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当下许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就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来说,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本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在分析校企合作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扶持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当下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的发展,加快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高校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着重突出人才的实用性,因此如何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是整个社会十分重视的。校企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按需培养的人才教学模式为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就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校企合作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从多个角度对校企合作教学进行了讨论,从而使校企合作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本科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从思想意识、合作模式探讨了食品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实现人才的联合培养,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中职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教师要思考当前中职学校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认识到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就业零距离对接,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从校企合作角度对《焙烤食品工艺学》的课程教学进行思考与探索。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可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焙烤食品工艺学》可采用校内理论、实验教学与企业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教学资源,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动漫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内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我国动漫产业及其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开始,分析我国动漫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分析,最终指出动漫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对企业积极性的调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面的资源共享.分析目前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从企业、学校和国家三个方面探求提高企业积极性的办法,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全面部署,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学校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倡导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方向。文章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出发,结合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特点,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对构建校企合作下的药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面向企业的教育,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是职业教育的可靠保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提高搭建了良好平台,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顺应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的高速增长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软件外包人才匮乏问题,分析了国内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高职院校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的优势,提出采用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拓宽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院校和软件外包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12.
绿色食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人类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无毒、无害,并且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期望有更多的"绿色食品"出现在餐桌上.  相似文献   

13.
School food     
《海外英语》2010,(10):29-29
The world in 30 years' time.
(1) Pre-listening
What do you think the world will be like in 30 years? Think of ideas for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相似文献   

14.
武瑶  梁家鹏 《化学教学》2011,(1):68-69,80
通过介绍抗生素的分类、残留途径、危害、检测方法等使人们了解食品中抗生素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准备]设置英语字母的价格表;学生自制美元钞票;两个装扮营业员用的挂牌和帽子,两个购物小蓝;划分活动小组;罗列以前学过的食物类单词,做成卡片有序地贴在黑板上不同的位置,布置成一个食品超市。[活动目的]通过巧设英语  相似文献   

16.
17.
在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教学中,通过精心选择实验内容,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结合科研课题,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质得到了全面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美食月历     
《父母必读》2009,(9):66-67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食物网中能量传递计算的方法——“顺算法‘和”逆算法“,指出教学中对知识的总结应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用最简单的方式加以归纳。同时食物中能量传递的计算应以食物链的计算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3.5-12-year-old children and their mothers were directed at docum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4 psychological categories of food rejection. The first to appear is rejection based purely on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usually taste ( distastes ). Rejection based purely on anticipated harm following ingestion appears next (danger). Finally, the oldest children and adults show rejec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what something is or where it comes from. This ideational type of rejection further differentiates into affectively laden rejections of substances that become offensive ( disgusts ) and more neutral rejections of substances as simply not food (inappropriate). A critical psychological feature of disgusting substances in adults is that they are "contaminants": they render an otherwise liked food inedible if present even in trace amounts, or if associated with a liked food. Contamination sensitivity is not present in the younger subjects, and appears gradually in the age range studied. Young children are unaware of the physical chemistry of solutions (e.g., diffusion and its lack of reversibility) and therefore do not show a "contamination respon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