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老年住宅建设的意义,老年人对住宅的需求,老年住宅的类型和加快我国老年住宅建设步伐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明确营造一个老年人愉快、安全、健康、舒适的住宅和环境乃是全社会需要长期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现代住宅空间内光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的特点,总结住宅空间内光环境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为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光环境设计时提供良好的设计指导,使室内光环境能满足实用、美观等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孙艳  崔文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113-113,112
老年人住宅设计应按照老年人住宅设计的指导原则,在老年住宅的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行为特征和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为他们营造安全、方便、经济、舒适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4.
人性化住宅光环境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意义重大。针对影响居住环境的视觉与室内光照设计、人工照明与人体光暗周期以及光污染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室内空间的人性化光照设计方法,对于动态光照强度感应特性进行分析,以不同环境下和不同时间段的光强度为背景,采用点光源,面光源和空间光源比对分析方法,动态分析不同环境下的光照射对于人性化住宅光设计的影响。构建室内住宅光照的散射模型,采用Gamma-Gamma分布的方法构建室内住宅光照的射线物理模型,计算灯光穿透玻璃墙后的分布密度的光斑强度,通过计算灯光发射光强的Lagrange乘子,得到灯光与日光光线间的相位差,实现动态光强感应调节。以实际居住环境为对象进行实验,设计客厅、主卧、书房与餐厅光照设计,分析得出,该设计方法能定量有效分析出室内的光照效应对整个室内采光的影响。对于人性化光环境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对当前社会的居住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构想了老年住宅的几种形式,意在解决我国现阶段老年住宅问题,使老年人获得健康舒适方便的建筑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对当前社会的居住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构想了老年住宅的几种形式,意在解决我国现阶段老年住宅问题,使老年人获得健康舒适方便的建筑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7.
对绿色生态住宅、健康住宅、高科技智能化住宅、可持续发展设计的"优化组合"进行全面的展望,形成了信息时代多元化住宅的前沿趋势。作为多元化住宅的行为-环境-空间论,应把"人的因素"置于空间环境设计的首位,深入地剖析了人的行为对空间环境的需求,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即把人的心理行为作为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室内居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我们根据老年的特殊因素和具体情况,重点提出了关于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邓兵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6S):225-225,228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室内居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我们根据老年的特殊因素和具体情况,重点提出了关于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行为学与老年人住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生存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提高,对于老年人的住宅设计也应更进一步人性化,从环境行为学入手,建造尽量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特性的住宅刻不容缓.老年住宅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同时应注重老年人的个人习惯,从方便和经济的角度出发,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室内外环境设置,保证其与社会的接触交流,尽可能长地保持其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只以健康人为中心的社会并不是正常的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弱(如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无障碍设计在室内住宅卫生间中合理的应用可以帮助老年人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对他人的依赖,预防意外的发生。早日实现"人人共享的社会"这一伟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城市老年休闲的需求问题十分突出。试图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他们的行为活动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要提高住宅和居住环境的质量,重要的一环就是首先作好住宅及居住环境的设计,从设计方面来说,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过去我们从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方面考虑较多,而从精神需求方面考虑较少,应该从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全面满足人的家庭生活需求。同时,不能将住宅看成固定不变的空间组合,应该看到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应建立动态的设计观念,充分重视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住宅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对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老年人居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增多,造成了传统养老模式和观念与现行社会的养老情况的较大冲突。老年人和青年人都希望能够拥有各自的私密生活空间,但同时又希望能够得到相互的关爱和帮助。因此把老年公寓形式与青年住宅两种形式加以结合,做成"O+Y"的住宅形式(O,代表老年住宅。Y,代表青年住宅),即在一栋青年住宅中,拿出部分单元来做老龄住宅,同时在这栋住宅内设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并也可向附近的老龄住宅提供服务。这样居住形式的出现,解决了在老年人住户与青年住户密切交往的同时又保留了各自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住宅体系存在设计时对老年人的要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应符合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要求,是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进行了一些构想和探索。对老年居住建筑提出最合理和最人性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张晶  郑革委 《科教文汇》2009,(3):272-27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增多,造成了传统养老模式和观念与现行社会的养老情况的较大冲突。老年人和青年人都希望能够拥有各自的私密生活空间,但同时又希望能够得到相互的关爱和帮助。因此把老年公寓形式与青年住宅两种形式加以结合,做成“O+Y”的住宅形式(O,代表老年住宅。Y,代表青年住宅),即在一栋青年住宅中,拿出部分单元来做老龄住宅,同时在这栋住宅内设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并也可向附近的老龄住宅提供服务。这样居住形式的出现,解决了在老年人住户与青年住户密切交往的同时又保留了各自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5989亿,老龄化水平为12%,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在另一个角度上标志着一项重大的社会成就:表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取得进展和改善。这个庞大的银发群体造就了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和金色商机。目前这个市场内的产品现状却与需求极不相称,突出表现为"设计的缺失"和"观念的缺失"。在实际的产品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应该在产品的功能辅助以及维护老年人的尊严上加以着力,体现出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地域因素特点的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19.
关爱老年人,为老年读者服务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一项社会义务。为老年读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为老年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充分满足老年读者对图书文献的需求。使老年读者在图书馆能够充分体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现正趋于老龄化,如何正确对待老年人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老人来说,谁都喜欢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里享受晚年生活,因此住宅设计更应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老年人居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了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