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言顺应论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码转换的本质。指出语码转换实际上是人们根据具体语境动态地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基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成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英汉两种语码转换进行了应用研究,旨在阐明教师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教师心理现实所做的顺应,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在我国的外语教学课堂上屡见不鲜,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探讨了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上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分析了师生双方对于课堂语码转换的态度,以及课堂语码转换使用量的理想值,初步证明了40%-60%的语码转换量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是指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授课时英语和汉语交替使用的语言现象,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以教师话语为切入点,分别以输入假说与顺应论为理论依据,论证其存在的必然性,并且指出提高教师的元语用意识有利于适时、适量地使用语码转换,满足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和于国栋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对语码转换的一次验证性研究发现,教师的语码转换主要是顺应三点:语言的现实、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在顺应过程中,各种语用功能都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5.
语言态度是人们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言变体的感觉及评价。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教师课堂英汉语码转换使用的态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语码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一、三年级309名学生和37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码转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语码转换在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师生均持肯定态度,但教师比学生更关注语码转换的教学功能,对语码转换的赞成程度要高于学生;另外,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对语码转换要求较高,不同课程对语码转换的要求也有差异,其中语法和翻译课要求语码转换率最高,而听力和口语要求教师尽量不用语码转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不剥夺学生目标语输入的前提下适时适量使用语码转换,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码转换教学功能入手,阐述了教师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使用语码转换,可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提高教学效率,改进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商务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一直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近几年,语码转换在外语教学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以以英语专业两个不同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相互之间语码转换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为基础,剖析学生——学生互动中语码转换的原因,并探讨应对学生——学生互动中过多语码转换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现象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多个学科的重视。从顺应论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是近年来语用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在日常实践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仍然存在,通过研究发现,进行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参与者角色以及心理现实的顺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外近几年关于语码转换研究做一述评。首先探讨对语码转换的界定,指出统一语言内部同样存在语码转换。接着从语言学的角度即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方面评析了国内语码转换研究的主要理论,指出贡献和不足,从而加深我们对语码转换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一所普通师范学院高级英语课语码转换调查结果的语用理据分析,探析了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的语码转换动机、模式及功能,指出课堂语码转换是在特定教学环境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目的语输入,提高教学效果。研究还发现,课堂语码的选择是依赖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不仅是为了顺应语言现实,也顺应教师角色、心理动机和师生的英语水平,从而成功地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英语教学中也普遍存在,主要是指讲话人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转换现象。本文以口译教学为视角,对教师英汉间的语言转换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语码转换现象也广泛存在于各种文本中,其中公示语的语码转换就是典型的例子。本论文将通过问卷和实地调查来分析合肥公示语语码转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为合肥的公示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纸媒时尚类体裁新闻作为语料,运用功能语言学中语类和语域相关理论,对时尚类新闻各部分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解读作者在中文报刊中使用语码转换的意图,探讨语码转换的多种交际功能。本研究的结果发现,时尚类新闻语篇有包括插图简介等其他新闻语篇没有的语体潜势结构,同时受到其语域变化因素的影响,为了突出展示潮流时尚的主题,时尚类新闻的语码转换所表现的语言特征有时候会违背语言使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语言哲学层面为研究视角,基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语言游戏”论对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功能进行探讨。网络语言的语码转换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娱乐功能、由网络字母缩略语和网络数字语码体现出的经济功能、选择功能。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间的语码转换是英语课堂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近几年来,外语课堂话语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本篇论文主要是通过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关于课堂语码转换的问卷调查的分析,概括总结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特点,频率,动机以及学生对此的态度,为规范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职业技术类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常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学界对此现象颇具争议。通过对此类英汉语码转换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其诱因、动机以及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学生使用语码转换的动机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有些是由于学生目的语语言能力不足或交际策略缺乏所致,有些则是学生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而为。故在英语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妥善有效地处理母语与外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双语或多语环境下,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藏族大学生的语言环境比较特殊,他们的母语为藏语,第二语言为汉语,中学以后又要学习第三语言——英语,因此,他们置身于藏、汉、英三语语境下。对于藏族大学生来说,在藏、汉、英三语间进行语码转换是非常常见的,研究他们语码转换的动机,分析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有利于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针对藏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索绪尔符号学理论为依据,阐释了语言究其实质是一个语码系统,而交际过程则是一个语码转换的过程。惟有动态把握语码转换,才可能在繁复的语境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交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是英语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研究了语码转换的功能,通过课堂录音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15%~40%的汉语使用量最能够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