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语按写作形式分类有种种,描写式导语当属其中之一。所谓描写式导语,就是在导语中对新闻里最能表现主题、最有意义的特殊场面或最有趣的情节作简洁而有特点的描写。这在倡导现场短新闻及新闻写作要“软些再软些”的今天,无论是从新闻学还是从心理学、美学等方面来说,它都具有独特的效果。 描写式导语因以饱醮感情的笔调来再现生动形象的场景,进而能使新闻的思想性在第一时间里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2.
白描与细描     
阅读文学作品,常被其中的人物、景致所吸引,不觉产生一种“闻其声如见其人,看其景如入其境”之感。这种感觉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景物的形象描绘,这样的描绘就叫描写. 没有描写,也就没有文学。因为文学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运用形象来表达作者、作品的主导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而形象则靠描写来完成。因此我们说,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必需的、基本的表现手法,它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等作具体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下边我们将分几次就描写的手法、对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报道中,有的需要笼统、概括,但是文章内容枯燥空洞降低了报道效果,难以引起受众兴趣,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忽视细节描写,新闻细节描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而掌握恰当的细节描写方法,让新闻报道更生动形象,成为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科幻文学是一种基于有限科学假设,表现人类未来物质精神世界远景的文学体裁,其中有关未来图书馆的描写,对新时期图书馆转型具有一定启发性作用。从场景刻画、职能定位、工作内容等方面分析102部历年“星云奖”“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中有关图书馆的描写,归纳出发挥人文价值、坚守核心职能、拥抱虚拟现实、发展智慧服务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中真实的细节描写将会起到不言而喻的效果,让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果将新闻情节看做是新闻的"骨骼"的话,那么细节描写就是新闻报道的"血肉",将其贯穿于其中,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给读者以新鲜感,让读者过目不忘,使新闻作品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6.
2010年,虚假新闻以高速疯涨之势冲击着受众的眼球."金庸逝世"、"翁帆怀孕"、"女生世博排队遭强奸怀孕"等虚假新闻,均以绘声绘色的描写见诸各种媒体.其中不少假新闻来源于网络、手机报、微博等新兴媒介.  相似文献   

7.
我们曾经谈了通讯、特写、文章等的描写问题。有人会问:新闻需要不需要描写呢?不少同志认为不需要。理由有二,一是叙述是新闻的基本手法,而描写则应归之于通讯、小说、散文等;二是新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描写则会造成繁琐、冗长。其实,除了叙述这一主要手法之外,描写、议论等诸种手法也都可在写新闻时适当运用,运用得恰到好处,能够使新闻穿插有序,跌宕多姿,引人人胜。当然,这种描写必须是必要的、简洁的,对新闻主题起深化或烘托作用的,决不是铺张笔墨,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8.
杂文形象的另一手段是刻画人物。杂文刻画人物和小说等叙事文学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差异。其相同,在于它们都运用外形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但是,构成杂文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特殊本质的,并不是这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恰恰相反,倒是它自身所包含着的特殊点或独特性。在小说等叙事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要求具体的描绘其长相、身段、衣着;心理描写也要求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演进,展示人物在不同场  相似文献   

9.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当今的大量新闻通讯,广泛借鉴和运用了叙事学上的诸多理论.叙事聚焦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花山文艺出版社为繁荣文艺出版事业,近几年来一直瞄准图书选题的主攻方向,以出版传记文学为龙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出版了描写章乃器、程思远、胡愈之、马寅初等人的《著名民主人士传记丛书》,出版了描写赵无极、牛满江、陈香梅、陈嘉庚等人的《著名海外华人传记丛书》,出版了描写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的《先秦诸子传记文学丛书》,出版了描写刘胡兰、雷锋、王杰、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读故事、学英雄丛书》,出版了描写贝多芬、歌德、凡·高等人的《世界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优秀人物通讯中,生动、丰富的细节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细节的种类很多,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其中之一.捕捉并描写好人物的动作这一细节,对突出通讯的主题,特别是塑造生动、丰富并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唐德容 《大观周刊》2013,(12):15-15
中国古典戏曲经常描写“梦”,其中尤以元杂剧最多涉梦戏,本文拟对元杂剧多涉梦戏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的区别是,场面描写必须以人为中心,它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物、情构成,是叙事性通讯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它大致有4个作用:一、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再现场景是增强通讯现场感的好方法,第一,它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14.
李白 《兰台世界》2012,(12):46-47
《诗经》中保存了大量与祭祖有关的诗歌,《小雅·楚茨》就是其中一首。但因年代久远和资料缺乏等原因,关于《楚茨》所描写的祭祖时间目前还存在分歧。结合周代祭祖礼进行考察,可知《楚茨》的祭祖时间不能确定为秋冬季节。  相似文献   

15.
细节指作品中具体描写的地方。古人云“无论记事纂言,其中皆须表微意在。”此微即指呈现细腻状态的细节描写。它包括目击一个人的一眸一笑、一举一动;可视范围的一花一木、一禽一兽……细节是构成形象艺术的细胞,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作品,往往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细节。 细节描写在报告文学中大有市场,它是一篇成功的报告文学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报告文学是用文学的手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因此往往兼有新闻与文学双重属性,所以报告文学中的细节描写具有特殊作用。 加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 细节描写有两个特征:第一是要“细”…  相似文献   

16.
宋代笔记小说《夷坚志》描写了宋代社会的许多方面,其中涉及骗术的有十几则,这些骗术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方面,具有鲜明的历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细描,描写法之一,与“白描”相对。新闻中的细描,指对新闻事件、人物的特征、形态、气氛、声音、颜色等,用细腻的笔触进行具体详尽,精细入微的描摹刻画。 在新闻作品中,运用细描手法往往结合其它写法,绘声绘色,精雕细刻,多侧面、多层次地显示新闻事件、人物等描写对象的特征,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获得描写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纸媒记者,在报道中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场景描写,可以使新闻作品产生出其不意的报道效果,使报道在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中脱颖而出。场景描写在报道中展现独特魅力场景描写最终的目的是用场景说话,是记者在现场听到、看到、感觉到的形象、声音、环境和氛围的集合。  相似文献   

19.
在消息中运用描写,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写好写活消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消息中运用最多的描写手法。 二是景物描写。因为消息大多是对事件或人物的报道,所以景物描写在消息中运用不是太多。但作为新闻工作者还是应该掌握的,以做到有备无患。 三是气氛描写。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一般比较注重对气氛的描写。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作品是一扇阅读“沪港都市社会,尤其是其中的洋场社会的窗口”。%张爱玲的作品中,有大量关于广告的描写。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文集》所收录的93篇(部)作品中,涉及广告描写的作品有44篇(部),占作品总数的47.4%;在全部作品中,使用广告的频率为162次。②透过张爱玲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