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的传统吉祥字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祖祖辈辈崇尚吉祥,追求吉祥,创造了许多的吉祥字符;这些字符被普遍运用在藏民族衣、食、住、行中的方方面面,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对藏族常用的吉祥字符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二叶一心菜苗改冷床露地假植为冷床地膜覆盖假植后,菜苗出棚率提高10%以上,平均达到87.65,病苗株率由35%降至5%以下,节省用节,提前出棚,从而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能力本位"职教课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程成为当今世界职教改革的方向,它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与广泛的国际背景。对它的理论背景、哲学基础、能力的涵义、能力本住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学界提出的不同研究观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可以看出,能力本住的课程模式虽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流行的基础开始削弱;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合理借鉴能力本住课程理论并将重心转向关注人本身或者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这将成为职教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如何把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于幼儿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鉴于新疆具有多民族文化并存的特点,本研究一是根据地区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民族文化内容;二是根据各民族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各民族幼儿的个体差异;三是引导少数民族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采,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研究促进了教师、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民族》是初中地理《人口与民族》的第二节内容。内容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政策。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设想。一、教材1.教材简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民族数目、主要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分布、民族政策四个知识点。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总论部分,它为后面学习区域地理打下了基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观念,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加深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2.教材的重点、难点:民族是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民族…  相似文献   

6.
《生物》第七册上第三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从多个角度阐明了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资料,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通过本节的讲述,要使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水循环;理解植物为什么需要水;了解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练习解读实验数据。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为什么需要水、练习画直方图。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电磁振荡知识的地位   《电磁振荡》是中师《物理学》第二册第六章的第一节。本节知识是以电磁感应现象——尤其是自感现象和电容器的知识为基础,同时又是本章电磁场和电磁波及电磁波的接收、发射知识的基础;既是电磁学知识的继续和应用,又是对振动知识的发展。因此,本节知识编排在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知识之后,本章的各节知识之首。同时,《电磁振荡》又与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紧密联系,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电磁振荡知识的特点   一是知识本身比较抽象;二是实用性很强;三是对学生来说,缺乏感性认…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民族地区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从而提高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质量,笔者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幼儿园的园本教研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教研有一定的认识,大都能积极参与园本教研;园本教研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园本教研的水平大多停留在经验总结阶段,理论提升不够,园本教研的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多因素的前一后测实验设计,利用数学教学,以教师指导下言语监控进行元认知训练的方式,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初中一年级的不同民族学生进行了的跨文化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与智力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元认知训练对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初中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有显著影响;元认知训练促进了不同民族的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科教学中结合元认知训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香料烟调制棚内,采用不同增湿方法和不同揭盖调制棚膜通风方法对调制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以不增湿及调制过程中早揭晚盖;中部叶为入棚第3d加湿一次,入棚时将先入的那一头的膜盖严,另一头完全打开,过2d又将这一头打开通风,另一头盖严;上部叶是入棚第1d,第4d各加湿一次,入棚后实行一头封闭一头早揭晚盖,每3d换一次调制出的烟叶外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萍 《高教探索》2005,(3):63-65
本在审视与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相继出现的“主体化危机”和“民间音乐意识匮乏”等一系列争议的基础上,对当今世界多元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的化定位问题做一些探索,归纳为:民族声乐教育需审时度势,重新定位;对民族声乐教学中的“科学性”、“规范性”的重新诠释;探索“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戒毒人员与普通人群的交往焦虑状况进行对照分折与考察。研究显示,吸毒严重损害了个体的社会心理层面,对戒毒人员的交往焦虑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从民族、性gU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针对戒毒人员的整个心理环境进行心理矫治;2、营造轻松、平和的戒毒环境;3、重视戒毒人员认识与理解能力的提高;4、注意女性在交往焦虑方面的特殊性;5、重视对少数民族戒毒人员的教育和民族地区禁毒宣传。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走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途径主要有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776名11-15岁汉族与白族中小学生为被试,运用心理测量学方法,研究了民族、性别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普同性,民族差异微小;(2)男女生的性格特征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性格素质明显优于男生;(3)民族和性别因素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鸿飞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3):112-113,117
丁绍光是世界级的现代华人艺术家,他将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民族文化进行了融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抽象性、民族性、点线面、色彩、图形造型五个方面分析了丁绍光装饰画的艺术性,阐明了丁绍光的装饰画艺术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体;是本民族文化与外民族文化的融合体;是文化与精神的融合体;是传统思想与个性的融合体。  相似文献   

16.
比0小的数     
《中学数学月刊》2011,(7):7-8,62
本节内容 本节主要是感受负数的存在;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同时去体会“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棚民与客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棚民的来源、民族成份及其他史料看,棚民与客家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唐红鹰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9):11-11,24
《蒸发》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有:汽化的概念及其两种方式;蒸发的概念;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蒸发时吸热.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难度不太大,学生容易接受.从后续章节看,该节内容为《观察水的沸腾》、《液化》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从教学目标来看,目标设计的具体、合理.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非常明确,要求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且会选取两个适当的点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程方法目标合理,让学生“经历探索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在经历探索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从教学实录可以看出,由于教学目标具体、合理,所以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特别是通过探究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后所带来的智力满足的快乐,基本实现了本节课设计的情感态度目标,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良好,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原始性、边境性等明显的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既存在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被“同化”、“商品化”等尴尬局面。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变迁;其次要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再次要加强民族文化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另外,要注意民族文化的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并用现代的经济观来加以开发,使开发与传承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