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力和运动”这部分物理知识应该在一个“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和五个“知道”上下功夫。其中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这部分的重点 ,也是学习力学的基础。但学生对这部分的一些概念往往感到抽象、不好理解 ,尤其是对解释惯性现象感到困难、无从下手 ,因此 ,学会分析事物的现象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点 ,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见文后附图 )由图可见 :( 1 )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时 ,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物体具有惯性。( 2 )物体受到不平衡外力作用时…  相似文献   

2.
“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利用这个顺口溜可帮助同学们理解惯性.  相似文献   

3.
“力和运动”一章是学习了最简单的运动规律,在建立了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综合研究,从而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涉及的概念有:惯性、摩擦力和二力平衡;要求掌握的基本规律有: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本章是初中力学的重点内容,也是继续学习力学的基础.本文拟对“力和运动”一章的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一、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  相似文献   

4.
牛顿第一定律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三大定律之一 ,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它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纠正了人们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认识 ,使人们的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的理性。为了帮助同学们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掌握物体固有的基本属性——惯性 ,请同学们顺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六点思考”,仔细品味逐层递进的六个问题 ,整理各自的思路 ,从中进一步感悟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思考一〕上章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 :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使运动的物体速度加快、减慢或改变方向。用一句…  相似文献   

5.
惯性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惯性又是中考必考知识点之一,主要考查识别、解释生产和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可利用顺口溜理解惯性:“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由于同学们在对惯性的理解上有偏差,所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时就容易出错.下面结合中考题对理解惯性几个易错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学生往往对“惯性”这一概念存在很模糊的认识、当让他们解释课本第67页图3—7车上木块倾倒的原因时,这种模糊认识可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一、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因而把物体的惯性看作是驱使物体运动的一种“力”即“惯力”,运动物体本身就具有这种力。所以他们说:“因为小车遇到障碍物,阻止了它向前的运动力,而与车一起运动的木块还有向前的力,所以它向前倒下。”而实际上恰恰相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向后的,它并没有受到向前的力。二、把惯性和惯性定律混淆,认为只有物体不受力时物体才具有惯性。所以他们说:“因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都具有  相似文献   

7.
记忆是理解和熟练运用物理规律的必要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口诀记忆,既可使物理规律化繁为简,又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学们不妨一试。例如1.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同时也分正与倒;二倍焦距分界点,物体成像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2.关于天平平衡螺母调节方向的口诀;“左盘高向左调,右盘高向右调,哪边高向哪边调”3.关于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的口诀,即“二高二放二读”:“(1)一调底板找水平,二调模梁找平衡”;(2)“被测物体左盘放,添加砝码右盘上,直至指针指中央”;…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初学“惯性,惯性现象”时,感到抽象,不易理解、掌握,特别是用惯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尤其感到无从下手。现就学习、理解、应用惯性解决问题,谈谈几点看法。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认识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原有的速度运动下去。这表明,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不变的“习惯性”,这种性质就叫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我们就能认识到: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学们可认为“惯性”就是一种“习惯性”或“惰性”。二…  相似文献   

9.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我们都可把它们叫做平衡力.但平衡状态分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所以,同学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保持静止状态的物体才受平衡力作用.正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是一个力,至少同时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物体,我们总可以利用物理方法将诸多力转变成两个力.因此,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简单的二力平衡.那么,二力平衡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同体”、“同时”、“共线”、“等值”、“反向”十个字来高度概括它,具体地说:同体: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相似文献   

10.
二力平衡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知识对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求平衡力中的未知力以及进一步学习摩擦力、浮力等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学习这一定义要明确 :1 .定义中指的“物体”是指一个物体 ,而且是受力物体 ;“几个力”都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几个力”指至少有两个力。2 .由定义可知 ,当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 ,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何种运动状态 ,决定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  相似文献   

11.
“9的乘法口诀”是小学二年级第三册“表内乘法”中的一部分。“表内乘法”这部分内容,教材都是通过加法计算推出口诀的。这样,只运用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会产生腻烦心理,死记硬背的口诀也容易忘记。怎样才能使学生牢记这么多枯燥乏味的口诀呢?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9的乘法口诀”这一节课,我尝试“曲指教学”的教学方法。一、复习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谁能给老师背诵一遍呢?师:背得很好。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口诀我们是怎么得来的呢?生:是用加法推出来的。二、新授师:1-5的乘法口诀,我们用口算就…  相似文献   

12.
如何预习更有效?从现在开始,去寻找一种适合你的方法,相信你会终身受益.带着问题去看书,会使你事半功倍.一、牛顿第一定律1.我们不可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那么,它的正确性是否无法肯定?2.惯性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就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二、惯性惯性现象1.能否从牛顿第一定律得知,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人从地面上跳起来后仍落回原地;从相对于地球静止的高空中落下的跳伞运动员却偏离了落地点,物体的惯性是有条件的吗?三、二力平衡1.力的三要素相同的二个力彼此一定平衡吗?2.物体受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二力平衡条件”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天花板上吊着的电灯,一定有电线的拉力与重力平衡;放在桌面上静止的书,一定有桌面给书的支持力与重力平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一定有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平衡等等。这样分析的结果却往往是让同学们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一个物体在受到某个力时一定会有另外一个力与之平衡。比如有同学在对行走的人进行受力分析时,认为人除了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平衡外,人自身还会产生一个力与摩擦力平衡。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注意的是“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于…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了“力”的概念与“二力平衡”的知识后 ,一些同学对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及二力平衡的理解不够深入。比如 ,常有这样的判断题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不少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将二力的平衡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混为一谈。怎样才能将二力的平衡与力的相互作用分清楚呢 ?首先 ,要弄清二力平衡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且在一条直线上 ,那么这两个力就平衡 ,简言之 ,平衡的两个力一定等值、反…  相似文献   

15.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属于“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该知识点不仅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继续学习“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的必要准备,而且是在高中进一步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将二力平衡与力相互作用相混淆.例如遇到这样的判断题:“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就有不少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在做选择题时也常将两个物体上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误认为是一对平衡力.图1 图2情境新颖的第20题,是一道勿须计算只作判断的条件"时对"同一物体(?)生高度重视,使学生误解为二力平衡条件是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二是在实例分析后没有及时与相互作用力有何异同进行比较,致使学生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不深.  相似文献   

16.
初二物理“电学”“光学”内容,物理概念抽象,电路图、光路图变化多端,使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耗时多,可谓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而“口诀”、“顺口溜”的出现,使学生掌握知识变得轻松、简单,学习也变得快乐而有趣.  相似文献   

17.
力和运动     
·考点复习·一、牛顿第一定律1 一切物体在的时候 ,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 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其研究方法是在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的出来的 .这个定律不可能用来直接证明 .二、惯性、惯性现象1 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 一切物体在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 ,而不是“受到”的也不可能被“克服”掉 .3 人从向前行驶的车上跳下来 ,着地时容易向方向摔倒 .如果站在汽车上的乘客突然向后倒 ,那么说明汽车正在运动 .三、二力平衡1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或 ,我们就说这…  相似文献   

18.
怎样才能让物理课“活”起来呢?每个物理教师都在想法子。其实,物理课自有其“活”法。情境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讲究师生互动,物理课更应如此。课堂上,教师切忌照本宣科,而应与学生融为一体,把重点放在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点拨关键、指导自学上。只有这样,师生才能一齐动起来。例如,为了使学生认识力,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拉锯、挤海绵或带学生看推土机推土、压路机压路等,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拉、推、挤、压等均表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归纳力的概念,分析施力物和受力物;还可以让学生玩双掌互推的游戏,借此说明物体间的作…  相似文献   

19.
“浮力”是流体静力学中应用性较强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是在力、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继续学习.本章的教学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内容的抽象性,虽然学生能够从小学自然和生活经验中已认识到“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但是,对“浮力的形成原因”、“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都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惯性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又与实践知识紧密相联 .明确惯性概念 ,理解惯性现象 ,既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乃至整个力学的基础 ,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惯性是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 .2 .教学目的理解惯性概念 ,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3 .重点、难点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理解 ,用惯性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二、教学设想本课题按照“展示现象→分析思考→整理扩展→巩固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 .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