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邸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封建官报.过去一直认为《宋史·曹辅传》和《全唐诗话》中关于诗人韩翩的故事是见于史部和集部有关邸报的最早资料.这一说法是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提出的.事实上,《宋史》为元人脱脱等所撰,《全唐诗话》为宋人尤袤所著,而后晋刘眴撰写的《旧唐史·李师古传》中,已有关于邸报的叙迷了.晚唐时军阀割据,中央鞭长莫及,各地节度使握有军政大权,俨然是小国之君.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古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军阀,他想乘德宗驾崩,兼并附近卅县.下面便是《旧唐书·李师古传》的一段记叙:"及德宗遗诏下,告哀使未至,义成军节度使李元素以  相似文献   

2.
孙先文 《兰台世界》2017,(4):120-122
《册府元龟·帝王部》云"末帝清泰二年,以安元信为大同军节度使"误。考诸史籍,五代时期,后唐、后晋俱有安元信。后晋安元信,终其一生,未曾担任大同军节度使一职;后唐安元信,于清泰二年,担任昭义节度使一职。  相似文献   

3.
元代僧人、政治家刘秉忠是一位很具特色的人物,在元初政坛,他是一位不动声色的风云人物,对一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为当时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17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去职,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蒙古乃马真后元年,从禅宗大师海云法师晋见忽必烈,留忽必烈幕府。秉忠博学多能,善谋划。曾上万言策,进说忽必烈:"以马上取  相似文献   

4.
新闻要善于讲故事,评论也得讲"抖包袱"。通过说事,顺便把理说清楚了。写的人用心,读的人省力。"要要要"的八股体,为什么没有几个人想要,原因是把"评论"前的"新闻"二字丢掉了。  相似文献   

5.
杜吉 《新闻世界》2005,(8):54-55
宋慈的传奇生涯 宋慈,字惠父,福建建阳人。据南宋学家、宋慈挚友刘克庄所撰《宋经略墓志铭》记载,宋慈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卒于南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享年六十四岁。(其他献也有一些史学家将宋慈的生卒年确定为公元1186—1249年。)其父宋巩,曾任广州节度推官。而宋惩唐五代藩镇之祸,节度使一职已为虚衔,权力大为削弱。节度推官虽非要职,却在节度使幕府掌管刑狱。父亲的这个职务和家庭刑名之学的传统。或许对宋慈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某些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丹飞 《出版广角》2012,(5):84-85
正"蔡志忠"三个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某种程度上,这三个字分开来就失去了意义,唯有以此方式排列。更多时候,说出这三个音节,脸前浮现出的是长发及肩的蔡志忠。这人虎目、方鼻、阔口,目光在"钉"人与游离之  相似文献   

7.
柳下惠(前720-前621),姓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始祖,公子展的孙子叫无骇,当时诸侯以字为谥,无骇死后,鲁隐公便命其族以祖父字为展氏,此乃展氏得姓之始.  相似文献   

8.
1924年5月12日,孙中山亲自任命第一批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官。学苏联党要管军的红军体制,廖仲恺被任命为军校国民党代表,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张申府为政治部副主任。在蒋介石提名教官的17人中,只有张申府是共产党员。时年32岁,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张中府成为中共在黄埔军校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9.
一 "仇文书画合璧西厢记",即是明代书画家仇英绘画文征明书写的《西厢记》。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征明,以字行,更字征仲,以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擅名艺苑,素称多能","能诗,与字与画称三绝",工行草书,尤精小楷,亦能隶书。后人将其与沈周、唐英、仇英合称"明四家"。仇英(?—1552前),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居苏州。出身工匠,后从沈周学画,为文征明所称誉,从而知名于时,以卖画为生。擅画人物,尤长仕女,亦善山水、花  相似文献   

10.
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大和二年(828)进士,曾为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儒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湖诸州刺史等职,后人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牧为人有大志,关心国家治乱兴衰,在政治、军事上均有真知灼见,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杜牧善诗,其古诗豪健  相似文献   

11.
古时高官显贵子弟,出生之时就注定他们要当官。在那个时代,嘴上喊着"俺爷是某某""俺爹是某某"的人,都是很牛的。他们见多识广,比草根阶层有着更多的成功机会。而如果他们的父祖作威作福,给孩子作坏榜样,他们便会与其同恶相济。儿子充当"驻京办主任"为老子铺路唐朝王锷历任岭南、河中、河东节度使,后来登上宰相高位。他在地方任职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7,(17):78-79
"企"字的上面是"人",下面是"止","止"是企业稳固的基础,与上面的"人"字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圆满的"企"字。  相似文献   

13.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孔子的目录学的思想萌芽于编订"六经"的实践和一些与目录有关的工作。关于孔子与目录学的关系,历来争论颇多。姚名达认为:"与其过  相似文献   

14.
栾盈缶旧称栾书缶。铭文中误释为"书"的无法隶定的怪字,实为从公、从秉的字,音近借为盈。栾书缶应改名为栾盈缶。关于栾盈的本名,《春秋》经传作"栾盈",而《史记》作"栾逞",《清华简·系年》作"栾"。盈、逞可通假。盈字晚出,栾盈的本名应是栾逞或栾。盈下原释为兄、释己(以)、释老、释巳(嗣)的字,应是"也"字。原释"畜孙"的畜,实是"书"的借字。"畜孙"即栾书之孙。,或释第一人称"吾",应改释虞,即晋人始祖唐叔虞。栾盈缶应是晋人栾盈奔楚后,在楚国所铸。既不是晋国铜器,也不是"流落到楚国的蛮族后裔"所铸,更不是古董商人所伪作。关于栾盈奔楚的年代应是晋平公六年,相当于周灵王二十年和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栾盈由楚奔齐,应是晋平公七年秋,相当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栾盈缶铸造的绝对年代应是奔齐以前的周灵王二十一年春,周历正月初一。  相似文献   

15.
“云里飞”     
"云里飞"是"老云里飞"白庆林的儿子,名叫白宝山,艺名毕来风,侯宝林管他叫"云里飞二世",在天桥三角市场演出,高搭天棚,围三条长板凳.他开场前总先用白沙撒字:"平地茶园.风来吹,雨来散,今天挣钱明天吃;人歇工,牙排队,肠子空着活受罪."当招来不少人围看时,他便开场表演了.  相似文献   

16.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乐论>是<荀子>书中的一篇,战国后期儒家学派论述音乐的专著.  相似文献   

17.
郑义伯铭文中的一些字,旧没有得到很好的释读。如"余以行以"后面一字,旧或释作"川"、或释作"顺"、或释作"征",本文赞同最后一种意见。"即"前一字,旧或释作"酉",或释作"(郑)",本文赞同前一种意见,认为应读作"酒"。"我酒即"后面一字,旧或误释作"浩",或误释作"造"、或误释作"沽"、或误释作"",本文根据相关金文资料指出它应释作"清"。"孙子"后面之字,或误释作"隹",或误释作"唯",或误释作"为",本文根据相关金文资料指出它应释作"是"。此外,还讨论了与此铭相关的一些铭文内容,如国差""字,研究者或读作"静"、或读作"清",本文认为它与郑义伯铭文中"我酒既清"之"清"表示的应该是同一个词,""宜读作"清"。  相似文献   

18.
眼下报刊上稿件的差错实在是令人头疼的事,如何防止呢?不久前,我读到鲁迅先生说的一段话:"习一字,当三识并用",即:"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这句话让我思之再三,这对我们的编辑、记者、校对、发稿人真是难得的、非常有用的防错纠错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史书记载和相关的出土资料可考蒲峪路最高长官为节度使,多选自战功卓著的女真将领,节度使之下设置有军事、司法、教育、医疗等各类官员,其分工之细、选任之严,足以成为金朝地方职官选任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说早已耳熟能详,《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列举弟子有77人,且说: "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看来,即使汉代司马迁所能称述的孔子弟子及贤人的数目也是个大概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