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副词“实在”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描写古代汉语中跨层结构“实在”的分布类型与用法的基础之上,探讨现代汉语中副词“实在”的由来及其虚化机制。“实在”从跨层结构凝固为副词的过程,在语义方面是“在”的词汇功能逐渐虚化以至完全丧失的过程;在句法方面则经历了“实+在+V”的重新分析,并试图由此归纳出一种副词虚化的机制:句法层面的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2.
程度副词“极度、极端”在句法功能上具有唯状性,主要修饰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以及部分短语;“极度/极端X”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且“极度、极端”与中心词X之间可插入状语标记“地(的)”。程度副词“极度、极端”都是从名词虚化而来,虚化的动因在于“超越一般”的语义基础和充当状语的句法位置两个方面。二者虚化为程度副词时间很晚,是在民国时期,其语法化程度也还不够彻底,使用频率也不及“极其”和“极为”这两个典型的极性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3.
语气副词“势必”由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单位词汇化而来。在古汉语中“势”与“必”共现有四种句法类型:其 “势必” VP;主语 “势必” VP;小句 “势必” VP;“势必” 小句。在这四种句法类型中,“势必”为副词的形式标志有三个:“其势必”中的“其”由指示代词转向人称代词;“势”的实指义虚化;“势必”居小句首表示一种主观态度。根据上述标志,“势必”作为副词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与唐宋时,完全成熟于元明清时期。其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是“势”的意义虚化,与“必”融合为一个复音副词。  相似文献   

4.
"死活"一词经过虚化成为现代汉语中具有意愿态的语气副词,多见于口语中,常与谓语动词搭配使用。这一格式多为否定形式,核心谓语多见能愿动词与使令动词,常出现在转折语境中,也可以与副词"也/都"搭配使用。一系列句法特征使"死活+VP"格式带有主观意愿,在语用功能方面取得了反预期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说“多少”     
“多”和“少”本常作形容词使用,经过虚化增加了表程度的副词用法。“多少”因经常成对使用而凝结成词以后,也经过虚化而增加了表程度的副词用法。在语义发展上,它们都经历了一个由具体而抽象、由实而虚过程。  相似文献   

6.
“等”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列举,是一个助词,它是古汉语中的动词“等”经过引申发展并进一步虚化而来。“等”的本义是“比照标准样子做出同样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引申发展出副词和名词的用法。助词“等”是由名词“等”虚化而来的,其虚化的句法条件是用在代词、名词后表示“一类人、一类事物”或用于列举,仅表其多,由于高频出现,“等”的名词词汇义逐渐磨损,语义力量逐渐减弱,变成只表“列举”的列举助词。  相似文献   

7.
在句法功能上,隶属于汉语副词的程度副词既具有与大多数副词相一致的共性,同时也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依据历时的观点来审视,程度副词的句法分布和句法功能都在不断地扩展。在组配自由度上,程度副词所表量级越高,组配自由度越高,而所表量级越低,组配自由度也越低,即“高量优先,低量受限”。这种差异的存在跟具体程度副词的虚化时间和语法化程度密切相关。总之,程度副词与被饰成分之间存在着双向选择的关系,而这种选择基本上都是基于语义之上的,这也正体现了程度量作为语义、语法范畴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程度副词"极度、极端"在句法功能上具有唯状性,主要修饰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以及部分短语;"极度/极端X"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且"极度、极端"与中心词X之间可插入状语标记"地(的)"。程度副词"极度、极端"都是从名词虚化而来,虚化的动因在于"超越一般"的语义基础和充当状语的句法位置两个方面。二者虚化为程度副词时间很晚,是在民国时期,其语法化程度也还不够彻底,使用频率也不及"极其"和"极为"这两个典型的极性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看来”还处于词汇化的进程中,由于其虚化程度的不同,外在形式相同的“看来”在句法、语用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本文分析形式相同的“看来”在句法功能上的差异,语气副词“看来”的句法分布和功能以及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10.
“渐”上古用作名词专指水名,后在引申义素基础上从动词虚化为副词“逐渐”,其句法位置也由单一充当主谓句的谓语向连动句第一个动词转化,东汉至魏晋又向简单状中结构发展,至宋“渐”语法化历程完成,完全具备副词意义。“渐渐”为“渐”之衍生和强调形式,为“渐”异体字。  相似文献   

11.
陆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1):102-104,120
程度副词"极"是绝对程度副词。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入手,对"极"和英语对应词very进行研究。句法上,详细分析句法分布组合情况;语义上,分析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语用上,分析语用色彩、句式和句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来,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语法化过程。“连”在现代汉语中用法颇多,这种共时方面的差异是历时方面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连”的本义是连结,是一个动词。后来由于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随之泛化;反过来,词义的泛化又引起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因此。在这种虚化机制的作用下,“连”的副词和介词用法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董淑慧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11-13,42
河北孟村方言中的“活Adj/V死”结构表示“程度达到极致”,进入该结构的多为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和少量动宾结构.从历时角度考察,该结构经历了从“生生/活活V”到“生生/活活V死”,再到“生生/活活Adj/V死”的形式转变,其中“活”和“死”也逐步虚化为程度副词,以“活Adj/V死”结构保存在少数方言中.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典籍,共有表高程度的副词7个:“极”、“最”、“至”、“太”、“大”、“甚”、“殊”。所用副词不多,但用例情况复杂,小类齐全,已非常成体系。在句法功能方面,《吕氏春秋》中表高程度的副词与其他先秦同类程度副词没有很大差异。但也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势必”作为副词,与它作为跨层结构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势”丧失了作主语的功能。判定“势必”虚化的形式标准只有一个,即上下文中存在取消“势”的主语资格的语言成分。我们将副词“势必”的产生时间界定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其成词的句法环境是“势必+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实词虚化为副词是古代汉语中副词最为主要的来源,而其中以实词虚化为副词的现象最为普遍。实词虚化为副词分为直接虚化与间接虚化两种类型,本文分析了实词虚化为副词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原来"由表示时间的名词引中为表示发现义的副词,并进一步虚化为一个话题标记.随着词义的虚化, "原来"一词的主观性程度不断加强,其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句法位置上.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持续提升,语料库的建设和检索工具的开发使得英语近义词学习和教学也变得相对容易。该文基于sketch engine中的BNC语料库,着重对affect和influence动词和名词形式在语域使用情况和搭配两个方面的差异。通过分析得出,从整体上看,influence在各个语域中的词频高于affect。从与名词搭配的模式来看,affect和influence在搭配的名词主题上具有共性特征,但在与动词的搭配能力上,前者显著胜于后者。从两个动词与副词的搭配看,与affect搭配多为消极的副词,而与influence搭配的多为表示程度的副词。从两者名词的特性看,affect所具有的名词特性较弱,而名词influence与介词搭配模式更为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湘潭方言副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表程度方面分析了湘潭方言副词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并对与普通话不同的方言副词加以注音、释义和举例,说明其句法环境和搭配的语气词,突出了湘潭方言副词的丰富性、意义表达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20.
“没魂”和“老”都是南通方言中用来表程度的副词。“没魂”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太,特别”,是绝对主观程度副词;“老”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是绝对客观程度副词。二者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等方面保持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存在一定的区别。本文试从二者的相同之处出发,找出彼此的细微差别,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二者的方言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