
"经世致用"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入世",重视今世所为,因而具有极大的社会生活实用价值。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教育方法,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能力培养,从"经世致用"发端的"学以致用"思想,对改革发展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来说,都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境界”说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人间词话》中对此问题的表述基本是以实际批评而非理论阐述方式展开,所以要全面把握王国维理论思考及感性体悟到的“不隔”境界,仅追寻他自己的理论思路是不够的。在学本源意义上提出的“境界”说,不仅在理论来源上来自叔本华的“直观”“理念”,在感性体悟上与海德格尔对艺术本源进行探讨的诗学理论亦有相通之处。本主要从这两方面对理论及感悟的“不隔”境界作出较有覆盖力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