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琳 《考试周刊》2014,(74):96-97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母语文化和思维等的影响,在语言输出中易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本文以写作为研究对象,在母语负迁移的理论基础上,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表现形式进行归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式英语作为一种主要由于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思维干扰引起的错误,不仅仅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中常常出现,在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和运用过程尤其是口语中亦然。这些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各异,不仅影响了英语专业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在Chinglish错误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之上,应用中介语与石化理论,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出现中式英语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和干扰,用汉族的思维方式,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而形成的一种中介语言。它的创造既包含有汉语的一些特征,又含有英语特征的一种语言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它是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所以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使用的过程中中式英语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孙静芳 《海外英语》2011,(1):168-169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差别很大。然而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差异重视不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移植汉语的语法结构和文化结构去填补英语的语法结构和文化结构,因而在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中出现了许多"中式英语"的现象。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各异,大大削弱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有些甚至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有必要分析和探讨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出现的原因,力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避免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语写作中中国大学生的汉语思维模式和中式英语往往会对其英语写作水平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列举大学生英语写作时容易出现的汉语思维模式和中式英语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及避免此类错误的方法,以此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池春姬 《海外英语》2013,(22):151-152
英语和汉语分属日耳曼语系和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差异显著,这决定了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英语写作作为一种书面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词汇、句法等语言因素,而且包括认知能力、文化思维等非语言因素。该文重点探讨非语言因素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天宁 《时代教育》2009,(10):105-105
作为语言技能之一,写作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一大难题.笔者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指出中式英语并不仅是语言结构的问题,汉语式思维方式的影响很大.本文旨在分析文化对语篇的影响,强调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从而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解析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源于不同文化,它们在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表达中出现偏差或失误从而产生了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试从词汇、句子层面分析归纳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帮助英语学习者摆脱母语对英语的干扰,使之更有效地学习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9.
中式思维对中式英语句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汉语和英语不同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然而学生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异,因而在说写英语的时候出现了“杂交”英语,即中式英语。学生作文和翻译里出现的中式英语句子,体现中式思维对构建英语句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写作中克服中国式英语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作者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本文作者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出发,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西方语言为字母文字,因而英关人长于语言思维;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音、形、意互相联系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英关人无法正确理解和把握富于视觉经验的中国诗歌,尤其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调动英美人的形象思维成为化解障碍的关键。绘画作为一种介于文字与视觉之间的叙事形式可以对原诗视觉经验进行有效还原,使英关译者形成特定的心理图像,完成词汇与图像的对应,帮助英关译者形成对原诗歌的形象思维,作为一种有效的跨文化符际翻译方法辅助语言翻译,从而达意传神,以达“等效”。  相似文献   

12.
语篇结构在英语语篇建构中十分重要.由于中西方民族的文化思维差异,英汉语言语篇结构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好主要的英语语篇结构图式,以便在英语作文时能有效地进行调用,从而写作出符合英语语篇结构的地道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13.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语言的系统不同,思维与形式的结合机制也就各有千秋。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形式之中。因此语言结构的对比研究不是孤立的。本文主要是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分析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从而找出其表象下面最深层的,具有支配性的初始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英语表达上产生负迁移现象。消除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英语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5.
思维影响语言,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语言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对其思维模式差异及其语篇组织结构的对比分析,试图说明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熟悉英语语篇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爱勤 《培训与研究》2008,25(4):124-125
汉英民族由于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比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并用具体实例分析这些差异对语言表达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之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英文写作中的措辞、句法、篇章等方面均有表现.文章拟从分析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入手,通过对比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及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使英语句式开头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effect between language and thinking,including the wide use of ungrammatical sentences in Chinese writing and the forms of thinking in English reading.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logic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ntributes to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 of English language on Chinese thinking.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民族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差异,汉语母语者通过改变原有思维模式的方法习得英语词汇几乎不可能。然而,两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又存在着组块化这一共同特征。通过从信息加工角度对汉语和英语词汇习得过程的分析,论证了理据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组块化过程是英汉词汇生成和理解机制的共同点。汉语母语者从组块化出发能够实现用汉族思维模式理解英语词汇的生成机制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民族存在着共同的思维,但思维模式、思维特征则迥然不同。本文从篇章结构,篇章主题和篇章策略三方面阐述汉语和英语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引发了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