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秧歌起源】秧歌与高跷,是乐、舞、技三者结合的典型,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去透视古代作品时,会发现那里有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而发生在人类童年时期的这一切,既是当代人类文明的前奏,又为现代人提供了最好的镜子,我们没有理由不与他们沟通。所以,探究远古史诗中的文化信息意义深远。本文主要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阐释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文学治疗功能和禳灾功能。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英雄史诗源自于蒙古族生活的物理母界和其精神世界。蒙古族荚雄史诗是蒙古族集体心理特点传承的渠道之一。文化人类学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蒙古族英雄史诗是一种保护部落利益的工具。保护的具体渠道是通过将史诗世界的部落价值观念、个体奋斗精神和朴素乐观精神传承给现实生活中的个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渝西仪式歌的主导思想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祈福禳灾思想;渝西仪式歌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兼顾到方方面面的礼数周全;其它的思想和特色,与之相比都是从属的、次要的。当然,渝西仪式歌也是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人们在祈福禳灾的大前提下,也会想到娱乐,也会作些调侃,甚至也会唱出一些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二人台艺术在发展传承中受到以山西为代表的华夏传统文化和以黄河河套内外为代表的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影响。其中华夏传统文化对二人台的产生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歌词、曲调、乐器上,还是二人台剧种的文化意味和审美情趣上,我们都能明显地感受到"赛社演剧"这种祈福禳灾祭祀先人的传统习俗的痕迹。产生于农耕文化的二人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牧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音乐的成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风搅雪这种蒙汉语言夹杂交织的演唱形式。可以说,二人台艺术,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析了蒙古族变异史诗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基和文化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变异史诗之若干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巴特 《中国教师》2008,(9):58-59
<正>2006年6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共518项。中国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与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列入其中。史诗作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特定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潮尔艺术是指在科尔沁地区用潮尔伴奏的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演唱,人们把英雄史诗称作"蟒古思因·乌力格尔",民间有"十八部蟒古思因·乌力格尔"之说,是以角色关系模式所排列组成的串联史诗集群。随着社会的发展,史诗失去了它的语义环境,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英雄史诗的衰微直接影响到潮尔艺术的存亡。当前保护英雄史诗必须激活民间传承中的审美功能。强调传承方式方法原生性的同时,加强史诗的宣传推广,激发学习者热情,扩大观众群体,借助现代教育渠道,构建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渠道和舞台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传统曲艺"好来宝"源于蒙古族古代英雄史诗,始于元代"倒剌戏"和"倒剌胡歌",成型于清代蒙古民间故事"胡林乌力格尔"的潜台词。因为,早期的说唱艺人"胡尔奇"大都能演唱蒙古族英雄史诗,所以"好来宝"与蒙古族古代英雄史诗有继承关系;13-14世纪在蒙古人中广泛流传的"倒剌胡歌"是蒙古族说唱艺人创造的多篇章叙事乐曲,它的诗由二句、四句或五句、六句构成是典型的民歌风格,它的故事情节气势磅礴具有长篇史诗的特点;19世纪流行于蒙古东部的说唱艺术"胡林乌力格尔"以它的抒情叙事、自拉自唱和与听众互动的风格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自己,而且还促进了"好来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与西方史诗《伊利亚特》题材与母题的比较发现在两部史诗中都存在大量战争、婚姻与结义的故事。通过分析比较两部史诗战争、婚姻、结义这三个共同的叙事题材与母题,说明两个民族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上具有许多一致性;两个完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史诗能具有这种相似性,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一些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很相似。  相似文献   

11.
随着蒙古英雄史诗搜集整理研究的深入,"蟒古思因·乌力格尔"这一"地方性知识"韵味的称谓在蒙古史诗界频频被使用。"本子因·乌力格尔"是近代以来在"蟒古思因·乌力格尔"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地区的一种新兴说唱艺术。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加以研究,探究蟒古思因·乌力格尔与东蒙本子因.乌力格尔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蟒古思因.乌力格尔的史诗学特征以及地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中国蒙古史诗的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起步,在与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少教学者走出国门,带来了国外史诗研究的理论成果,带动了中国蒙古史诗研究的恢复和发展;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人员交往的深入,蒙古史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为新世纪中国蒙古史诗研究的转轨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30年中国蒙古史诗研究事业在搜集、整理、出版、研究诸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3.
史诗是人类文明的外化,它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下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学主题的演变。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自己的史诗创作,但在史诗的发生与发展、内容与风格、情节与母题上却存在着很多既趋同又相异的特征。对于希腊和蒙古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史诗作品进行审美关照下的比较性研究,有助于揭示东西方文化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的同质与异质,并在跨文化视野中使史诗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勇士、美女幻化成蜘蛛的题材普遍存在于蒙古史诗中,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规范化的勇士幻化蜘蛛母题.这类神变题材对史诗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节的丰富诸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现了蒙古民族对超自然、超现实神秘力量的祟尚,增强了史诗的趣味性和艺术力量.蒙古史诗中神变题材的产生并不偶然,是源于一定的宗教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蒙古族传统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崇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且极富魔法变化观念.史诗《江格尔》中出现的勇士、美女幻化成蜘蛛的母题同其它类型的幻化题材一样,都是以一定的宗教观念为基础,是曾经存在过的某种宗教观念向审美的文学艺术形式积淀和演化而来的结果.《江格尔》中出现的勇士幻化成蜘蛛的题材,同蒙古民间流传的蜘蛛预兆凶吉的观念,在起源上都是以一定的宗教观念为基础的,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晚唐温庭筠咏史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他咏史诗中所蕴含的讽喻精神,表露出诗人对时政的热切关注。其乐府体咏史诗,寄寓鉴戒讽刺之意,所以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温庭筠的咏史诗分为四部分:抨击揭露,以古喻今,探求历史兴亡规律的作品;反对割据,颂扬统一,张扬民族大义的作品;缅怀历史,追慕前贤,歌咏英烈的作品;以诗表意,真实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怀才不遇,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懑的作品。温庭筠出入于旧史故事之中,寄情于风云兴会之际,唱叹于悲歌慷慨之间,因而风格特别显得清警挺拔,自然纯正,在晚唐咏史诗创作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古希腊史诗《伊里亚特》是闻名世界的英雄史诗。这些故事的主角是男性英雄。在男性光环的笼罩下,女人被遮蔽了,她们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但当我们细读文本时,不能不看到那些被男性英雄世界边缘化的女人,她们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伊里亚特》中的女性形象虽然数量较少,表演机会不多,描写简单,但她们却要承担着战争起因的罪名和战争苦难的结局。相比而言,《江格尔》中的女性不仅人数多,出场率高,描写也相当细腻。但是,蒙古族史诗中的女人同样没有逃脱古希腊史诗中女人的不幸命运。当我们从女性诗学的视角透视战争时,古代战争呈现给世界的不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也不是令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而是一曲如泣如诉的悲歌,一曲催人泪下的挽歌。  相似文献   

17.
要解决比较诗学史上重要课题中国有无史诗,相当重要的是从史诗的定义与所指来囿别区分。由于文学文体的替变,中国史诗逐渐消亡,这与中国文明从古代宗教核心向人文主义观念转型有关。《诗经》中关于英雄大禹的诗歌其实就是中国式的史诗,本文从甲骨文字中的有关记载与诗歌艺术的结合中,认为中国史诗从文体与观念上与西方古代史诗有所不同。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不同文明有自己不同的史诗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8.
从史诗的定型流变、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自然审美差异、社会的转型和个人意识的觉醒、深刻的命运观等四个方面对东方的蒙古和西方的希腊这两个不同民族的史诗进行比较性探析,以期探索史诗作为人类早期文化文本的基本特质,借以揭示蒙古和希腊两个民族文学不同的审美走向,并在跨文化视野中解读史诗中所蕴涵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9.
不少民族都曾发生过规模不等的迁徙,由此而产生了迁徙史诗。迁徙史诗是西南少数民族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维度、多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西南少数民族迁徙史诗反映了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敌对的势力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走过的艰辛历程,艺术地再现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