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倡导新剧周恩来同志爱好文艺,重视宣传,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南开学校的新剧运动。新剧,即早期的话剧。它是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中,向西方学习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戏剧。在周恩来同志入学以前,南开学校虽也编演过几出新剧,但没有剧团组织,演出不经常。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周恩来同志上二  相似文献   

2.
中华剧艺社的联演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联合其它剧团的演职人员,以中中华剧艺社的名义进行演出;另一种是联合其它剧团的演职人员,以这些剧团的名义演出;还有一种是以中华剧艺社和其它剧团共同的名义演出。联合学生演剧,把联演推向了高潮。联演制保证了舞台演出的水平,团结了大批进步的戏剧工作者,推动了战时话剧运动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3.
在清末戏曲改良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作为戏曲大省的河南戏曲改良活动逐渐展开,河南新剧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新剧团不仅演出和推广新剧,同样也改良旧戏,因其不同于传统戏班的全新形式,加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民初河南戏曲改良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启蒙。  相似文献   

4.
番茄不简单     
Ada 《音乐世界》2014,(20):20-20
由亚洲联创出品的有机暖男音乐剧《番茄不简单》上海站的演出已于近日开票。此次演出依然在离人民广场一街之隔的茉莉花剧场,10月10日开始为期一月的正式对外演出,前来观剧的观众可以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和南开新剧运动日志》是我们搜集整理《南开新剧运动史料》的过程中编写的。编写这个《日志》的目的,是力图说明,在我国南方话剧运动发展的同时,我国北方的话剧运动也发展起来了,南开新剧团的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日志》,真实地记录了周恩来同志对南开新剧运动的重要贡献;概括地反映了五四前夕南开新剧团的活动情况;生动地说明了南开新剧的倡  相似文献   

6.
评弹     
《初中生》2009,(5):45-45
评弹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评弹有说有唱,其演出方式大体可分三种,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和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呈日趋繁荣趋势,演出形式以话剧为主,兼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高校的演出构成了莎士比亚在中国经典化的重要一环.但是,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从事莎剧演出的学生戏剧艺术素养相对欠缺,表演手段贫乏,演出缺乏表现力,随意性较大等.高校校园莎剧演出的繁荣,近年来已经成为莎士比亚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1908年,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式剧场-“新舞台”,此后,新式剧场风靡全国,不久即取代茶园成为戏曲演出的主要场所。新式剧场给戏曲艺术提供了一个封闭的演出空间,使得欣赏戏曲成为相对单纯、严肃的化娱乐活动,也促使戏曲艺术进一步发展。但新式剧场(镜框式舞台)毕竟是从西方引进的,它对于西方戏剧艺术自然是适用的,而对于中国戏曲独有的表演程式、观演关系等就有难以调和的矛盾。本对中国戏曲演出的观演心理作一番考察,进而从戏曲表演、戏曲语言、观演关系等方面讨论新式剧场(镜框式舞台)对于传统戏曲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孟称舜是晚明时继汤显祖之后杰出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现存五种杂剧——《桃花人面》、《花前一笑》、《眼儿媚》、《英雄成败》、《死里逃生》与三种传奇——《娇红记》、《二胥记》、《贞文记》。由晚明迄今,孟称舜剧作的演出既有直接搬演也有间接的改编,这是孟剧持久舞台艺术生命力的见证。孟称舜其人其剧对后世剧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州评弹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长篇书目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历史上著名的评弹艺人都有其代表的长篇书目。周良以"苏州评弹的演出以在书场演出长篇书目为主要形式,长篇书目及其演出是评弹艺术的生命线"为宗旨,很早就展开了对苏州评弹书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他自己撰写《论苏州评弹书目》《弹词经眼录》,到主编《苏州评弹书目选》《苏州评弹书目库》,周良在苏州评弹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作为苏州评弹著名的理论家,周良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的终身成就奖,他的名字已和苏州评弹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台湾莎学的发展是在梁实秋、虞尔昌、颜元叔、朱立民等学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梁实秋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虞尔昌补译了朱生豪未译完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合成一套完成的《莎士比亚全集》在台湾出版。近年来,台湾除了出版了多种台湾译者莎作译本外,还出版了多种大陆翻译的莎剧译本和《莎士比亚全集》。颜元叔和朱立民主要从事莎士比亚评论和研究工作,彭镜禧等人的莎学研究在近年来较有影响。台湾的莎剧演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台湾莎剧演出主要以话剧和京剧为主。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莎学交流也日渐频繁。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它在催生新剧的同时,也极力改编旧剧,使戏曲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根据明代康海所作杂剧《中山狼》改编的新剧,就很好地体现了戏曲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研究该剧新旧剧本的异同,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3.
有的教师上完课后,总有这么一种感觉:课上得没有别人好。甚至有的教师将“崇拜者”的课一字不漏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结果还是不怎么样。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样的剧本,甲剧团的演出能赢得“满堂彩”。而乙剧团的演出却让观众感到平淡无味。原因是甲剧团的演员一招一式能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勾勒出人物的心理特征,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乙剧团演员虽然说的也是这个词,唱的也是这个调,却没有注意以上的细节,当然没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台湾当代戏剧的发展状况及走势与大陆同期戏剧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同源分流的历史长达三十年,直至八十年代后期才逐渐出现交流叠合的趋势.杜云之说:“台湾光复前,我国现代戏剧早已传入.许多台湾的剧人,向往祖国的戏剧活动,采用上海等地传来的剧本,模仿演出,以致受日本殖民统治的惮忌和迫害.在我国现代戏剧史上,写下血泪的一章.”抗战胜利后,大陆许多职业剧团纷纷赴台进行公演,先后演出了吴祖光的《牛郎织女》、《正气歌》,欧阳予倩的《桃花扇》、曹禺的《雷雨》、《日出》,柯灵和师陀改编的《夜店》、《大马戏团》等,使沉寂多年的台湾戏剧出现复苏的迹象.在赴台演出的剧团中,除上海观众戏剧演出公司、南京国立剧专学校剧团等话剧团体外,还有不少戏曲剧团,如顾正秋、张正芬的“顾剧团”,王振祖的“中国剧团”、张远亭的“正义剧团”等,这些剧团演出的京剧(台称平剧或国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与话剧和台湾本土的歌仔戏一起.共同促使光复后的台湾剧坛一度出现颇为繁盛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话剧在其诞生之初走了一条“东方路线”。日本在中国戏剧现代化初期扮演了“启蒙导师”的角色,起到了“中间人”的作用。日本新派剧和新剧,是西方戏剧输入中国的“载体”和“介质”。文明新戏学习日本新派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西方现代戏剧美学的方向,而文明新戏学习日本新剧,则又拉近了与西方现代戏剧美学的距离。这就是中国戏剧现代化初期借鉴西方戏剧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在戏剧改革中,我市龙溪木偶剧团把六十多人的剧团分成十多个演出小分队,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幼儿园、小学演出三千多场次,并开办了教学班,指导幼儿园教师制作木偶和演木偶戏。首先指导幼儿园的教师利用简便的材料,制作各种木偶。如做木偶头,可利用破乒乓球和皮  相似文献   

17.
艺术创作是繁荣发展演出市场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促进市场经济的一个元素,演出市场又是促进了市场经济多元化、多角度、多方位的繁荣发展,因此说,艺术创作是繁荣发展演出市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演戏,只是剧种不同,情节也不同。人的一生看起来完全像是一部剧本——一部必须由自己来创作又必须由自己来演的剧本。你将怎样去写作、去演出自己的人生之剧呢?  相似文献   

19.
李俊慧 《文教资料》2012,(11):11-13,22
王林是抗战时期的冀中文学中的中坚人物,他紧密联系时代要求,进行戏剧创作和演出实践,逐渐形成了把戏剧作为宣传手段、贯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充满地方色彩的戏剧观。他的创作和演出促进了抗战时期冀中村剧团的发展,壮大了冀中文学队伍,推动了冀中抗战戏剧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的“课堂剧”,是指在课文教学中,选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的课文或课文片断,由学生自编(改编)、自导、自演的短话剧。它是受天津的“中学生课本剧”(天津的中学生课本剧团,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播放他们的演出录像;福建省话剧院实验话剧团的“中学语文课本剧”,《光明日报》1988年6月15日作了报道)的启发,旨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占用时间少,与课文联系又较第二课堂更紧密、更直接的一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