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超 《中国德育》2012,(10):70-70
有位学生在周记里留下这样一段话:“老师,您知道吗?周记的评语是我们最期待、最渴望的东西,每次周记发下来,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开,细细品味那段文字,享受您的关心,那种感觉真的很幸福。我们请求您,不要只扔下一个‘阅’字,那样只会让一颗火热的心瞬间冰冷……”  相似文献   

2.
“分解动作”与作文合肥市长二小袁立新小学生畏惧作文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尽管老师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指南」一类的书籍比比皆是,不少同学还是望「文」兴叹。因此我们不妨在作文指导时,对写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像传授武术套路那样,多」点「分解动作」教育心理学认...  相似文献   

3.
随感四则     
一、变“超高”为“扣纲”。指导学生作文如果不按大纲要求去做,那么命题的范围和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就难以体现训练的阶段性,要求过高,弄得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通过对大纲的学习,明确了各年段的作文教学的要求就能切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扣准大纲,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变「无序」为「有序」。上作文课,如果老师在一两节课的时间内,只板书作文题目,提几点笼统的要求,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成绩差的学生只好呆呆地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到下课还没写几个字。若按教材编写的读写结合的原则去做,学生就有话可写了。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作文的程序是:「提要求——学教材——忆往事——选材料——尝试写——针对导——共同议——生修改——誉写正——老师评」。  相似文献   

4.
随阅小作     
“说假话,记流水账,挤牙膏……”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习作病。改掉这些毛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每位教师关注的话题。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治疗各种习作病的有效途径。一、随阅小作的优点1.能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文的最重要的动力。传统的作文,往往是教师进行命题,学生根据命题作文。这样做,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而随课堂阅读进行的小作文,就改变了这一现象。小练笔的题目大多是学生自己出的,学生想…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有效培养学生互相阅读、互相批改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审美和作文技巧,减轻工作量。在作文互阅互评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分组制表,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从教师指导、批改形式、批阅内容、批改汇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互阅互评活动措施,分析互阅互评作文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从而逐步提升互阅互评的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周一中午,按照惯例,我认真批阅学生的周记。当改到一位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周记时,我的心为之一颤。他在周记中这样写道:“今天中午,我坐在座位上写作业,手中的笔显得很沉重。忽然,老师叫我把自备本收上来。我的心砰砰直跳,在我的前面、后面有那么多同学,为什么老师偏偏叫我……当我把本子收上来后,我觉得我写每一个字都异常的轻松……没想到老师会让我来收本子,没想到我会这样开心,没想到……”看到这里,我不禁陷入沉思。我这个当老师的竟然没想到一句不经意的话能让学生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我并不在乎由哪个学生来收本子,可孩子们“在乎”。  相似文献   

7.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常有同感,学生对作文勉为其难,而对日记、周记似乎还乐于接受。在日记、周记中,学生思想活跃,内容丰富,立意创新,常有许多令老师称道的地方;而作文呢,内容却常常生涩、干瘪,难以令人满意。因此,不少老师将写作训练重心转移,大有日记、周记代替作文之势。  相似文献   

8.
呼吁改变「两甩」现象梅海丘呼吁改变「两甩」现象梅海丘目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着「两甩」现象老师甩「差生」,学生甩副科。老师甩「差生」,就是对「差生」学习上不关心,思想上不帮助,只把眼睛盯在少数的「尖子生」身上。学习上为他们创造种种好的条件,又鼓励,又表...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为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很多老师一直采用大作(作文)带小作(周记)的训练方式.但结果发现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写周记,周记本垒了一大摞。他们的写作水平却并未随着数量的增多而得到提高。现下。周记俨然成为一块“鸡肋”:想要放弃心有不甘,想要坚持也很难。那么写周记到底要不要写?怎样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笔者作为高中一线教师,深感学生“作文难。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我接任了一个新班。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布置学生写周记,题目是《新来的语文老师》,我想通过这篇周记初步了解学生的作文基础,同时也看看学生对我的评价。星期一早上,周记交上来了,我迫不及待进行批改。"金老师个儿不高,皮肤白白的,一头乌黑的短发,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不禁让人联想起电影中的哈米波波。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和金老师能互相加深了解,  相似文献   

11.
<正>周记是维系老师与学生心灵的纽带,是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在诸多作文教学形式与活动中,周记这种形式最容易让老师与学生沟通,易于学生接受。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把培养学生写周记的习惯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突破口。让学生把一周发生的有意思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作文,压塌板凳;周记周记,胡诌乱记。"这是我们上小学时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我们面对作文和周记的无奈。我们知道,作文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难解的疙瘩。而电子白板的应用,有效地改变了作文教学的尴尬,让小学作文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一、巧用白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说兴趣是语文教学最好的老师,情感是作文教学的灵魂。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有  相似文献   

13.
「飲む·呑む」和「吸う」有的时候可以互换,有的时候却不可以互换,因此同学们经常混淆这两个词的用法。本论文分别从动作主体是人、动物、植物以及无生命物体方面来辨别「飲む·呑む」和「吸う」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14.
切莫重「威」轻「信」徐贵臻吕从坤某学校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教育不能发扬民主,不讲教育艺术,长期采用高压手段和处罚措施,使班级绝大多数学生对其失去信赖,学生联合上书校长,要求换班主任老师。这种体现在老师身上重“威”轻“信”现象绝非个别,而有着普遍性。“威...  相似文献   

15.
只要一提到作文,十有八九的孩子都会感觉到“怕”,老师也认为作文教学是个难点,父母则最怕对孩子进行作文辅导,越是低年级越是这样。不少日记、周记或者作文变成了父母“口述”,孩子“笔录”的产品。可是结果呢,父母费力不讨好,孩子抱怨,老师不满。本期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的问题。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使学生认真考虑并订正修改后的作文,在眉批和总批中打上(),让学生填写,效果颇佳。(1)选择填空。对有些常写错的字,如「武」错写为「(?)」,则可将正误两字同时写出,让学生在()内打√或打×。(2)组词填空。不少义近形似字,往往写错,如「惨死」误写成「残死」,则可「惨」「残」二字并列写上,让学生在()内组词。  相似文献   

17.
作文的批改,有人说是「无效劳动」。那么怎样化无效劳动为有效劳动呢?我想,首先必须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因  相似文献   

18.
当学生来「告状」时,班主任应如何处置?我庆幸自己有过一个比较成功的教育事例:杨相平与祝志扛、平时挺好,想不到竟打起架来了,抢到我的面前来「告状」:「老师,他先踩我的脚.」「老师,他先打我.」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边哭边揩着眼泪,遇我「准状」.  相似文献   

19.
编者推荐:首段用「这是我生活、学习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家园」,确立全文思路——用「学习」之「象」载「心灵」之「意」,其所升华之意同所叙之事十分契合。但是,「生活」二字可删除,行文所叙三事——「《归去来兮辞》」「《呐喊》」和「抚平那早已翻皱了的页脚」——都是「学习」方面的。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2006年高考安徽卷以「读」为话题的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删除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第二句改为「我读我的小屋——「兰石轩」……」;后面行文依据新的首句微调;三件事中所载之「意」,有更鲜明的指向;标题改为「心在兰石轩」。  相似文献   

20.
教师经常让学生写周记,学生多是疲于应付,或是抄一抄交作业了事,或是随便写什么事,像流水账一类。老师只是随便看看,负责任的老师还会批几句鼓励性的话。这样做,我认为对作文训练的效果不太明显。学生的周记不等同于日记,不能只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