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整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有利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语综合性学习”是本次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学科为主并综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程标准精神,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崭新课题,旨在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有利于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尝试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强调了"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在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新课标提倡学生要开展综合性学习,认为其“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爱也会害人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要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其实践性。  相似文献   

9.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落实这一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一条独立的线索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构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多元整合,是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或项目,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加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和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拓宽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渠道,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材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在课外阅读中去积累运用,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强调了"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在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新课标提倡学生要开展综合性学习,认为其"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活化”的学习方式,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实践感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玉荣 《现代语文》2012,(7):155-15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1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一大热门课题,是课标中的新内容,也是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之一。它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和实践探究过程,是对语文综合化、生活化理念的集中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又是以语文学科为内容,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这项学习活动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关注探索和研究过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以调查、实验、观察、交流、协作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明智  孙建平 《教师》2015,(1):42-43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拓宽学习、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教材编排中的一个亮点,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空间里开展活动,应用语文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礼平 《初中生》2010,(8):12-15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下面,就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学习典型试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