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夫的故事》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第六单元总的安排是:“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它选自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文中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  相似文献   

2.
《渔夫的故事》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第六单元总的安排是:“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它选自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文中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典型形象——渔夫和魔鬼。  相似文献   

3.
《漏》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民间故事。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理解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和想象,对故事进行复述,获得表达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慧敏 《江苏教育》2023,(18):12-16
基于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教学三下民间故事《漏》,教师可以从“释义:这样解故事真有趣”“解码:这样读故事真有趣”“评鉴:这样讲故事真有趣”三方面展开,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完整复述故事,细品故事背后的意味。  相似文献   

5.
初语一册第八单元是记叙文单元中的一个辅助单元,选了三篇文学作品(古白话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童话《皇帝的新装》、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这一单元在初语一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它同初语二册教材又有什么联系? 这一单元以前的十五篇记叙文都是写真人真事的,而这一单元中的三篇文学作品所写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都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选材组材上,这三篇文学作品充分印证了《记叙的顺序》中的有关知识。教学本单元,应该起到复习和  相似文献   

6.
王勇 《教育文汇》2011,(7):37-37
《普罗米修斯》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教材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并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故事二则》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和《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以及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组合搭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专题.相较于本单元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的总体目标,《故事二则》的导读部分又更加明确要求"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可以说是目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本节课的教学,是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牛郎织女》一文,学会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理清民间故事的情节脉络;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愿望。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初步掌握阅读叙事类文本的方法。2.通过关注人物、情节等了  相似文献   

9.
<正>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第一篇是《氓》,选自《诗经·卫风》。《氓》是一篇叙事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民间故事。既然是故事,自然要讲清楚故事的情节,即主人公经历了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发展、高潮和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小语六册课本,安排了历史故事《西门豹》、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这三篇课文。篇幅长于其他课文,内容较之其他课文生动、完整。编排这样的课文,旨在通过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加强段的训练的同时,向篇的训练过渡。因此,从学生对故事兴趣浓  相似文献   

11.
徐青 《山东教育》2011,(25):25-26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经典故事,其中《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小鹰学飞》《青蛙看海》《乌鸦和狐狸》三篇都是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喜爱。如何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中感悟文本,喜欢文本,并且了解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是本单元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来自法国的古老的民间故事。1947年,马西娅·布朗把它变成了一本欢快有趣的书《石头汤》,还配上了生动活泼的图画。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一次次重温这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徐青 《山东教育》2011,(9):25-2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经典故事,其中《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小鹰学飞》《青蛙看海》《乌鸦和狐狸》三篇都是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喜爱。如何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中感悟文本,喜欢文本,并且了解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4.
正文本解读《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默读课文。这是一篇极有童趣的儿童故事,清新明了,"一副素颜",其中的趣味却吸引着我一口气读了下来。《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以"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拉开序幕,又以"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完美闭幕,情节曲折有趣,结构严  相似文献   

15.
梁丽 《山东教育》2010,(10):24-26
<正>【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走近毛泽东"这一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开国大典》和《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则是他人对毛泽东的回忆及讲述毛泽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许多民间故事往往与历史相结合,其中历史成分与史实相符合的可以称之为"历史认同",与史实不符的可以称之为"历史改造",尤其是故事中历史人物定位对史实完全认同而仅是某些历史细节有所偏差时,可以将这类民间故事称之为"变异的史篇"。浙江省宁海县《白龙救主》这则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南宋末年名臣叶梦鼎受奸相贾似道迫害致死的故事,其中既有"历史认同",亦有"历史改造",塑造了两个与史学评价相符的人物形象,很好地体现出这类民间故事作为"变异的史篇"的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整体思路1.确定学习主题: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蓝本,参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设计“讲不完的民间故事:当好人遇上坏人”这一学习主题。2.选择学习资源:重组单元学习文本,以《枣核》《漏》为基础,调整学习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18.
<正>8月书单:《画给孩子的中国民间故事》《画给孩子的中国民间故事》是“画给孩子”的绘本系列之一,文字作者是桑亚春,绘图是杨义,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民间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吗?月亮姑娘想找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可衣裳总不合身,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有趣的民间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了解其他有趣的民间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画给孩子的中国民间故事》,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  相似文献   

19.
<正>配套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学会倾听,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2.能发现图画之间的关联,展开合理想象讲故事。3.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洪亮,让别人听清楚。小朋友们都看过绘本吗?你们最喜欢看什么绘本?绘本图文并茂,里面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深受小朋友们喜爱。比如《老鼠嫁女》这个经典的民间故事绘本,一定有不少同学看过。今天,我们就来听同学和老师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试着自己编一编,讲一讲。  相似文献   

20.
<正>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内容都属于民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2022年版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是:“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视角引领学生阅读,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