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道光朝经世实学复兴运动中,张穆继承顾炎武、阄若璩等先贤名儒学脉,发扬爱国主义和经世致用精神。致力于学术救世,以其特立独行的学者品格和成绩斐然的学术成果,展示了传统经世实学在社会历史的剧变中开拓创新,向近代新学转变的学术大趋向,在晚清学术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世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清嘉道年间,沉寂近百年之久的经世思想再度复兴,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促就了当时思想文化界风气的明显转变,为中国社会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开创先河。本文主要从经世观念之演变、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及其历史影响三方面论述清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3.
近代经世思潮和洋务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大重要社会思潮。比较两者,可以看出:近代经世思潮批判现实,倡言改革,振兴实学,而且关注夷情。洋务思潮继承和发展了近代经世思潮,提出了变局观、自强求富观和人才观,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眼光“开眼看世界”和“师夷长技”。近代经世思潮向洋务思潮的转换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曲折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明嘉靖、万历以来,文学上出现了大规模汇辑当代名臣奏疏和经世“论”、“议”的“经世文”汇编风气,这些作品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出发,收录事关军国民生的奏疏和文章,反映了明代后期文学重当代,追求实用的特点,与晚明实学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陶澍的经世思想承前启后,既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经世之学的继承,又是中国近代经世政革的先导。陶澍经世思想的直接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家学渊源、明末清初的经世之学、湖湘文化中的经世传统。它不仅对清嘉道年间经世思潮的形成发挥了巨大作用,扩大了湖湘文化在全国的影响,而且培育了一代人才,对中国由古代走向近代、由封闭走向开放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汤鹏是嘉道时期著名的经世思想家,他才华横溢,著述颇丰,在学术上提倡实学,主张通经致用,这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实学相结合的对接点和生长点。实事求是、实践论、明经致用和史学经世是中国古代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古代实学传统最为密切的四个对接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古代实学现代化的四个重要生长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构建现代新实学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古代实学优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和弘扬者。  相似文献   

8.
胡林翼是湘军创始人之一,也是晚清理学经世派的杰出代表。胡林翼秉承湖湘文化实学传统,把理学的天命观与价值观应用于广阔的社会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哲学内涵的经世思想。要完整地把握胡林翼的思想,必须深入挖掘胡林翼经世实践背后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道光时期的“湘系经世派”的经世思想是对中国优秀化传统和湖湘化的继承与发展,既有湖南地区的特色,在全国亦有代表性。他们鄙弃室谈,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解决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的实际问题,兴利除弊,倡行改革,力求把经学理论引向为国计民生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阳明心学是传统实学中“心性实学”的典型形态。阳明心学中既有以成就理想人格为目标的道德实践工夫,也有追求“经世致用”的政治实践操作。黄绾、王畿、顾应祥、王宗沐等作为浙中王学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事功成就中,也有以“心学经世”为理论特质的实学内涵。“实学”也就成为阳明心学的一个学术品格。王阳明的“心性实学”还传播至朝鲜、日本,并在东亚实学版图中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实心实学”。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河政与荒政这两项曾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事务陷入了混乱,这在清廷对铜瓦厢决口的应对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清廷正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疲于奔命,因此决定“暂缓堵筑”决口,对灾区采取的救济措施也非常有限。通过清廷对整个事件的应对可以发现:在内乱外患、军政祸乱频兴的形势下,清廷的施政能力已经大大地了减弱,自身的存亡绝续成为第一要务。明清以来的河政体制走上了解体的道路,救荒事务更加地方化。  相似文献   

12.
师夷新政缘何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未能即时兴起,原因很多。由于传统思想束缚第一次鸦片战争未能迅速激起民族危机感,同时道光帝认识的偏差和缺乏强有力政治力量的支持,以及财政上的捉襟见肘,使这场中国低层次学习西方的运动被延误了近20年。  相似文献   

13.
清代理学的总体走势是趋向没落,然而理学者们并没有放弃为弘扬理学而努力。至嘉庆、道光时期,社会危机和学术困境为理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作为嘉、道年间理学大师的唐鉴应运而生,为理学在清代的复兴而力倡道统论。唐鉴富有特色的道统论在当时的理学界反响很大,对晚清政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泛河套文化圈南缘地区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成熟的地区,民情风俗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农耕地区的社会风俗,既有河东地区的民风强悍,也有关西地区的英勇善战,还有燕赵地区的争强好胜。泛河套文化圈南缘地区的风俗表明草原文化对黄河流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河文化与宁夏农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意义上的黄河,奠定了黄河文化在宁夏的表现形态:南部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北部为宁夏平原。南部清水河、泾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也是黄河文化的滋生地。北部平原,黄河孕育了宁夏历代农业文明。秦代,黄河东岸的秦渠诞生;汉代已成为著名的灌区;北魏时黄河水利再兴;隋唐时灌区得到了大力开发,宁夏平原已是一片美丽富饶的绿洲;西夏时开发利用了汉唐以来的重要渠道,农业生产有力支撑着西夏政治生命的延续;元明清时期黄河水利更是得以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呈现出的是阡陌纵横、繁荣富庶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适度融入吕梁红色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吕梁地处黄河中游,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近代,曾是孕育革命、抗击侵略的战略要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从课堂内外着手,可以将吕梁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文章同时探讨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7.
自唐宋以来,青海湖区和湟水流域一直是吐蕃 部族的聚居地,青海吐蕃 经济的繁荣与富庶,引起西北诸番的向慕,明武宗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蒙古鞑靼部自河套侵入青海湖区,并以此为据点,不断掠夺邻境诸番部,青海吐蕃不堪忍受其蹂躏,遂开始了苦难的迁徒。  相似文献   

18.
清代晚期著名将领苏元春一生戎马倥偬,在其4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担任广西提督(包括署理)时间长达20年,但其于何时担任此官职,有关材料大多语焉不详。本文作者详考清史档案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苏元春担任广西提督的任命时间为光绪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阳历1885年7月11日),但正式上任是近两个月后的七月二十四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文化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政策。黄河三角洲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且身处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山东省,更应将文化产业作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结合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着重分析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并最终提出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西书院文化的历史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书院兴起于宋辽的时期,在山西书院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宋辽金的发轫期、元件第一个兴建热潮、明代的成熟期和清代的黄金发展期四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兴衰过程。在明代书院发展史上曾经历过四次禁毁,清代由清初的低迷徘徊到康雍乾时期的大发展,使山西书院发展走向鼎盛,后经嘉道咸的平稳发展和颓败,终于在光绪二十七年与科举制度一起寿终正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