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是小说中的精品,它不仅以刻画人物见长,而且以写景状物取胜,被读者叹为观止。尤其是作为主人公主要活动场所大观园的景物描写,已经使这个贵族之家的花园象许多人物形象一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的艺术形象了。二百多年来,红学家们象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一样,研究着大观目的艺术形象,象追寻人物的生活原型一样,追寻着大观园的现实原型;象欣赏着人物的艺术描写一样,欣赏着大观园的艺术描写。  相似文献   

2.
崇尚归隐自然山水的隐逸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园林艺术大多数与山水有关,源于造园者的指导思想;因为无论古代帝王或者文人臣子,他们的特使身份和社会角色使得他们归隐山林的人屈指可数,而对于自然山水的仰慕和追求便迁移到园林的建造中去,而构筑园林时无不受到中国山水画诸如立意,构图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方面深受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理解自然世界的一种方法论,从秦汉的"模山范水"到明清的"一勺代水,一拳拟山",中国古典园林客观地反映了对自然山水的崇尚,同时也蕴含了道家朴素自然观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4.
一 全方位审视中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山水赋作在魏晋(尤集中于东晋)的成熟继而勃兴,应归于先秦西汉以来文学作品中自然山水描写内容的延伸与展拓,而这种延伸和展拓是以中国文人审美意识的逐步提高和审美活动的不断深入为基础的。《诗经》中创作主体已把自然山水纳入初步的审美活动中,其中对自然山水的片言只语的描写,乃是后世  相似文献   

5.
《阅读》2005,(6)
欢乐的六一已渐渐远去,悠长的暑假正悄悄走近。叮当姐姐预祝各位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好成绩!《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是一部为大家所熟悉,比《哈利·波特》更神奇的书。阅读这本书,走进作家吴承恩描绘的如幻如梦的仙境,你将跟随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踏上十万八千里漫漫路途,亲历九九八十一重重磨难,降妖除魔,取得真经。徜徉名著的无穷魅力,你一定会收获无穷的快乐和回味!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中国最经典的神话人物形象之一。同样一个孙悟空,从前大闹天宫,那么强烈地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其结果却是惨遭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不能翻身,经过一段漫长的取经之路,他不得不屈服于“紧箍咒”的魔力,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结果却赢得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西游记》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孙悟空从“改变世界”到“改变自我”的一段成长历程。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人喜好水墨画、浅绛山水,擅长文人画,因此在中国江南私家园林中,处处呈现出清淡雅致、朴素自然的诗画意境.中国皇室青睐院体画、青绿山水、金碧山水,因此在中国皇家园林中无不体现出严谨精细、富丽堂皇的尊贵气派.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园林的独特景观,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大量的熟语形象生动,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许多熟语被世人广为使用,成为熟语研究的良好素材.熟语中所蕴含的中国特有文化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熟语翻译研究对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以美籍华人学者余国藩和英国汉学家詹纳尔二人的《西游记》全译本为语料库,选取其中具...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游故事的东西流衍形成,孙悟空逐渐成为民间崇祀的对象。其始或在南宋,元明清三代曾经兴盛,至晚清归于消歇。此俗前后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份业已消失的民间文化遗产。今见文献中孙悟空崇祀之俗最早似起于福建,而至少云南、湖北、甘肃、江苏、山西、山东等地也比较流行,实际流行的区域可能更广。明末以至清代的孙悟空崇祀之俗为宋元流风,但也不排除百回《西游记》成书后的影响。但是,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塑造肯定受有此本成书以前孙悟空崇祀之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杰  蔡欣 《阅读》2012,(9):32-33
同学们一定都看过《西游记》吧?对那个不畏艰险、勇敢机智的金猴孙悟空是不是十分熟悉呢?要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孙悟空形象,莫过于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那个金猴了。此片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无论在形象设计上.还是在拍摄技术方面都十分完美,堪称经典。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有大量歇后语。这四部小说自问世之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喜爱,以小说的情节、人物等内容为题材的歇后语大量产生了。我们以大量语言材料为基础,分析了四大名著中使用的歇后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西游记》中的宝物描写,探究《西游记》通过宝物书写所传递出的文化信号.明清小说中的宝物描写与小说构思及人物形象塑造密切相关.宝物崇拜多受到佛道以及民间宗教的影响,晚明知识界和平民的"好物""赏物"风尚使《西游记》故事中的日常器物与宗教圣物都转化为"宝物",人们对器物的痴迷,显示出文化阶层的世俗化趋向和社会各阶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大量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例子,来体现其"师法自然"等老子道家思想.从而更深层地认识到老子道家的文化底蕴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精髓,提出将中国传统思想的诠释随现代化理念而更新,吸其精华、源于传统、立足时代.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它的主题的探讨众说纷纭,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却并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全地说服读者。笔者以为,《西游记》的主题是人的成长这一永恒母题,小说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真实再现了个体生命成长历程中的种种困苦磨难,主要是以唐僧为代表的成人世界为他设置的各种成长考验和对他施行的强制性规范化教育。对于成人世界,孙悟空经历了由反抗到被迫接受,再到自觉认同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山水、建筑、植物等组成的,园林建筑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园林景象空间的影响很大,园林中因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而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园林建筑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造园的成功与否,同时园林建筑的多少、大小、式样、色彩等处理,对园林风格有很大影响。避暑山庄作为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5.64km2,有近10km蜿蜒曲折的宫墙和120余组园林建筑。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朝)建造的一个大型宫苑,清朝帝王进行了精心尽力营构,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历时8…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精妙绝伦,整个园林充满诗情画意,文人气息浓郁。苏州园林实为个中翘楚。因此要真正欣赏到苏州园林艺术的美妙,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素养,因为古典园林是文学艺术的栽体,是空间的诗,立体的画。  相似文献   

17.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文物旅游精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群;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在造园和建筑上,综合运用多种传统技艺,博采汉、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典园林与寺庙建筑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古典园林与建筑宝库中的不朽篇章,具有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一座天然民族文化宫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园林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最有生机的部分。中国城市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园林占有光辉的地位。中国园林崇尚自然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融人工美于自然美之中,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汉长安园林开创了中国城市园林的先河,把宫廷建设与园林相结合,把自然山水作为造园的基础,并建成园中之园,奠定了中国园林的基本格局,确立了中国园林造园的基本原则,对今天的城市造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诙谐有趣是人们对《西游记》众口一致的评价,也是《西游记》诞生四百年来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文本的诙谐有趣,分别体现在性格塑造、内部矛盾冲突、市井生活描写和以俗为美的趣尚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春》是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的著名田园诗.本文从诗歌欣赏的角度,分析了该的格调、传递的信息以及在用韵、格律、意象、措辞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