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以儒家的“诗教”和“乐教”为阐述重心,通过阐发其思想义涵和理论渊源,彰显其寓教于乐的道德内蕴,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鉴儒家“诗乐之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儒家人性论谈图书馆激励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磊  蒋南 《图书馆》2006,(6):39-42
人性研究是管理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儒家对人性的研究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本文从儒家人性论角度谈图书馆的激励管理,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儒家的思想精华指导图书馆激励管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元代许衡以其独特的儒家治国思想活跃在元初的历史舞台上,其政治理论和思想策略成为元代儒家学派的代表思想。许衡的儒家仁义观念与民族团结理念,为元代建立起一个强盛的国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班昭继承《诗》教传统,采用《诗》、《书》传注体例作注《幽通赋》,其主要动因是以班固《幽通赋》中所蕴含的"致命遂志"思想教子立身处世之道,同时也是为了传承班氏家族的儒家人文精神。由此推测,其注赋时间大致应在东汉永元四年。  相似文献   

5.
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家治国理论的核心。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民观。本文试从儒家民本思想着手来探讨其对毛泽东农民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毛泽东农民观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仁政”是儒家关于如何为政的集中表述,其思想要义是“为政以德”。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其一。“德主刑辅”是儒家“仁政”思想的价值立场,体现了儒家政治治理中以道德引导民众的价值取向;其二,“义利之辨”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利益考量,代表着儒家对于政治生活中道义与利益关系的思考;其三,“推恩及民”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实践法则,旨在探索实施仁政的理想模式。儒家“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治国理政仍具有重要意义,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儒家“仁政”思想将会发生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海瑞在其一生的施政过程中始终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海瑞的儒家施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其关心民生、重视文教和忠君爱国等方面,他的这些儒家施政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付单辉 《大观周刊》2012,(29):26-26
纵观中国历史文化思想、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都是其中的精髓和核一心,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通过最原始的形成和其自身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它不.仅为古代中国社会创造了和谐稳定,也对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体育思想在我国古代体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对现代体育发展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对我国先秦儒家体育思想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探讨,揭示先秦儒家体育思想特点和儒家体育思想的传承要点,对我国体育持续、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汉朝民事经济法制的儒家化、汉代司法上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11.
孙亮 《兰台世界》2014,(6):41-42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汉朝民事经济法制的儒家化、汉代司法上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12.
陈慧 《大观周刊》2013,(2):22-23
儒家美学思想在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发展史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孔子是儒家美学思想的始祖,《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中庸之道作为指导.以仁学理论为基础.强渊是美与善的结合。《论语》中的美学精神在儒家美学中的地位是奠基性的,其反应出来的社会美、自热美、艺术美的美学思想不但对后世中国古代美学的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关注儒家孔子和谐教育思想,首先阐述了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内涵,然后着重从人自身和谐发展、群体内人我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方面介绍了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揭示了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14.
“慎言”是儒家传播思想的一部分。“五常”[1]——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言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约束,规定了儒家“慎言”[2]传播思想的内在属性。儒家思想是伦理与政治合一的体系,其目标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要求君子言论符合仁、义、礼、智、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韩梅 《兰台世界》2013,(12):46-47
解读阮籍音乐美学思想,其音乐中凄美、悲凉之情,其豪言壮志难以抒发.因此,本文介绍了阮籍生平经历,并对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探究,其音乐思想由儒家功利转为崇尚自然、注重内心情感的思想,其至今都给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6.
解读阮籍音乐美学思想,其音乐中凄美、悲凉之情,其豪言壮志难以抒发。因此,本文介绍了阮籍生平经历,并对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探究,其音乐思想由儒家功利转为崇尚自然、注重内心情感的思想,其至今都给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沈梦玲  王冬艳 《兰台世界》2017,(14):116-119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部讲述治国理政思想和策略的儒家名著,其中对公共管理思想也做了较多的着墨。其作者孟轲以"性善论"为基点,提出了他以"仁政"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思想,并详细论述了该思想的实施策略,给后世较详细地展现出了早期封建社会儒家学派在公共管理方面相对朴素的思想光芒。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公共管理理念以及政策措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付开镜 《新闻知识》2023,(1):8-13+92
榜样人物新闻写作蕴含着儒家底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其表现之一是榜样人物事迹潜藏着厚重的儒家价值观念,表现之二是新闻工作者常带有儒家的价值观对榜样人物进行采访和选材。新中国榜样人物新闻写作具有儒家底色的原因之一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与新中国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契合处;原因之二是新闻工作者所接受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儒家价值观色彩并影响着他们的新闻创作思想;原因之三是儒家价值观念深入国民心理之中,新闻受众普遍乐于接受具有儒家情感的人物新闻。蕴含儒家底色的新中国榜样人物新闻,歌颂了时代风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道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其影响力仅次于儒家思想体系,深远地影响着后续的思想者。李觏在研究和分析道家思想内涵中,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他的论述中体现出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郭亚平 《兰台世界》2013,(11):119-120
道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其影响力仅次于儒家思想体系,深远地影响着后续的思想者.李觏在研究和分析道家思想内涵中,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他的论述中体现出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