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学自取得学科建制以来,一直存在着经典学科论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的冲突,这种冲突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能化解和包容两种学科范式间的矛盾和冲突。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来,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经历了由"密"到"疏"的演变过程,这是高等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与生俱来的自主创新品质的真实反映。当前高等教育学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是因为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对自身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对所借鉴学科的理论加工、改造、整合不够;另一方面是受"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制度捆绑,难以理顺与教育学的关系,导致学科的相对独立地位受到威胁。"再学科化"和"建成一级学科"是高等教育学化解"内忧外患"的必由之路。未来高等教育学应坚守自己的学科立场和学科边界,并与教育学形成"平等互惠"和新水平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传统经典学科框架下实现了快速成长,但同时也给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新的问题."现代学科"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基本逻辑,从学科建设的内涵与标准上重新给予界定,不再局限于"学科"的界限,而是从一个学科或跨学科逐步演变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相似文献   

4.
若以学科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为标准,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分为非学科阶段、学科独立阶段和后学科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不仅创建了高等教育学学科,而且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领域或学科、逻辑起点、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未来在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基础上,把关注实践与提升理论结合起来,凸显中国特色,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来提升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学术品质,遵照学科发展的逻辑,全面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学科范式下,高等教育学落入了独立研究对象、独特研究方法、构建完善理论的误区.因此,传统学科范式向现代学科范式转型成为必然.学科范式转型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学科范式转型的知识基础;另一个是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奠定了学科范式转型的社会基础.在现代学科范式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取向应该坚持:以跨学科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知识之源;以学科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精神支柱;以学科化研究和问题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两翼.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学作为应国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国家主义色彩。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科制度化既规范了高等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也窒息了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当前在我国,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疏离,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象征性远大于实用性。为走出学科发展危机,高等教育学亟需一场"革命性"的改造,以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和学术专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学只有为改进人类的高等教育实践作出切实的贡献,才能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16,(4):107-109
学者的"学术人"情怀、对资源的诉求以及对理论合法性的辩护三方面相互支撑,强化了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定位的不断追求。但由于学科标准的不确定,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面临无法进行学科定位的困境。超越困境需要探索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特殊之路、探索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学科建设之路、充分发挥制度化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作用、走高等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文章在"大学科"的发展背景下,根据动态的学科建设内涵,以大连交通大学"四位一体"学科立项建设模式的实践为基础,探讨"四位一体"学科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的内涵、特征、运行机制,探索学科建设综合管理的有效模式,以求解决目前学科立项建设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借助学科文化相关理论,分别从知识、学者和学科三个方面考察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工作,既有检验其学科建设进展的功能,也有推动其学科健全发展的作用。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立其学者群体行动理性以及呼吁其"一级学科"行动情境,将有助于早日实现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化。  相似文献   

10.
王建华 《江苏高教》2020,(12):16-21
随着知识大融通的不断加速,学科的交叉、融合及边界跨越成为大势所趋。高等教育系统处在从学科时代向后学科时代的转型中。面对后学科时代来临的挑战,一方面高等教育研究需要更新对于学科及其建设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于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认知也需要调整。在后学科时代,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需要突破学院学科的束缚,成为"心智的训练"和遍及所有学科的"知识网络",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实践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对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学科的内涵及其要素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遵循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加强学科组织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研究和探索学科规训制度与方法,是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阶段性的重大转变时期——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做好高校学科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实际工作,更关系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败。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科建设实践,本文探讨了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路径、方案及措施,为推进中国大学建设科学可持续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伴随我国教师教育的迅速转型,教师教育学科的创生和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我们有理由认定教师教育完全可能成为独立学科;然而,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远未形成主流研究范式,尚未成为一个成熟学科,人们对教师教育学科的认识还存在分歧。因此,在今后学科建设中需要从知识体系和制度机构两方面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教师教育学科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研究看学科新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各国,以学科建设为根本和核心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正日渐深入。诠释学科的内涵和功能,明确其在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国高等学校稳步而高效地推进学科建设而言实属必要。试图从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的视角重新界定学科的新角色,并提出我国学科建设的对策,从而能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转型视角,回顾2002年以来我国学科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变化趋势,梳理中国特色学科评价的演变逻辑。在此基础上,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趋势、高校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如何合理定位、如何推动管办分离、如何防止评价目的被异化等方面分析我国学科评价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探讨教育评价转型视角下中国特色学科评价的发展方向,以期提高学科评价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公信力,服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地方高师院校重视和加快学科建设。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搞好学科布局和凝炼学科方向;关键是抓好学科队伍建设;必须抓好学科基地建设;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贯彻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滚动式发展的方针;必须健全和完善学科建设的组织机构,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部分高校认识不到位,不能充分理解和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学科评估进行对比分析,厘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在定位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涵关系,提出学科建设视域下应抓住培养目标定位、导师队伍水平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等三个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77,自引:0,他引:177  
大学中的学科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职能 ,办学者必须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 ,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从认识上理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有助于研究和回答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必须高度重视以改革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纪律建设,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以制度形式把它固定下来,不断推进纪律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云南省高等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保证.  相似文献   

20.
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开放大学的基本特征。从开放大学发展定位出发,阐述了学科建设在开放大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必要性。通过对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和开放大学三者培养目标的比较,明晰了开放大学的培养目标以及自身特点,并以此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了我国开放大学的学科特征、学科体系、学科定位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等问题,指出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重点发展的学科和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