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纸张是印刷五要素之一,是印刷图文信息的载体。纸张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工艺过程及最终的印品质量。纸张的质量通常是以纸张的各项单项技术质量指标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应用于印刷工艺的纸张,则要研究各质量指标特性的印刷适性。就纸张各技术质量指标的印刷适性而言,许多学者对各单项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但对综合印刷适性的研究则很少涉及。本文拟就以铜版纸的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和吸收性等评价指标对印刷适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铜版纸印刷适性的综合评价模型,从而为正确、合理地选用纸张,提高印品质量,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春梅  闫玥儿 《图书馆杂志》2023,(4):112-116+152-156
延安时期是革命抗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化教育出版等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产生了大量的红色革命文献,图书出版更是对当时的革命抗战精神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通过整理分析延安时期的图书出版情况,梳理了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延安时期出版图书状况。对查找获得的205册馆藏延安时期图书开展纸张检测与分析,整理出延安时期图书的纸张定量、厚度、紧度、白度、pH值数据及分布情况。对不同出版机构的图书印刷用纸进行分类,分析了手工纸与机制纸在定量、厚度、紧度、白度、pH值等纸张性质方面的异同,讨论了引起纸张老化受损的原因,为延安时期图书的保护提供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纸质图书的生产中,一般图书的内文用纸多为胶印书刊纸。在图书的使用与保存过程中,人们经常发现纸张在外观、结构、性质等方面逐渐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如纸张发黄、变脆,出现点点色斑等,即出现所谓纸张老化问题,致使纸张的耐久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我国档案的制成材料从唐代档案直到今天的档案、公文,所用的纸种甚多,如宣纸、书写纸.有光纸、新闻纸和少量的铜版纸等.研究纸张的耐久性,对档案保管是有重要意义的.过去我国对文化用纸耐久性的研究较少,而且人们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定性的说明阶段.比如说1号书写纸的存放时间为7O~100年,新闻纸是50年,宣纸则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等,这仅仅是个粗略的估计,缺乏实验依据.因此,对常见的7种文化用纸:宣纸(特净宣、净皮宣、棉料宣)、铜版原纸、铜版纸、1号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前,北京新华印刷厂等书刊印刷企业,曾实行节约纸张奖励制度,对推动节约纸张工作收效显著。当时用纸不但不超出规定的加放率,不亏纸、不赔款,并且每年有节约纸张的收入。而厂里用作奖金的支出,仅占节约纸张收入的一小部分,对国家有利,工人也很高兴。但这样一种好的制度,却被“四人帮”加上“物质刺激”“奖金挂帅”等罪名而废弃了,严重挫伤了广大职工爱惜国家资财、节约纸张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6.
于晨 《档案学研究》2024,(1):119-125
题本文书是清代地方高官奏报政务的重要官府文书。官府文书用纸规定有着详细的等级制度。研究现存珍贵文书纸张特点能映射文书的多重价值及特性。本研究通过多种科技分析检测手段对所选题本文书进行造纸原料、工艺及老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此件文书以苦竹为造纸原料,纸张厚度、打浆度及抄造竹帘的精细度不及清代宫廷用纸,浸沤及蒸煮工艺不够充分;纸张保存状态较差,出现变色、残缺、脆化、霉变、酸化等病害特征,微观组分发生降解,并以纸张霉斑处降解情况尤为明显。最后对其老化原因进行探究,发现竹纤维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造纸工艺使得部分木质素残留,酸性物质和霉菌进一步破坏纸张原有组分结构,加速纸张老化。希望本研究可为此件文书长期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之友》2008,(3):3
20% 再生纸和一般的文化用纸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由于对纸张的高白度进行调整,不使用荧光粉等漂白成分,使再生纸的白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视力。虽然再生纸的生产工序比较复杂,但在价格方面,平均比木浆纸便宜20%以上。有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要大量使用再生纸,特别是随着教育、出版界开始规模化使用再生纸,其市场前景被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8.
文件用纸的选择和保管直接影响档案的寿命.本文在北京地区文件用纸选择和保管现状的调查基础上,对常用文件用纸的耐久性进行了实验分析,提出了提高文件用纸采购人员对纸张耐久性的认识、根据纸张用途选择适合的文件用纸、加强对未使用文件用纸的保管等措施,以满足档案长期或永久保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编者同志:当前图书用纸极为紧张,为了提高纸张的利用率,节约用纸,现将我的几点意见写去,供参考: 一、一般书刊,特别是索引、检字表一类的参考材料,行距适当紧缩,多排几行。二、工具书印数巨大,应统一改革查字法,采用直接查字法,少用按音查字的间接查字法,减少或取消不必要的别种查法检字表。  相似文献   

10.
纸张加速光老化与白度值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度是纸张重要光学性能之一 ,一般认为纸张泛黄白度下降表示老化即耐久性变坏。实验通过紫外光人工老化试验发现纸张吸收光能时间较长 ,白度下降到一定值后或平缓不变、或稍有回升 ,白度值与机械强度值并不同步下降。白度下降率不完全能作为纸张耐久性变差的物理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再生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经过筛选、除尘、过滤、净化等10多道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生产再生纸的原料一般是办公用纸、胶版书刊及装订用纸等几类原本纸质就相对较好的城市废纸。使用再生纸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1]。在我国,再生纸主要应用于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等生活用纸、新闻用纸和办公文化用纸5个方面。前4个方面已在我国得到广泛  相似文献   

12.
纸张的性能与质量对印刷品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彩色图版印刷质量.按我国出版单位历来一般的规律,彩色图版印刷都会尽可能选用涂料纸(俗称铜版纸).因为就纸张对图版彩色印刷的适应性而言,涂料纸经过了涂布、超压、防脱落、防渗透、超强吸附力等特殊工艺技术处理,能充分保证印刷产品的色彩还原正确,墨膜良好的依附力,以及色泽鲜艳、网点结实、密度层次丰富、套印精准等其他纸张无法替代的特殊效果,可以说它是为彩色印刷度身定造的专业产品,选择铜版纸的目的完全是由彩色印刷质量标准及视觉效果的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戴超兰  潘旭 《档案管理》2021,(5):127-128
为判断档案纸张是否存在人为老化,文章收集了几种档案常用纸张并分别进行高温加热和化学试剂浸泡处理,利用仪器观察、记录纸张纤维结构和色度变化,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纸张变化越明显,化学试剂浓度越高,纸张变化越明显,得出可根据纸张颜色、纤维结构、白度等判断纸张是否存在人为加热老化,根据纸张颜色、韧性、脆度、油墨色泽、纤维降解及生成产物等判断纸张是否存在酸碱试剂浸泡老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的BDM保护液在中和纸张中酸的同时,在纸张中沉积微量沉淀,既能使纸张保持7—7.5之强力缓冲的中性,又能与纸张纤维素、半纤维素基环上的羟基与羰基形成稳定螯合物,通过测试其与传统碳酸氢镁溶液处理的纸张老化前后耐折度、抗张强度、撕裂度及白度的保持率,证明该螯合保护液能使纸张耐久保存。  相似文献   

15.
湘西麻阳苗族地区清康熙至民国时期的系列民间纸契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珍贵史料,其中部分纸契受损严重,亟待保护。为制订科学的保护方案,对系列纸契的用纸原料进行鉴定,并测试纸张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纸契的原料种类呈现多样化,构皮纸、竹纸、三桠皮与竹的混料纸兼而有之,不同历史时期的用纸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造纸业主流发展趋势的影响。红色染色纸契仅以竹纸为原纸,可能与其紧度高、吸水性强、染色效果好有关。民间纸契的原料种类和相关物理性质的差异性较大,对此类档案的修复需重视纸张本体的科学检测,有助于选取合适的修复用纸以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档案馆中,保存最久远的纸质档案是唐代的档案,历经近两千年流传至今。也有一些档案保存只有几十年却因纸质不好面临抢救修复的局面。由此看出纸张对档案重要性。纸张是档案的重要载体,档案用纸的好与差直接影响档案的寿命,决定着档案能否长久的保存。因此,每一个档案工作者和文书工作人员都应对档案用纸予以关注。什么样的纸最适合作档案用纸?首先,因为档案在形成和其后的整理保管利用期间会被人们反复翻阅,所以纸张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即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抗摩擦、折、拉的能力。以纸张的耐折度为例,纸张的耐折度表示在一定的张力下,把纸…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既是造纸大国,又是用纸大国。因为用纸太多,甚至有人形容日本是"纸糊的国家"。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各种替代品的增多,纸张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日本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从印刷用纸上就可见一斑。用量上升不多价格下降不少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纸张·印刷·塑料·橡胶制品统  相似文献   

18.
二、纸张与印刷的适应性纸张的使用要适应印刷要求。这个问题可从印机类型的调度选定和纸张质量的因材施用两个方面来谈。一般说来,凸版纸用于凸版印刷机,胶版纸,铜版纸用于胶印机,卷筒纸用于轮转印刷机,平板纸用于单张印刷机;大规格的纸张用于大规格全张印刷机。    相似文献   

19.
印刷品的墨层厚度和纸张白度对颜色再现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品上的图文颜色再现,是由印刷油墨通过印刷机向纸张等承印物表面上转印后所形成。因此,印刷油墨在纸张等承印物表面的转移率和纸张的表面性质与印刷的颜色再现与显色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和研究国产纸张、油墨的性质及在印刷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对于加强纸张,油墨的印刷适性的研究,提高印刷产品质量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初步讨论了颜色再现(印刷光密度)与油墨的墨层厚度、纸张白度之间的关系,在实验范围内建立了印刷光密度与墨层厚度、印刷光密度与纸张白度、  相似文献   

20.
邹玲莹 《编辑学报》1996,8(1):13-15
科技期刊常有一些精细的照相插图需要用铜版纸印刷,使其层次分明,清晰逼真。目前,科技期刊大多办刊经费不足,受到纸张、色彩及印刷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使用铜版纸将这些精细图片都随内文印刷,只能把这些插图集中编排成集合图页,用铜版纸印刷,插于期刊之中。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促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