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林丹 《精武》2013,(24):36-36,38
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铅球专顷力量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自己的专项成缋,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加强力量训练,但是如何采用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与测评方式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并且提出正确的测评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及测试法,对我国少年男子甲组铅球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训练水平进行调查与测试;制定了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价标准及方法。结果显示,此标准与方法是可行的,具有简单、实用、快速、量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不同级别男子跳远运动员48名为研究对象,运动员运动等级为健将级、一级、二级各16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数学建模法建立预测专项成绩的专项力量指标方程.结果表明:我不同级别的运动员预测专项成绩的专项力量指标存在差异性,各预测模型均可作为预测该级别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水平模型.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与调研、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4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1)建立了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和专项跳跃3个层面、5个要素、15项具体指标(评价元)构成;(2)建立了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预测模型及评价标准;(3)制定了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综合发展水平评定方法、各项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评定方法及技术水平与专项素质综合发展发展水平之间适应程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体育统计相关分析法和比较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与各素质成绩之问的相互关系,从中探讨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训练规律。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集训队8名男子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各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构建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研究结果:从30项指标中筛选出能反映专项身体素质的13项指标,部分测试指标可直接作为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手段进行应用;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由核心区力量因子、下肢快速力量缓冲因子、灵敏耐力因子和四肢力量因子组成;构建了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身体素质模型,运用百分位法建立了专项身体素质单项和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标准;通过实例验证,构建的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操作简便,能够客观地反映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3-15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吊环专项力量素质上差异不显著,吊环专项素质受五个因素影响,本文建立的13-15岁少年男子吊环专项素质力量评价标准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为训练及考核的定量化、科学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惠婷 《体育世界》2014,(11):79-81
本文以2012年参加陕西省少年武路运动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由7个因子构成,共包含14个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构建成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图表,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形成青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认识理念。  相似文献   

9.
李柱  郭国兵 《体育学刊》2005,12(6):119-121
通过收集我国27名女子铅球一级运动员65次运动成绩以及相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验结果,得出影响我国女子铅球一级运动员成绩的专项身体素质的主要因子为:最大力量因素因子、专门投掷训练因素因子、专项速度力量因素因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影响我国女子铅球一级运动员成绩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依次是:后抛4kg铅球、30 m站立式起跑、立定跳远和卧推,并给出相应回归方程.依据统计学正态分布原理,运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制定出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专项身体素质总体发展均衡程度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运动成绩适应程度的3种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逐步回归以及灰色关联等科研方法,对16~17岁优秀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建立了本年龄段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指标,形成了单项评分标准、等级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标准。对于有效评价跳高运动员体能水平优势,进行准确中级运动选材提供理论支持,对诊断运动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与素质训练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借助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函数映射能力,提出了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需要事先确定数学模型的缺点,更为准确地映射出运动员素质训练指标与专项运动成绩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精确地预测出铅球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并运用Matlab53开发出预测模型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具有语言简单、运行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铅球是所有田径项目中对力量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有研究证明,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的高低是铅球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铅球属于典型的速度-力量型运动项目,运动员在瞬间发挥出最大的肌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动作,所以较强的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力量素质。我国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存在的不足,从而导致专项成绩上不去,影响到运动员的专项水平。进一步认识铅球的专项力量特征,研究影响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提高的因素,探讨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为铅球教练员和运动员走合理的力量训练道路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铅球前三名运动员投掷最后发力动作技术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重庆优秀大学生铅球运动员对整个推球动作的总体掌握程度较熟悉、各自动作特点明显,其中罗王飞的技术动作较为突出。各时相下的相关运动学指标均未能达到国家大学生运动员一流水平,就出手速度等指标,三位运动员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重庆地区大学生铅球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有较大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4.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haft flexibil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junior golfers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golfer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16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age, experience, strength), performance and shaft flexibility. We assessed the performance of 30 male golfers, aged 7–10 years, with three 7-iron golf clubs of different shaft flexibility at a driving range.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measured for equipment evaluation were ball distance achieved, shot dispersion and impact position of the ball on the clubfa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particular shaft flex suitable for the age group considered and that experience, strength and arm span a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when selecting optimal shaft flexibility for children.  相似文献   

15.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haft flexibil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junior golfers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golfer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16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age, experience, strength), performance and shaft flexibility. We assessed the performance of 30 male golfers, aged 7-10 years, with three 7-iron golf clubs of different shaft flexibility at a driving range.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measured for equipment evaluation were ball distance achieved, shot dispersion and impact position of the ball on the clubfa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particular shaft flex suitable for the age group considered and that experience, strength and arm span a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when selecting optimal shaft flexibility for children.  相似文献   

16.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对于少年投掷运动员来说,是一项技术较复杂而又难以掌握的投掷技术。传统的推铅球技术教学,动作过程较长,不利于少年选手的重心稳定和集中注意力。为此,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对铅球有关技术资料的研究,设计了适合少年运动员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其结果取得较好的教学与训练效果。这种教法有利于运动员加快掌握动作并为进一步向先进投掷技术过渡奠定了牢固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外形、尺寸、重量与国际标准男、女铅球相同的三维数字测力铅球系统,其核心是内装电阻应变式三维力传感器。该系统能够单独进行无线测量,并能与摄像机、三维测力平台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同步测量。能够测得人体对铅球在X、Y、Z空间3个方向的力值、力的曲线、各方向的合力值、曲线和X、Y、Z方向上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冲量。该测力系统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可实现无妨碍、无损伤检测;测量安全可靠。可连续测量、记录、显示、存储、信息处理和输出打印等。训练实验证明该系统不仅是一种科研仪器,而且是一种训练监控系统,将为铅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力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8.
铅球最佳投出角问题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决铅球适宜投出角度公式与实践偏离的问题,分析了铅球成绩与抛体最大射程的函数关系,得出了最大成绩定理、“新”最佳投出角度公式和最佳出手角度标志线参数式。抽样检验和空气动力学实验指出,新公式能够准确地描述出高、中、低各种水平铅球运动员的适宜出手角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推铅球速度特征发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名专项成绩在17.36m以上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中国优秀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等方法,研究分析运动员推铅球技术的身体重心与铅球速度及其关系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步结束时铅球运动速度存在一个适宜区段;运动员最后用力发力时间是在最后用力阶段之前;全程推球中铅球速度有两个较大起伏,而不是不断加速等。研究结果有助于教练员、运动员正确认识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