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文娟 《文教资料》2011,(33):29-30
现代汉语的“经过”除了有动词和名词义项外,也有介词的倾向。“经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表示动词,到表示名词,再到表示准介词的语法化过程。社会的发展,句法位置的改变,以及人类的认知规律是其语法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试析"目前"的词汇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语法史上同时表示过空间范畴和时间范畴。由于空间范畴"目前"的局部语法化,时间范畴"目前"的逐渐词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目前"一词完成了从表示空间范畴到表示时间范畴的演变。所以说是空间范畴的语法化促进了时间范畴的词汇化,时间范畴的词汇化又推动了空间范畴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3.
近代汉语"看来"的词汇化和主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表示“观察”义的“看”加上事态助词“来”演变成认知动词“看来”,表示的是“推测”义,属于“以身喻心”的隐喻,而后再发展成为推度副词。这是一个语法化和主观化不断加强的过程,而语法化与主观化又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可”原是动词,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它的词性慢慢有了一定的变化,由动词逐渐向助动词、意义比较虚的副词转化,后来甚至变成了和一定词结合来表示意义的词缀。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主观化又是语法化的一个动因,主观性因素促动了功能语法化。文章用主观化和语法化研究了“可”的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趋向动词“起来”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从一个实词逐渐虚化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动词或形容词时体的重要标记。“起来”的语法化既是实词虚化的过程,也是“起来”与其它语言单位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的”的语法化历程与语法化机制这两大问题:文章首先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的”的演变过程,指出结构助词“的”是由最初的指示代词“底”演变而来,其后又经历了从名词转化到虚化了的助词再转化到更加虚化了的语气词这个表义作用逐渐虚化的语法化过程。在分析研究“的”语法化历程后再着重分析总结出助词“的”的生成语法化诱因和机制,从而对其共时现象进行历时分析,指出它经过句法位置的变化,语义的变化,语音的变化等一系列过程,这些都是导致它的名词性表义作用逐渐虚化到只表语法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动词“使劲”原本是个动词,表示“用较大的力气”,它在现代汉语中发生了语法化,表示多种副词意义。与“使劲”同义的动词“用力”和“用劲”也曾不同程度地发生类似的变化,它们具有相同的语法化过程、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代汉语中“起头”可用作副词,表示“先前、刚刚”义。近代汉语中有些副词是动词短语经历了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演变而来的,字典辞书往往忽略了这类副词。  相似文献   

9.
《醒世姻缘传》"一个"的语法化等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醒世姻缘传》中的语料为基础.根据数量短语“一个”演变的轨迹,可以梳理清楚其语法化由低到高的等级:计数。表示“数量”〉计数-表示“仅此一个”〉分类,表示“诸多之一”〉名词.表示“混乱状态”〉连词,使谓词体词化,并最后发展为起联接作用的语言成分。  相似文献   

10.
"最"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对程度副词“最”语法化过程的考察,揭示绝大多数相对程度副词可以用来表示绝对程度,其源自于副词化的“最”在主观化的影响下发生演化。  相似文献   

11.
“搭”作为并列连词和伴随介词在云南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文章先对“搭”的词性作了明确的界定,继而描写“搭”的语法化过程,认为“搭”在元代出现语法化的趋势,到了明朝,真正开始语法化并完成了语法化过程,“搭”的伴随介词和并列连词的功能是由“搭”的“联结;连带”义基本上同时派生出来的,连动式这一句法结构是促使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并使重新分析具备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范围副词“净”的语法化过程来揭示其主观化的用法。文章从历时角度考察了“净”由实词虚化为表示范围的副词的过程,然后以语法化为依托介绍其主观化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动结式中"见"字的语法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语义内容的虚化、句法搭配的泛化、语音形式的弱化等几方面探讨了动结式中“见”字的语法化。文章还讨论了“见”字过度语法化的表现及“见”字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  相似文献   

14.
四川话的“拿给”兼表给予、使役、被动,因句式演变发生了语法化,经历了给予→使役→被动的语法化过程.而普通话“拿给”却没有发生语法化.本文主要探究普通话和四川话的“拿给”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从四川话“拿给”的语法化机制入手,运用历时择一原理对这一差异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动态助词“过”从最初的动词义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词义逐渐虚化,最终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发展为只具语法意义的助词,实现了一次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词汇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于是”从介宾结构逐渐演化成了表示承接意义的句间连词.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于是”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语法化原因,本文认为除了语言演变的动因——语法位置的改变外,人们在交际中的认知心理对“于是”的重新分析,也是一大动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看"的语法化现象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时研究的方法,以动词的几个典型语法特征为参照点,着眼于“看”后成分的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逐一考察“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现状:由实义动词“看”到半实半虚的“看”,再到语气词“看”。  相似文献   

18.
余诗隽  柳春燕 《培训与研究》2006,23(10):27-29,95
本文将句末“再说”分成“再说1”和“再说2”,认为“再说1”是典型动词,“再说2”则是正在发生语法化的非严格意义上的助词,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出发,着重描写了“再说1”和“再说2”在句法、语义上的不同,认为“再说2”是“再说1”的去范畴化,同时也是主观化的结果,其中语用推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仍”的语法化经历了“动词——副词——连词”的发展路径和演变模式。“仍”由“沿袭”义动词逐渐语法化为表“屡次”、“依旧”、“相继地”之义的时间副词,再语法化为表示顺承和递进关系的连词。句法位置和语言环境的变化是“仍”语法化的重要动因,重新分析是“仍”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也好”是近代汉语中新形成的一个语气助词。本文描写了现代汉语中三种形式的“也好”功能,总结了其句法意义,并从历时角度把语气助词“也好”的虚化分析为:由跨层结构到一个双音节词,句法环境的改变是其词汇化的动因;意义融合后重新分析为一个句末助词;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及对语境义的吸收促成了“也好”的功能扩展。“也好”语法化的过程也伴随着主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