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2006年第1期刊登了刘孟斌老师的《“少一人”少的是谁》一文,文中认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少的是“山东兄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少一人”少的是“作者自己”首先,“兄弟”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哥哥和弟弟”别无他义。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的意思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对“兄弟”的解释是:①弟弟。②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③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而刘老师把古诗中的“兄弟”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2.
教学文摘     
小语单册古诗常见词语新释 ①例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处”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处所”.这在先秦两汉或在现代其用法都没有什么两样.但诗词之中,“处”却往往用以指示时间.作用与时间名词略同,有……“时”,“际”的意思,并不是指处所.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将“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里的“处”字释为时  相似文献   

3.
安徽郑训奎抒写羁旅、怀乡、思亲之情是历代诗文中常见的主题,且方法多样,“对写法”就是其中一种。所谓“对写法”,即作者极尽联想和想象之能事,假意撇开自己,写对面某人某物,自己站在某人某物的角度遥想自己,从而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更加含蓄急切。请看下面几例: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故意隐藏自己如何思念山东兄弟,视通万里,从对面落笔,将故乡山东兄弟相忆的情景写得历历如绘:家乡兄弟们今天身插茱萸登高时,才发现少了“自己”,感觉遗憾的不像是自己未能和他们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  相似文献   

4.
教师常常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人们往往对求新者给予赞赏和鼓励,但我们应当注意,求新不能偏离主旨。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人就这样给以解读:“首句写平时对山东兄弟的思念,第二句写重阳佳节时的倍加思念。第三句写登高望远时望眼欲穿想见兄弟的情景,最后一句写在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里有一个句子:“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此句中的“渴睡”该怎样理解呢?有人认为“渴睡”通“瞌睡”;有人认为作者之所以写成“渴睡”是由当时的语言习惯所致;有人干脆认  相似文献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当时作者身在京城 ,适逢重阳佳节 ,分外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写的。我是这样来教学的 :一、析背景 抓题眼首先从诗题入手 ,由题发问 :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由“山东兄弟”进而介绍背景。当时作者在京城长安 ,他的家乡是在华山以东的蒲州一带。古时华山以东称为“山东” ,区别于今日的山东。介绍背景 ,使学生的情感定向 ,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然后抓住课题中“忆”字提问 :“忆”字是什么意思 ?“忆”谁 ?为什么会“忆” ?怎样“忆” ?“忆”字是诗题中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题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寓居长安之作。  相似文献   

8.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风雪夜归人”一句。贵刊1995年第8期《“夜归人”究竟是谁》中,作者认为“夜归人”就是“借宿之人”即诗人。笔者认为“夜归人”指的是“主人自己”或主人家中之人,并非指诗人。其理由有三:一、从诗题可知“借宿人”作者,已经宿在主人家中,他是“客人”。所以此诗才命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因此,可推断“夜归人”中的“人”并非“借宿的人”,而是“主人”或“主人家中的人”。  相似文献   

9.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课本注“太守自谓”为“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但细究上下文,该句上文是“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有问有答,自然通畅。何以问到“名之者谁”,作者便不直接回答“谁”,却去说明命名“醉翁”的因由呢?这不是答非所问吗?我认为“自谓”就是“自称”“自号”,其后又省略了“醉翁”二字,下文“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正是对“自谓(醉翁)”的说明。但如果把该句直译为“是太守自  相似文献   

10.
曾经有人说过“人与人有谜隔着,老人和小孩有梦隔着,家庭和社会有墙隔着,”不知怎的,我对这个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本来嘛就是这样,别看平时对你笑嘻嘻的,一到关键时刻谁还管你?我还把这句“至理名言”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还在后面加上一句——生活告诉我!但是不久……一天傍晚,我骑着自行车走在田埂上,刚才  相似文献   

11.
<正>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此节重要的习俗是登高(登山)赏菊、饮菊花酒、赋诗。诗人们妙笔生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叙写自己的心情,语气凄切,感情深沉。后两句想象兄弟一起登高的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条古代文化常识题:下面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在长安谋取功名时的作品,题目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是蒲州人(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华山之东,故题曰“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月日都是“九”,两个“九”逢  相似文献   

13.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说的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结尾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人认为“有问无答”理解为设问句没道理。而对于下阕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教参书的解释为“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  相似文献   

15.
李卫锋 《现代语文》2008,(3):114-114
明张溥文《五人墓碑记》中有“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一句,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196页)将“谁为哀者?”解释为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并提前,译为:“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众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笔者认为“谁为哀 者?”一句解释为“在为谁悲痛?”与整篇文意不是很符合,如果解释为一般的疑问句“谁在哀哭?”似乎更为妥当,在此试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茱萸之谜     
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韬兮,樧又欲充夫佩帏。”显然认为极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一种恶草。樧,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  相似文献   

17.
烤艺转盘     
双胞胎兄弟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相貌、神态、穿戴都一样。一天,一个邻居来串门,看到这兄弟俩在一起,分不出谁大谁小。就问:“你俩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弟弟不想让人知道他小,忙说:“哥哥,不要告诉这个叔叔!”  相似文献   

18.
陈欢 《初中生辅导》2023,(Z1):35-36
<正>《孙子兵法》是一部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兵学杰作。从宋朝开始,《孙子兵法》的作者就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孙武所作,有人则认为是孙膑所作,甚至有人把这两个人混为一谈。好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考古挖掘出的竹简中,揭开了《孙子兵法》作者的千年之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有其书。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兵家中有两位功勋卓著的“孙子”:春秋时期,见吴王阖闾的“孙子”名曰孙武;孙武逝世后百余年的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田忌向齐威王引荐的另一位“孙子”名曰孙膑。而《孙子兵法》正是春秋时期孙武所作。  相似文献   

19.
承认错误     
那天上课,讲的是周敦颐的《爱莲说》。我先向学生简介了作者,然后再在黑板上写上标题——爱莲说。我刚写完题目,正准备进入正题,忽然,有人大声喊了一句:“老师,你的那个字写错了!”谁?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班上一个学习成绩并不怎么好的学生Z说的。顿时,全班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全都集中在了Z身上,我也有点发窘。  相似文献   

20.
一、“坏脾气”和“人”。《一件小事》开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和“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两句,其中的“人”,有人说,指那些勾结帝国主义,专干卖国害民坏事的军阀、政客、卖国贼;“坏脾气”是反语,实际上是好脾气。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妥当。首先,我们从文章的语言材料分析。本文主要写一件小事的意义,作者写国家大事增长“我”的坏脾气,是为了反衬一件小事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