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20年来西藏耕地与人口变化相关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王建林  熊伟  胡单 《资源科学》2004,26(1):45-51
采用1981年~2001年的统计资料,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近20年来西藏耕地变化过程与地域分异特征,建立了耕地与人口相关模型,分析了西藏耕地与人口相关性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地区耕地与乡村人口相关的区域差异性,提出了劳耕密度的概念.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西藏耕地面积呈现波动增加趋势,但增加速度缓慢,不同时段耕地年均递增率呈现低-负-高模式,耕地变化地域差异特征明显;②利用2001年耕地与对应的乡村人口数据建立了二者之间的E型指数曲线相关模型,发现耕地面积与乡村人口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由1981年~2001年西藏全区耕地面积与乡村人口数据建立的E型曲线模型,相关性虽呈正相关,但未达到O.05水平的差异显著性,且不同地区乡村人口数与耕地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④1981年~2001年期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O.0301hm2,年均递减率为1.13%,而劳耕密度呈现增长趋势,净增加0.4943人/hm2,年递增率为0.64%,在不同时段人均耕地面积及劳耕密度的变化幅度及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汉台区1978年至2006年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汉台区是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示范区,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和建设占用耕地,汉台区耕地数量大量减少,耕地供需矛盾突出。本文利用1978年以来汉台区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9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汉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变化、分析汉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探讨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78年~2006年全区耕地共减少5600hm2,平均每年减少200hm2,人均耕地减少0.027hm2,耕地递减率曲线与人均耕地递减率曲线走势基本一致;②建设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等直接影响因子在4种类型区影响耕地变化差异明显;总体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全区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建设占用耕地较多;③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约低于累计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全区耕地减少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六盘水市1990-2010年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研究六盘水市1990年以来耕地资源时空变化过程。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和耕地变化空间分异指数分析六盘水市各乡镇耕地变化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1990-2010年,六盘水市耕地面积呈现先小幅增加后大幅减少的趋势;六枝特区在2000-2010年间耕地面积年变化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快;各乡镇耕地变化强度差异较大,其中钟山区的凤凰、荷城办事处,德坞、黄土坡办事处以及水城县的比德乡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均在50%以上,最小的仅为0.07%。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何艳芬  张柏  马超群 《资源科学》2004,26(4):119-125
近50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耕地面积的数量变化在建国后先增加后不断下降,渐趋于平缓,从1993年开始,耕地面积开始稍有增加.重点根据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解译后得到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吉林省近15年来耕地的变化、转移及其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耕地面积变化表现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耕地的面积大于耕地转化为其它类型的面积.耕地的转移变化类型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变化发生的空间主要发生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和松原两个地区.耕地在空间上的移动和转化也带来了质量的变化:耕地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优质耕地被占用,新开垦的耕地主要为肥力较差的土壤,导致了全省土地质量下降;通过构建的空间分布质心模型,分别计算了近15年来的耕地分布质心和粮食生产质心偏移,计算结果表明:耕地的分布重心朝西北方向移动,而粮食生产质心并没有同样的变化趋势,也间接说明了耕地质量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讨论了今后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与徐州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蓓蓓  刘友兆  梅艳  张健 《资源科学》2008,30(7):1047-1052
不同的区域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采用1978~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与徐州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中耕地资源变化的特点,并定量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区域GDP增加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苏州的耕地面积经历了3次明显的流失高峰,年递减率高达1.34%,而徐州市的耕地面积变化则相对缓和,年递减率只有0.33%,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②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面积随着GDP的增加均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模拟的指数方程对耕地面积的估算值和实际值比较误差较小,证明用指数递减方程预测耕地占用面积随着GDP的变化是可行的;③在不同的区域每单位的GDP增长所消耗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同;④徐州市每增加1×108元所消耗的耕地面积在1978年~1999年,要高于苏州市的水平;在2000年~2006年,则低于苏州市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貌和空间分异特征的中国近期耕地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我国“八五”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库与“九五”县级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数据分析了90年代初期到中期我国耕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我国耕地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其中黄淮海平原及山东丘陵区减少最为显著,东南丘陵区耕地为显著增加;通过俄分析个土地利用区划一级单元内不同变化度基本研究单元所占总体耕地面积比例情况,说明各区域内耕地动态差异也比较大;为了定性反映不同区域内由于耕地面积的变化所引起的整体耕地质量的相对变化,运用全国1:100×104地貌图与基本研究单元图的叠加,统计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上的耕地面积变化量。总体上,我国平原地区的耕地减少绝对量 与相对量均最大,而高原地区耕地面积是增加的,表明我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降。为了切实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必须严格控制平原地区耕地的非农业利用,减少山区的自然灾害毁地,有秩序地开发高原地区耕地。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62  
利用1949年-1998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探讨了河北省近50a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50a来,河北省耕地总体趋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灾害毁损和开荒等因素是引起耕地变化的直接驱动因子,技术进步、经济利益驱动和农业政策等因素是引起耕地变化的间接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
1998年~2006年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史娟  张凤荣  赵婷婷 《资源科学》2008,30(8):1191-1198
根据1998年~2006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和全国耕地变化情况数据,对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1998年~2006年间,耕地资源结构变化的区域分异明显。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部和东南沿海这些水热条件好、优质耕地集中的区域,灌溉耕地面积减少,耕地生产力降低;②除新疆和黑龙江耕地面积净增加外,全国其它地区耕地面积均呈下降趋势。耕地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分布在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快速发展区和内蒙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③耕地资源增减分布的区域差异明显。耕地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的农牧交错带区和东部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及丘陵区;耕地增加区域呈明显的西移趋势,由此而导致耕地的整体生态条件恶化;④耕地增减变化的原因亦存在区域差异。在黄土高原区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的农牧交错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扩张。对于新增耕地而言,在西部地区,主要来自土地开发;在中东部地区,主要来自土地开发和整理;⑤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主要是由于独立工矿和村庄的扩张,其区位分布恰和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相重叠。  相似文献   

9.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基凯  吴群  黄秀欣 《资源科学》2010,32(5):959-969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二三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⑤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0.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二三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⑤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1.
浙江沿海地区近十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繁  周斌  蒋钏 《科技通报》2007,23(3):332-336,34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刻认识其规律是研究全球变化与环境响应机制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采用陆地卫星1993年TM和2001年ETM+两期遥感数据,基于光谱增强技术,运用多步骤分层专题信息提取的分类方法,研究了浙江沿海地区近十年间土地利用/覆盖方式的变化规律,初步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和可能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结果表明:过去十年浙江省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农业、林业、建设用地的数量增减上,还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聪  刘黎明 《资源科学》2019,41(12):2296-2306
揭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了解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响应状态,可以为实现耕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长沙市长沙县和固原市彭阳县为例,运用实物形态法和综合指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核算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2001—2016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然后采用岭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1—2016年,长沙县和彭阳县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而青浦区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值从大到小为长沙县、青浦区、彭阳县;②耕地利用集约度包括资本集约度和劳动集约度,不同地区资本集约度在变化趋势和平均值大小顺序等方面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基本一致,而劳动集约度均呈波动下降趋势;③不同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青浦区主要驱动因素为灌溉指数、农业政策和地均GDP,长沙县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均耕地面积、农业政策和地均GDP,而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彭阳县主要驱动因素。不同地区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其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日益严峻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加剧了粮食安全风险,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食物性生产的非粮化角度,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区域,以县域为评价单元,运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地理空间数据,集成Theil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全省四大区域角度探讨了广东省2005和2019年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其驱动类型。结果表明:①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率由2005年的48.47%上升至2019年的54.65%,耕地非粮化程度由低度为主转向中度为主,且耕地非粮化利用空间差异呈现缩小态势,以珠三角的演变差异最为显著。②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布保持稳定的集聚状态,并以珠三角的高高集聚和东翼、西翼、山区的低低集聚为主。③路网密度、地均GDP对耕地非粮化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各县到省会城市距离是抑制耕地非粮化的重要因素。④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以经济驱动型为主(44.63%),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其次是农业支持型(33.06%),大多分布在山区;资源依赖型占比最少(22.31%),集聚在东、西两翼。研究结果有利于精准识别广东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特征,提升当地耕地非粮化的风险管控水平,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证地区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培  谌柯  刘辉  曾凡伟 《资源科学》2007,29(4):179-186
根据1885年、200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详查资料以及实地收集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南充市高坪区近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动因。研究表明:20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为12 050hm2,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14.84%,主要表现为园地、城市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和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减少;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斑块数目增加2 921个,斑块面积均有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和破碎度增加,优势度降低;除园地、交通用地以外,其他土地类型都有分散分布的趋势;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重心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移动距离; 影响城郊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城市化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竟虎  郑凤娟  杨东 《资源科学》2011,33(4):684-689
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1997年-2006年间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重心模型和ESDA分析了市域土地经济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度。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除1998年外,市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差距不断增大。从空间特征看,经济发展水平地域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状态,而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则以兰州为中心向外递减。土地集约利用重心表现为东南向西北方向迁移,而经济发展水平重心则由西向东迁移。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协调度较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00年两期共10景Landsat TM/ETM+影像,通过解译,生成土地利用图,对内蒙古森林草原交错带各旗市的近15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明显增加,草地和林地呈减少趋势,反映出研究区开垦和砍伐现象严重;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林地转为草地主要在新巴尔虎左旗,草地转化为耕地主要发生在鄂温克自治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上要区别对待;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研究区内景观破碎度增加,内部生境更容易遭受外部的侵袭干扰;生境质量下降。两期土地利用变化结果总体上以耕地增加,各种土地类型流向耕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趋动力为人口总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1996年-2007年碳排放效应分析得出:①江苏省近12年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14%,2007年达到14370万t,碳排放增长过快问题突出;②提出了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两个新指标,并计算得出2007年全省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分别达到2.06t/hm2和84.32t/hm2:③2007年江苏全省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都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分布格局,13市地均碳排放强度差异显著,其排放强度总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建设用地碳排放对总碳排放贡献最大是各地市共同之处;(④江苏省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呈倒U型曲线关系,曲线的拐点在(2.0~2.1)万元/人附近;⑤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体,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碳源,1996年-2007年全省虽然其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但全省万元CDP碳排放强度从2004年开始逐年下降的,说明江苏全省碳减排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减排压力仍然巨大,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贾科利  常庆瑞  张俊华 《资源科学》2008,30(7):1053-1060
利用1986年、1993年及2003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及回归分析方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1986年~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总体较高,2003年达到36.5%,且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1986年~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和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和耕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与沙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主要特征。其中林地面积增加了44.18×104hm2,主要由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化而来;建设用地面积以近0.27×104hm2/年的速度增加,主要由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和沙地转化而来;耕地面积减少了10.52×104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沙地面积减少了20.67×104hm2。在空间上土地利用变化以南部和东南部黄土丘陵区沟壑区和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最为明显。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气候因素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自然因素,人口增长及社会投资的增加,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直接驱动了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