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望兵 《资源科学》1997,19(5):46-51
绿洲的能源供给问题是关系到绿洲生存与发展的结点,有其特殊性。本文以新疆为例,以其能源资源的赋存特点和开发特征为基础,试图寻找到一条符合绿洲生态要求,且有利于发挥其真正有效的比较优势,以促进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2.
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经济资源的供给和投入。文章回顾了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发展和繁荣地方经济的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重要途径,已经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显著成效及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构建传统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一项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是我国传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是推动我国传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升级的关键。产业集群按照集群内部企业的联结方式可以分为横向产业集群和纵向产业集群,分析了这两种类型产业集群基础上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的差异,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在建设共性技术供给体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结构调整,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双重任务。”一个核心是结构调整的根本方向,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约束,不断使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资源供给结构及其变化的要求。这一核心内容决定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双重任务:一是“纠偏”,即校正现存结构与现阶段合理结构的过大偏差,通过截长补短,使现存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适应现阶段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和资源供给结构;二是“升级”,即推动现存结构不断升级,实质是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搜集了1986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量研究,从政策年度发布数量、主题分布、发布主体、行业类别政策等方面对现行的中央与地方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展开了对比分析,发现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中央政府对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的推动性较强,地方政府的发挥空间较大;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大多局限于税收、专项资金等领域,发展基金、信贷支持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供给不足;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的实施保障有待改善,行业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需提升,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搜集了1986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量研究,从政策年度发布数量、主题分布、发布主体、行业类别政策等方面对现行的中央与地方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展开了对比分析,发现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中央政府对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的推动性较强,地方政府的发挥空间较大;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大多局限于税收、专项资金等领域,发展基金、信贷支持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供给不足;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的实施保障有待改善,行业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需提升,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区分非正规居住和正规居住两种模式,基于理论分析,分别构建两个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提出两个研究假说。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4年广东省和山东省设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居住模式下,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1)在非正规居住模式下,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是城市间人口流动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对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呈现为线性方式;地方政府增加工业用地供给,会导致人口流入;地方政府减少工业用地供给,会导致减缓人口流入(或导致人口流出);(2)在正规居住模式下,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是城市间人口流动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对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呈现为倒U型方式;在(0,S_i~*]区间内,增加工业用地供给或减少住宅及商服用地供给,有助于吸引人口流入;在(S_i~*,∞)区间内,增加住宅及商服用地供给或减少工业用地供给,有助于吸引人口流入。  相似文献   

8.
农村市场信息供给失衡中的政府行为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市场信息供给失横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顽固性问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稳定.从农村市场信息的供给主体-地方政府行为入手,分析了造成农村市场信息供给失横的逻辑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制度和政策创新来弥补体制弊端的思路,建立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从而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前提。首先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其次总结当前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论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提品质和调结构引领三产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补齐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等;最后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发展以生态安全与资源节约为目标的现代生产技术、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装备技术、以粮食营养安全与资源集约利用为目标的现代加工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沂秋  孙绍龙 《现代情报》2010,30(5):137-139,143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临沂地方文献所蕴藏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源是创造地方文献的基础,人文资源充实了地方文献发展,分析了临沂地方文献对临沂地方经济的作用,力求使地方文献推助地方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军 《资源科学》2013,35(6):1115-1124
目前鲜有文献基于政府配置的财政资源和政府控制的自然资源供给变化讨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并且目前涉及到的宏观DSGE模型较少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进行脉冲响应研究.据此,本文构建了含土地供给冲击、财政支出冲击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研究发现:中央公共资源配置与地方公共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是类似的;土地供给量与土地房产税负的经济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别;政府土地资源配置对实际产出会形成即期的扩张效应,但随后即形成“挤出”效应,并且其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影响程度大于土地房产税负的影响;土地资源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方差的贡献是逐渐增加的.  相似文献   

12.
段静涛 《科协论坛》2008,(1):111-111
1 地方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型 根据图书馆资源收藏的媒体来看,我们可以把图书馆总体上分为传统型图书馆和数字型图书馆两大类型.传统型图书馆主要以纸质媒介为资源存储介质,以书架仓库为存储空间,以书架浏览为资源获取方式.数字型图书馆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光盘为资源存储介质、以网络数据库为内容存储空间、以网页网络检索为获取方式的现代化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都是基于环境分析为基础的战略范式下,随着资源为出企业观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在资源基础范式之上。根据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论文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分析了企业可以采取的团队型、层级型、临时型和联盟型四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于斐 《华夏星火》2021,(1):44-45
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是丰富农产品供给结构、助力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林区山区群众稳定增收、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拓宽食物来源渠道,促进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就需要在现在基础上,全面推动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享经济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构建分享平台实现了闲置资源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精准匹配和高效流通,获得了巨大发展,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明晰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与路径,可以探究分享经济企业获取卓越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文章从分享经济参与主体的视角,研究了分享经济企业打造无边界供给体系、新零售业务体系、多元化盈利体系和差异化价值体系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提出了新时期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建议,即以供给创新、营销创新、盈利创新和服务创新触发、带动、推进、促使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6.
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凯  马国霞 《资源科学》2008,30(7):1013-1017
资源型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群体。本文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西北干旱区为区域背景,以资源型城市为典型案例,通过对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除了受到经济结构畸形、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之外,还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两大特殊瓶颈。最后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干旱区的特殊性,提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要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对处于幼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搞好资源产地和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资源产地不一定要设市;对处于中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势转换,提前做好转型准备;对处于老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带动其他产业,逐步把重点转移到非资源型行业领域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做好城市的未来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17.
关中-天水经济区现有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这样一些特征和缺陷:区域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密切,但行政壁垒阻隔严重;区域科技全国领先,但区域经济发展相当滞后;国家科技力量强大,但地方科技实力弱小.按照国家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建成西北乃至西部创新型区域的要求,应充分利用其当地丰裕的国家科技资源,走区域技术创新建设的路径;以建设国家级西安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为基础和重点,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大关中城市群整合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资源供求均衡或供给适当超前是指科技资源的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持均衡或科技资源供给适当超前,是一种动态的相对均衡或适当超前,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已为各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所证实.我国经过十多年的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科技资源供求的现状如何?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0,(7):16-17
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句是: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另一句是: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细品这两句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会感到怎样利用垃圾,其实是对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经济产品,数字保存的基本属性是供给与需求,影响数字保存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有:数字资源的保存价值、保存决策者的保存动机、数字保存的成本.学术型数字资源是数字资源的主体,包括传统形式和非传统形式两种.前者的保存模式已初具轮廓,保存价值比较稳定,保存动机相对充足,保存成本分摊模型日渐成熟.后者的保存模式还没形成,保存价值具有不确定性,保存动机存在错位现象,保存成本缺乏分摊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