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学期的听课调研中,当我有幸听了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搭配"后,心中一震,豁然开朗.课堂上,吴老师引导学生从乱到全,从随意搭配到连线,最后到列式计算,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数学味浓厚.特别是吴老师的一句"这节课难道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六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不是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激起了我的共鸣,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程丽华 《辅导员》2012,(6):46-47
本学期的听课调研中,当我有幸听了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观摩课"搭配"后,心中一震,豁然开朗。课堂上,吴老师引导学生从乱到全,从随意搭配到连线,最后到列式计算,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数学味浓厚。特别是吴老师的一句"这节课难道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六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不是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激起了我的共鸣,引发了我的思考。是的,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正是应该把简单的知识上得"不简单"!  相似文献   

3.
王芳 《成才之路》2012,(18):14-14
正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按这种标准来衡量,吴正宪老师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吴老师在学习积累、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地进行了思考,并以她的智慧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热情。在欣赏了吴老师精彩的数学课堂以及教学理念后,更加让我有所感悟。感悟之一,情境设计有情有理,真实有效。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吴老师先叫了一名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民间歌舞"采茶灯"的起源及发展现状,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进"采茶灯"的方法,包括让学生理解"采茶灯"文化;领学生感受采茶之美;让学生体验丑角"茶婆";让学生感受升华后的"采茶灯"。  相似文献   

5.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做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老师在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出一半后,接下来让学生折出一张纸(有长方形纸片或正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不一会儿,学生已经有所收获,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吴老师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进行作品展示,而是让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看自己有什么收获,继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生1:我一开始是这样折的(),和同组同学交流后又想出了另外两种折法()。(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多了)生2:我是这样折的(),我还发…  相似文献   

6.
吴老师的"难得糊涂",巧妙地转换了师生角色,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吴老师的"挑拨离间",激发了学生的斗智,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堂之上,真正实现了虽师勿师、不取亦取的最佳教学效果。曾多次聆听吴正宪老师的观摩课。吴老师那和蔼可亲的教态时时萦绕在我的眼前,生动幽默的儿童语言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次,吴老师讲完课后,一名学生紧紧地拉住吴老师的衣角不放,几近哀求地说:"吴老师,您还上课吗?如果不上课,中午就上我们家吃饭吧!"吴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我有幸欣赏了特级教师吴汝萍老师执教的《认识分数》一课,吴老师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创造和使用,让课堂"智趣"飞扬。一、整体构建,数学课堂充满"知趣"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吴老师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紧扣知识的生长点,精心设计教  相似文献   

8.
正有幸接受"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人选"培训,让我忝居"名师"之列。在此期间,读书、写作、研究课题、走访名师,让我备觉充实自我之必要。而那年春天,近身求教吴正宪老师,更让我对名师有了新的理解。吴老师说:"成功的秘诀就是两个字,‘干活’。"和吴老师在一起的几天里,我领略了她高度忙碌的工作状态。从这所学校  相似文献   

9.
一天上午,我想随堂听小吴老师的语文课。第一节课时,我打电话到三年级语文组,经询问得知小吴老师当天上午第二节课执教《拉萨的天空》一课。这是一篇新课文,我并不熟悉。在处理好事务后,我于第一节下课前十分钟赶到三年级办公室.借小吴老师的语文书把课文看了两遍。三年级其他班级的老师听说我要听小吴老师的课,也随同我一起前往听课。小吴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流程自然流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生学习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似乎教师牵引得太多,并没有真正地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一边听一边思考:假如这篇文章让我来上,我该怎么上呢?下课后,老师们纷纷回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10.
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带给了我们数学教学的一种享受。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吴老师的教学艺术,从中也体会到吴老师的教育思想,听后深受感动。下面我从新课标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这节课,吴老师从实践的角度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吴老师的很多教学行为已经超越了数学教学本身,它们体现了很多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吴老师还把很多教育理念运用得非常纯熟。所以说,吴老师的数学教学实践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这节课体现了吴老师在智慧课堂上  相似文献   

11.
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带给了我们数学教学的一种享受.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吴老师的教学艺术,从中也体会到吴老师的教育思想,听后深受感动.下面我从新课标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节课,吴老师从实践的角度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吴老师的很多教学行为已经超越了数学教学本身,它们体现了很多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吴老师还把很多教育理念运用得非常纯熟.所以说,吴老师的数学教学实践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了吴冬冬老师执教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吴老师那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形如流水的教学过程和不露痕迹的教学处理,让人听后回味无穷,感受到数学课堂无痕教学的美。在回味吴老师精彩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本节课的精彩缘于对教材中文本的巧妙解读,把静态的文本知识解读成动态的教学形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学生的事,因为它关乎学生是否能先于老师的引领与文本进行高质量的对话,而不仅仅停留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那么,如何让学生乐意打开课文并走进文本?预习也是老师的事,因为它关乎老师是否能在教学之前准确把握学情,做出更贴切的预设,让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牵着老师走"。那么,如何让老师对预习的指导和评价不缺位?在实践中,我寻找到这两者的交集——让学生的预习从自主命题开始。窥一斑而知全豹,我就以《装满昆虫  相似文献   

14.
<正>又是一年开学季,与往年一样,我又迎来了新一届毕业生。开学第二周的周一下午,正当我在办公室整理学生的个人信息时,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学生走进办公室问道:"哪位是吴老师?""我是,有什么事吗?"这时,家长递过来一张纸条,我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写着:"吴老师:请安排学生小珂入班。"原来是校长开的一张"入班通知书"。看看眼前  相似文献   

15.
季桂梅 《生活教育》2011,(11):62-63
我的前任吴老师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班主任,她把这个班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了八年级,学生和她感情很深。今年暑假,她到另一所学校去了,由我来接替她的工作。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没有吴老师的日子,尽快地了解我、接纳我,上好开学第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季桂梅 《生活教育》2011,(21):62-63
我的前任吴老师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班主任,她把这个班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了八年级,学生和她感情很深。今年暑假,她到另一所学校去了,由我来接替她的工作。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没有吴老师的日子,尽快地了解我、接纳我,上好开学第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清明,我又来到了吴老师的墓前,献上一束我从野地里亲手采来的鲜花……我本不是吴老师班上的学生,只因为吴老师写得一笔特棒的楷体字,妈妈便领我到吴老师门下拜师学艺。当我走进吴老师那一间集卧室、书房、餐厅为一体的住房时,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学生的事,因为它关乎学生是否能先于老师的引领与文本进行高质量的对话,而不仅仅停留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那么,如何让学生乐意打开课文并走进文本? 预习也是老师的事,因为它关乎老师是否能在教学之前准确把握学情,做出更贴切的预设,让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牵着老师走".那么,如何让老师对预习的指导和评价不缺位? 在实践中,我寻找到这两者的交集——让学生的预习从自主命题开始.窥一斑而知全豹,我就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为例,谈谈我的学生是如何以命题的形式来进行预习的.  相似文献   

19.
培训让我懂得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不管是在教育教学的能力上,还是在个人业务水平上,都是一个佼佼者;培训让我懂得"上好数学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对文本进行正确解读,在教学当中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培训让我决定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总之正像段钟嵘老师所说的:"培训只是起点,离开才是真正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细细品,深入悟,感受文本的内涵。品读感悟能力可以说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最近一连听了十几节课,在听课中,我可喜地发现老师们都能抓住精读文本中的重点语段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