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解报纸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的大众化是世界报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趋向。考察世界报业发展史,主要是19世纪的那一段历史,本文认为,报纸的大众化缘于三条基本办报原则的通行;报纸的大众化附和了一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大众化决定了报纸品格的丰富多样。 一、三条基本的办报原则 1、大众化,首先意味着报纸趋于“面向大众”。世界报业的发展历史久远,但直到19世纪初,读报主  相似文献   

2.
一、报业市场逐步形成大众化报纸和小众化报纸互补并存的格局。 当前市场上出现的报纸,按照读者结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大众化报纸和小众化报纸两类。所谓大众化报纸,主要指读者结构层次比较齐全,读者面比较广的一类报纸。所谓小众化报纸,则是指读者结构层次相对单一,读者往往具有特定性(如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报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大众化趋势。其具体表现为大众化报纸的空前繁荣和兴盛,如前些年的报纸扩版热、周末热,近些年的晚报热、商报热、都市报热等等。这种报纸大众化趋势已成为当今中国报纸媒介的重要特征。它将影响着我国报业今后的发展走向。研究报纸大众化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巴晓芳同志近几年来密切关注报纸大众化发展趋势,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际,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他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翻开油香未散的《大众化报纸论析》,细细品析,我们深深为本书…  相似文献   

4.
王兆屹 《青年记者》2010,(14):98-99
《群众》周报诞生于1948年7月16日,是一份专为陕甘宁边区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阅读的通俗化、大众化报纸,是延安时期报纸大众化运动的实践验证者。  相似文献   

5.
唐彬  文刚 《传媒》2000,(6):29-31
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日趋成熟 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报纸,它以市场为导向,自办发行,自负盈亏,具有很强的商品属性。它既重视社会效益,更重视经济效益,读者的需要成了它的最高目标。 综观改革开放20年来报业的发展,我国的大众化报纸从不成熟到成熟,经历了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日趋成熟 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报纸,它以市场为导向,自办发行,自负盈亏,具有很强的商品属性.它既重视社会效益,更重视经济效益,读者的需要成了它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7.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边区群众报>,是一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阅读对象的大众化报纸.经过多年的发展,<边区群众报>形成了一个"大众化报纸--大众化通讯网--大众化传播渠道"的大众化传播过程,涵盖了报纸的新闻来源、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等多个环节.大众化传播过程弥补了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不能阅读报纸、不能获得有效信息的缺陷,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种信息在边区社会的相通相融.使报纸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得力的宣传工具,产生了极强的传播效果和极佳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专家断言:就报纸而言,高级大众化可能会是国内报纸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报纸拥有最广泛的读者,读者层次参差不齐,所以它既要有适合大众化的内容,也不能缺少高品位的东西.一般来说,报纸的读者面广,总体上文化水平不很高,很多的文艺副刊的编者力求更多的读者成为副刊的读者,所以就不能不考虑努力适应报纸读者的一般文化水平,尽可能大众化.但文艺副刊的大众化,并不等于通俗化,因为读者群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都相差得很悬殊,要求所刊文章、作品都做到雅俗共赏,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相似文献   

10.
周末版的兴起和都市报的出现是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变革中的重大事件。1991年,周末版热潮兴起。90年代中期,面临危机的省委机关报纷纷创办都市报,走上“小报养大报”的路子。《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等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如果说晚报是中国的“半大众化”报纸的话,都市报则是中国真正的“大众化”报纸。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报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市场扩大的情况下,党报的竞争能力受到影响,地市级党报则感到危机四伏。 首先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在新起的大众化报纸竞争下,不少地市级党报的市场占有率在下降:尽管有党委的干预,但是发行份数在逐年下滑。其次是党报的读者减少,许多读者对党报没了阅读兴趣,转而订阅晚报或都市报。再次是影响力下降,许多通讯员热衷于为其它报纸提供信息,或重视其它报纸的报道,而忽视对党报的支持。 这些现象说明,目前党报经营谋略上存在缺  相似文献   

12.
王薇 《新闻知识》2002,(7):21-23
都市化报纸,顾名思义就是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市民化、城市化的报纸。就其属性而言,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它是在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中产生的,目前己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一支新生的劲旅。作为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都市报的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深刻地研究这一现象,必须把它放在世界新闻历史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13.
如今大众化报纸的版页越来越厚,新闻源缺乏成为普遍问题。有冲突的地方有新闻,于是像法院这样的地方自然是记者经常跑的地方,不管大众化报纸各自有何特色,刊载较多的法警新闻是共同的现象。这本身没有错,然而打开各报看到的法警新闻,相当多的并非新闻,而是旧闻。  相似文献   

14.
高战 《新闻前哨》2008,(10):74-75
报纸是大众传媒,坚持大众化办报是报人一贯的宗旨。但自从互联网开启了一个分众化传播的时代,报人们一向尊崇的大众化传播理念受到了挑战和质疑。  相似文献   

15.
去年11月2日是日本《读卖新闻》创刊120周年纪念日。这家发行量达980万份的世界第一大报,正朝着突破1000万份大关的目标前进。 日本报纸市场早已达到饱和状态,突破1000万,谈何容易!他们将采取怎样的战略? 经丹藤佳纪这位昔日驻中国特派记者的热情安排,我专门去读卖新闻社东京总部访问了该报副社长加藤博久先生。 加藤先生强调的主要是:要办成高级大众化报纸。大众化的,但又是高级的。这就是他们的基本战略思想。 “读卖最初是大众化报纸,是以街巷话题、市井新闻为  相似文献   

16.
2元这个价格本身,仍然属于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报纸的范围之内。什么叫大众化报纸,就是说这个报纸并不构成人们的阅读障碍、太大的经济负担或价格困扰。也就是说,如果人们愿意阅读,那么,这个2元钱并不是他出不起的,而是比较容易拿出手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12)
<正>现在世界上的高级报纸,诸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卫报》等,除了要闻版外的第二大板块,均为经济—金融版,显然经济—金融新闻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十分重要。这类报纸的读者大多是专业知识的人群,新闻的内容可以适当高大上一些。而大众化报纸,其定位决定了它们必须考虑读者群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在我国,城市的晚报、省委机关报办的都市报等被称为"大众化报纸",因为这类报纸面向普通百姓,内容当然是大众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新闻都要与读者的兴趣和利益紧密相关,且要能够看懂。然而,打开我国各地这类报纸的经济版或金融版,多数新闻充斥专业术语和统计数字,很专业。我拿着报纸,指着大标题随机问了几个周围的人是否明白说的是什么,包括文科高级职称的人,都说看不懂或基本不看,只看要闻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网络传播》2006,(3):88
“网络媒体是多媒体的展示,传统报纸则渠道单一,网络媒体是即时传播。报纸是定时出版,网络媒体以秒更新新闻,报纸以天更新新闻;网络媒体是双向互动,报纸则是单向传播;网络媒体的内容空间宽广无际,报纸的容量则受到版面限制,网络媒体可以做到个性化服务,报纸则是大众化覆盖,无法照顾个性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报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市场扩大的情况下,党报的竞争能力受到影响,地市级党报则感到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20.
1991年我国报界最引人注意的现象是百余家大报相继增张扩版,这一现象可以视为新闻界为满足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而作出的一种积极的反应。时下,这一现象仍有发展的趋势。相当数量的报纸用“周末版”、“星期刊”等形式出版的增张,主要是一些可读性强的内容,与一些大众化期刊的内容相同,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报纸杂志化”。报纸杂志化,势必对一些杂志产生影响,主要是影响一些读者面较广、可读性较强的综合类、文化生活类、青年、妇女类期刊,我们统称之为大众化期刊。报纸与期刊相比,具有一些明显优势:出版周期短,容量大,方便读者等等。因此,报纸的增张扩版既使一批大众期刊的读者变更了阅读对象,也使得一批大众化期刊的作者队伍有所减少。可以说,在占领文化消费市场的竞争中,报纸已占了一定的优势。然而,一种传播媒介的变化,势必引起与之相关的其他传播媒介的变化。报纸的改革在呼唤、促进期刊的改革,尤其是大众化期刊的改革。本文试就大众化期刊改革的问题,谈几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