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1生理特点分析1.1心率变化。耐力训练在负荷、心率、需氧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心率可以作为各种训练手段对肌体作用的可靠指标。一般来说,达到最大需氧量的心率为180次/分,此时的跑速叫做临界速度,低于这个速度称为临界下速度,高于它则称为临界上速度。心率在150次/分以下的跑是在  相似文献   

2.
测试每个运动员的最高心率,并记录4×300m自由泳的每一个段落完成成绩以及每个段落完成时的即刻心率,将所有数据制作成心率与游进速度坐标图,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测定完成练习时运动员的即刻心率和完成练习的时间,监督检查训练强度最否合适,以合理地控制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3.
韩哲  刘歌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60-61,69
对备战2009年第11届全国运动会的武汉体育学院男子摔跤队常用的一般力量训练、速度力量训练和循环力量训练进行长期系统心率监控发现:(1)三种力量训练手段的强度排序依次是循环力量训练强度最大,速度力量训练居中,一般力量训练最小。(2)每堂一般力量训练课,按照甩片、深蹲、提拉、平推顺序进行,以保证整堂课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测试每个运动员的最高心率,并记录4×300m自由泳的每一个段落完成成绩以及每个段落完成时的即刻心率,将所有数据制作成心率与游进速度坐标图,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测定完成练习时运动员的即刻心率和完成练习的时间,监督检查训练强度最否合适,以合理地控制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5.
游泳运动员慢耐力训练和快耐力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运动员慢耐力训练与快耐力训练基于乳酸的阈值,这种阈值取决于在30分钟内运动员保持一定的速度,而乳酸值不发生显著上升。对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来说,这种阈值是很重要的。如果以心率来衡量,每分钟比最高心率慢10-20次,但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血乳酸的测试,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短跑运动员业余训练负荷监控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阿明  雍明 《体育科研》2002,23(2):25-26
对一名高校男子 4 0 0 m运动员多项心率控制强度的训练实践 ,发现其在业余训练负荷监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并提出短跑业余训练应以强度训练为主导 ,着重增强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综述法,从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和不同体能水平的个体的最大心率等方面探讨了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得知针对青年人的研究显示了3条规律:(1)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减小;(2)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增加;(3)运动水平高者,最大心率低。认为,最大心率的这一变化是对运动训练的良好适应,其机制可以用“最佳心率范围”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8.
武术长拳运动员不同强度练习后心率及血乳酸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永文 《体育学刊》2000,(5):116-117
通过武术长拳运动员不同训练强度下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分析研究运动员训练水平与心率及血乳酸的关系,并探讨不同训练负荷下血乳酸与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关系,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心率监控运用到训练中能更加直观、有效地判断和评价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与训练效果,指导训练。研究发现,监控心率的方法既能有效控制训练强度,又能避免运动员过度训练。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20,(2):111-120
对国内外训练负荷量化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人类通过训练负荷量化提升运动能力可以追溯至早期文明时期。在20世纪初,骨骼肌收缩过程中乳酸的产生开启了负荷量化和走向科学化的大门。研究认为:间歇性训练中采用的心率下限和恢复间期心率上限的要求是真正意义上负荷量化科学的开始;无线心率采集技术在训练负荷量化中的使用是内部负荷量化的升华;主观训练课负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类项目的负荷量化;GPS技术在使用距离、速度上存在局限,可信性和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对于训练负荷量化研究有助于提高训练方案的科学化和系统性,进而为训练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有效的反馈。  相似文献   

11.
<正>心率(HR)是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在运动训练中,有经验的教练员经常用安静心率、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来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掌握运动强度,评价训练水平,指导运动选材等。因此,心率的测定在运动训练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的变化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运动员心理训练进行情况、心理训练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心理训练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了解不同心理训练内容对运动员心率所产生的影响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利用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长期训练过程中的基础心率、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率的变化特征来控制训练负荷,有助于教练员正确执行训练计划。教练员熟练掌握心率控制训练负荷的方法,并能将其实施在训练中,就会使运动员摆脱消极、单纯的体力训练。使用心率作为控制训练强度的手段,要注意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疲劳、情绪、疾病情况、训练环境的温度、场地的海拔高度,以及训练的方式等情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心率除监控游速之外,监控心率(Heart Rates)也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监控训练的主要方法。可通过多种测量心率的方法,评定训练强度和身体状态的变化。测量心率简便易行,但易受非训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判断失误。我在本章这一部分介绍教练员、运动员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划艇项目高原训练强度监控的方法.方法:以9名国家皮划艇队划艇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到达高原第5天,利用递增强度划船测试分析不同浓度乳酸对应的船速和心率,并与上高原前3天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试高原训练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尿素和肌酸激酶.结果:两次递增强度划船测试表明,在相同乳酸浓度的情况下,高原训练的船速低于平原,但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高原和平原之间的这种船速差异逐渐减小;而在相同乳酸浓度的情况下,乳酸浓度低于6mmol/L时,高原训练的心率低于平原,在乳酸浓度等于6mmol/L时,二者心率相同,乳酸浓度高于6mmol/L时,高原心率高于平原;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血尿素和肌酸激酶在高原训练期间随着训练负荷的变化而出现变化,但未出现明显的异常值.结论:利用递增强度划船测试可以确定高原训练的合理强度,不宜利用平原的船速或心率来控制高原训练强度,以此方法来确定高原训练强度,可以维持运动员良好的机能状态,并能够发挥高原低氧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中长跑的专项耐力训练负荷为了便于控制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发展专项耐力的负荷安排除根据运动员个人情况外应遵循下列原则:☆逐渐增加重复次数,保持距离与速度;☆依比赛距离要求,逐渐增加练习距离,保持重复次数与速度;☆增加速度,保持距离各种距离跑的速度由速度目标,即预计比赛速度计算。在间歇训练中,应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保证心率恢复到120~130次/分钟。见表7。四、中长跑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一)合理分配全程体力中长跑的合理技术是与运动员的体能、身体素质、专项能力等诸多因素密切联系的。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在全程的前半段或更多的时…  相似文献   

17.
心率指标是掌控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最简易可行的方法之一,对教练员的日常训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安静心率可反映机体安静状态下的机能水平、能量代谢和身体机能恢复程度。经系统训练后,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会明显减慢,机体处于极大的能量节省化状态,心率储备增加,有助于运动时的充分动员。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完成同样的运动负荷,心率会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麻正茂 《冰雪运动》2009,31(3):20-25
通过心率团队系统对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比赛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冰上训练中常用训练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找出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技、战术训练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80%;体能训练Ⅰ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85%;体能训练Ⅱ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90%(前锋)、70%~85%(后卫),体能训练Ⅲ的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90%。说明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中运动员处于极限心率状态的时间很少,运动负荷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一、在多年业余训练中首先抓好速度训练 速度素有田径运动灵魂之称。在运动员早期和多年训练中,教练员要重视速度训练。必须从早期抓起乃至整个从事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在速度上下功夫,有计划有目地进行培养。由于青少年的基础训练阶段处在速度训练的敏感期这一时期,注重速度训练是实际的有战略意义的。这一阶段运动员速度训练提高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现代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快速、全面、突出。为科学组织羽毛球训练,必须选择方便实用的监测方法。心率是身体的反映,是一种敏感的生理指标。它具有相关性、时效性、可测试性、无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在体育训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记录羽毛球课上的心率,根据心率变化对训练方案进行评估,探讨心率监测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