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家报》是西班牙的一家大报,自称是独立于政党的报纸。平时发行量为20万份,星期天约30万份。报纸版面较多,最多时一天达64版。社长是胡安·路易斯·塞夫利安。《国家报》正式创刊于1976年5月4日。早在1971年,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的儿子,小奥尔特加就鼓动办一张自由的、独立的报纸。但是在佛朗哥时代,西班牙政府是不允许一份独立的报纸出版的。直至1975年  相似文献   

2.
王兆屹 《青年记者》2010,(14):98-99
《群众》周报诞生于1948年7月16日,是一份专为陕甘宁边区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阅读的通俗化、大众化报纸,是延安时期报纸大众化运动的实践验证者。  相似文献   

3.
《立报》是民国时期一份较有影响的、办得较成功的小型报纸,于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刊,是一份"同仁报纸"、"报人办报"的报纸。它的新闻报道手法和经营管理手段具有现代报业的特征,体现了成舍我的大众化报业理念。  相似文献   

4.
<群众>周报诞生于1948年7月16日,是一份专为陕甘宁边区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阅读的通俗化、大众化报纸,是延安时期报纸大众化运动的实践验证者.  相似文献   

5.
梁延耀 《传媒》2005,(4):22-23
<东方今报>创刊于2004年9月1日,是全国第一份也是惟一一份由广电系统主管主办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是河南省第一份采用国际流行的"瘦"版形态的报纸,现平均日出4开40版.<东方今报>的宗旨是:贴近城市市民,反映城市生活,传递信息,服务社会,是以河南省中心城市和广大城镇的城市人口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  相似文献   

6.
《现代少年报》是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少儿报纸,创刊于1992年4月28日。近年来,随着学生应试教育压力的增强和报业市场化变革的加速,全国原有的几十家同类型的少儿报纸纷纷转向了教辅类,我们也就成为全国目前仅幸存下来的24家综合性少儿报纸之一了,成为湖北省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少儿报纸。  相似文献   

7.
中日新闻社创建于一九四二年九月.目前共发行五种报纸:《中日新闻》、《东京新闻》、《北陆中日新闻》、《中日体育报》和《东京中日体育报》,合称为"中日集团五报".据一九八一年一月的统计,发行总数达三百八十八万份.其中,《中日新闻》是日本目前最大的一份地区性报纸,发行范围包括有日本列岛中部地区和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地区.这份报纸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读者的欢迎.一九八○年,笔者作为新华社代表团团员曾访问过  相似文献   

8.
4月17日,一份“1997年4月15日出版”的报纸——《青少年参考》报送到了记者的案头:套红、四开.八版.送报纸的郑州大学新闻系学生仇勇开口就说:“可能是一份非法的报纸!”  相似文献   

9.
《京话日报》是“清末爱国运动一个极有力人物”(梁漱溟语)、著名报人彭翼仲创办的一份白话报纸,创刊于1904年8月16日.每期四开.1906年9月28日被迫停刊,共出753期。《京话日报》是晚清北京地区第一份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销量曾经超过一万份。这份报纸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晚清北方落后的舆论环境。也将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的晚清启蒙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壹周>创刊于2000年10月12日,原是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版而成.刚划并过来时,报纸只发行6000多份,人员十五六人,同时还负着60多万元的债务.但改版成<上海壹周>一年后,报纸就开始了赢利,经过两年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已突破20万份.更重要的是,在其目标市场中,已经建立起品牌个性和形象,和上海的其他两份报纸<申江服务导报>和<上海星期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1.
《上海壹周》创刊于2000年10月12日,原是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版而成。刚划并过来时,报纸只发行6000多份,人员十五六人,同时还负着60多万元的债务。但改版成《上海壹周》一年后,报纸就开始了赢利,经过两年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现已突破20万份。更重要的是,在其目标市场中,已经建立起品牌个性和形象,和上海的其他两份报纸《申江服务导报》和《上海星期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2.
李肖雅 《青年记者》2012,(14):60-61
在我国读书类报纸中,北有《中华读书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南有《文汇读书周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办).学者止庵认为"这两份报纸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杂志".《文汇读书周报》创刊于1985年3月2日,是我国首家由主流媒体创办的一份读书类专业报纸,创办日期早于《中华读书报》.  相似文献   

13.
《青岛新报》创刊于1904年11月1日,是德国强占青岛后出版的第一份德文日报,于1914年德军退出青岛时停刊。报纸主要服务于当地居民和在远东的德国公司,以刊登政治性新闻为主,具有官方背景,被看做是德殖民当局的"机关纸",同时还刊登有大量广告,兼有商业报纸性质。作为一份德文日报,《青岛新报》在国内几乎没有存量,通过对该份报纸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还能丰富青岛早期报业史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4.
易妍君 《东南传播》2011,(12):150-152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地区的一份综合性日报,最早于1995年3月起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该报从一份追求可读性的小报,逐日发展为珠三角地区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日报之一。据2010年公布的中国报纸发行量排行榜显示,《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南方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它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1979年10月1日,在改革开放大幕拉启的背景下,新中国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市场报》诞生于北京。从此,一份专业的以传播市场经济的新闻、信息和刊登广告为使命的经济类报纸开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鼓与呼了。  相似文献   

16.
《大河报》是河南日报社主办的省级晚报,创刊于1995年8月1日,是全省报界最具发展潜力的一支生力军,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日发行量达60多万份,是河南省发行量,广告量最大的报纸。《郑州晚报》的前身是《郑州日报》,是中共郑州市委创办于1949年7月1日的一份综合性报纸,它既是党报,又是晚报。已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尤其是1984年该报仅次于《中国青年报》在全国第二家创办的星期刊",在新闻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为了和《大河报》一争高低,《郑州晚报》在版面上、内容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郑州晚报》创刊于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一九六七年元月停刊。当时发行四万份左右。一九八○年六月,郑州市委决定恢复出版《郑州晚报》,同年十月二十二日试刊,次年元月一日正式出版,为四开周六刊。一九八五年发行量达十三万份。一九八六年元月一日改为对开四版日刊。目前印行十五万份左右。《郑州晚报》是一张具有省会地方特色的报纸。它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方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10月1日开始组织实施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为63.9%,入均年阅读报纸约88.6份,成年人杂志阅读率为501%,入均年阅读杂志约8.2本。调查显示,报纸阅读情况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倾向,表现为每年读200份以上报纸的读者比例占26.9%,而不读报纸的人数比例达到36.0%。  相似文献   

19.
半岛都市报     
《青年记者》2007,(13):F0003-F0003
半岛都市报创刊于1999年8月9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城市日报。经过全体员工8年来的共同努力,报纸质量不断提高,报社产业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2006年报纸主业总收入4亿余元,报纸日均发行量为86万份,最高92万份。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第一份免费商业性日报1995年在瑞典诞生,而中国内地第一份免费日报是2004年在上海创办的《i时代报》。目前,免费报纸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不算新鲜事物,在中国,除了港台地区免费报纸迅速落地生根外,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也先后跟进,推出了各自的免费报纸。2007年下半年,上海又多了一份免费报纸《五日新闻金报》,成为国内鲜有的一城两张免费报纸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