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指出,"力比多"不但是性冲动的力量,也是人格发展的源动力。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不合常理的对待自己和家人的畸形性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对"力比多"的分析得出答案,是性本能受到极度压抑而得不到宣泄和升华才导致了她人格的变异和人性的失落。  相似文献   

2.
罗嫦春 《华章》2007,(7):122
力比多的概念在弗洛伊德所有概念之中无疑是相当重要和基本的一个,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中,这个概念甚至导致了学派的分裂.本文试图论述在Schreber个案中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概念以及个案中力比多的贯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就文学发生的心理过程而言,力比多动力说的两个关键范畴是“压抑”和“升华”.“压抑”机制里存在着政治性运作,它在压制人的一些愿望的同时也对其身心形成保护,此外,压抑中还蕴存着文学创造的契机;心理压抑机制的存在说明了文学不可能脱离政治.“升华”谋求的是社会价值的认可,进一步显示了“力比多”艺术化过程中的政治化.  相似文献   

4.
纳撒尼尔·霍桑的著名小说《红字》自 185 0年问世以来 ,无疑取得了很大成功。霍桑生活的时代 ,正值美国历史上清教主义盛行的时代 ,因而清教主义思想在这一小说中有所体现。本文旨在分析清教思想在白兰和珠儿关系上的体现 ,提出白兰和珠儿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白兰的道德升华过程就是对珠儿的抚养过程。白兰正是在对珠儿的抚养过程中 ,实现了自己从“通奸”向“天使”的转变。与此同时 ,珠儿的象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是变化的 ,这变化是同白兰的道德升华过程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明确将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把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文论观点主要围绕作家创作的原始动机、文艺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展开,由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是力比多的升华、作品是经作家改造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开拓了文学研究的崭新视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都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明确将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把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文论观点主要围绕作家创作的原始动机、文艺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展开,由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是力比多的升华、作品是经作家改造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开拓了文学研究的崭新视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都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霍桑《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在侮辱与个海中挣扎,一方面以自己的罪行为荣,永不低头。《红字》揭示了霍染对海丝特·白兰所犯罪行持模糊态度,同时也反映了霍桑矛盾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析批评模式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以揭示文学活动中各种无意识因素为目的。如果说精神分析学是“关于无意识的科学”①,那么精神分析批评也就是关于无意识的批评,它“致力于考察艺术品中的无意识意义,研究作家所虚构人物的无意识动机和作家的无意识趋向”。②。在精神分析批评看来,从意识层面考察文学所得到的判断是表层的、片断的和不完整以及不彻底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真实的,实际上人们所没有意识到或者  相似文献   

9.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学说深受拉康的影响.他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和主体批判理论为其意识形态学说的基础,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激进政治话语,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现象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剖析,拓展出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新的理论场域.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在对主体进行建构的同时也造成了"真实的缺失".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更是一种"社会存在",而我们自己就置身于意识形态幻象所创设的社会存在的环境之中.齐泽克将意识形态幻象划分为自在的意识形态、自为的意识形态和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他指出:人们试图走出意识形态的动作恰巧是人们被"拉进意识形态的方式";人们借以衡量意识形态扭曲的中立的标准、超意识形态的依据以及纯形式的操作程序所带来的深层效果或许是最为纯粹的意识形态.齐泽克把意识形态看成是支撑现实的幻象建构,认为意识形态幻象的功能就是通过整合与维系社会关系强化人们的信仰与服从,并修饰和填补能指秩序的裂缝,赋予其一致性的意义,从而消弭社会对抗,实现社会整合.齐泽克关于意识形态消弭社会对抗的"不可能性"的论述,则明显表现为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15,(3):84-87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人本能中最基本的内容,从"力比多"出发是解读铁凝笔下女性性心理最合适的注脚。长期以来,女人作为男性泄欲工具,丧失独立个体的生命价值,陷于男性欲望镜城的囹圄之中。铁凝通过不同原欲观的描绘,从多角度无情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性本能的蔑视与禁锢,肯定女性肉体在艰难中的苏醒,呼唤女性主体意识的回归,探寻女性力比多的移置与升华之路。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解释其《补天》创作动机时说,他取了弗洛伊德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但是,细读《补天》却发现,鲁迅对弗洛伊德的创造动力说并无推崇之意却有淡化之举;对人的原欲的理解与弗洛伊德也无根本认同;对弗洛伊德“升华”的现实性也抱有诸多疑惑矛盾。本文通过对作品文本解读和文化语境分析后认为,从鲁迅身上我们可看到中,西方文化观念在20世纪初的碰撞,从鲁迅早期意识的沉痛矛盾中我们可看到当时中国深沉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cience-based diagnostic observation in a Dutch girls’ reformatory in the 1950s. Scientis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implied that to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upon entry and observation of a child’s behaviour were added 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psychiatric examination, and an inquiry into the family of origin. Inspired by dynamic psychology it was part of a strategy to promote a more professional and individualised treat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The research addresses the claims to an additional value of child science in this procedure. It turns out that the psych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knowledges weighed heavier than the input from non-academic staff in regard 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girl in the observation report and advice to the juvenile court. Information concerning a girl’s observed behaviour and acceptance in the group was overruled by Freudian beliefs regar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for her unconscious feelings.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域文化:作为“集体潜意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地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作为地域人群"集体潜意识"的地域"隐性文化"。因此,注目"潜意识"问题研究且成果颇丰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方法,在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便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弗洛伊德的高足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克鲁克洪的"隐性文化"理论在被接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后,也是研究中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Murdoch on Eros     
谢欢 《海外英语》2012,(12):234-235,242
Love and moral are the main themes of Iris Murdoch’ s literary works.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ain themes,her Eros theor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her works.On the basis of her personal perception of Platonic Eros and Freudian Eros,Murdoch establishes her own Eros Theory.To unveil this important theory,this paper tries to trace the sources of Murdoch’ s Eros theory from Platonic Eros and Freudian Eros.  相似文献   

15.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结构图式主要包括三种心理因素:本我,自我,超我。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Alice Walker)小说《日用家当》的人物带有这三种心理人格的标记。作品中的母女三人分别表征着图式中的以本能冲动为行为准则的本我,理性地控制着人类的自我,拥有一切完美品质的超我。  相似文献   

16.
弗洛伊德坚持“性欲乃是人类取得的一切成就的源泉”,认为“本能的升华是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发展的特征;正是由于升华,高级的心智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或思想活动才成为可能。”人们对此很有异议。其实,弗洛伊德是在对“性”的最广泛意义的理解基础上创建他的“动力心理学”的,他试图从他对人的个体心理理解的立场出发,来解释人类的全部历史、全部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结构,并以此建立一整套关于人类精神生活规律的学说和理论。深入探寻弗洛伊德性学说的底蕴,澄清他的“性力”、“原欲”概念的内涵,真正领悟其“升华”思想的真谛,才有可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深化对复杂纷繁的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因其作品对宗教主题的深刻见解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仔细分析其作品中的人物不难发现其中的主人公大多精神异常,本文以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为例,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通过对小说中几位人物性格的分析,探讨了其各自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以及造成这种人格结构失衡的原因,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其作品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要把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心理辅导用于班主任日常工作之中,要完善班主任人格魅力,加强自身修养,为社会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合格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本源。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最终是以艺术的技术再现图象的真实。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艺术创造者自我审美体验精神也随之得以升华,艺术作品的创造获得了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is thesis focases on analyzing Eunice's deformed character in Freud's theory.Growing up in an environment lack of warmth and being illiterate, Eunice fails to form a healthy personality.Her id surpasses her ego;her repressed libido makes her do things by urge.At last.her id loses of control and she kills the whole family on St.Valendne'S 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