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2年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所必需。”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育》2011,(5):64-6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为交流地理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激发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持续开展教研活动,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十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育》2011,(6):64-6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为交流地理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激发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持续开展教研活动,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十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育》2010,(5):64-64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Et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地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中国地理学会、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育》2010,(6):64-64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地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九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地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决定举办第九届“创新杯”全国地理教研论文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冯春梅 《考试周刊》2012,(26):149-14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改革方向,地理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通过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质疑问难,释放创新激情;打破常规教学,启迪创新思维;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等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要想具备这样的创新,还需要广大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学地理教材,不仅有着生动的思想教育内容,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智能因素。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通过挖掘教材本身并有效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育》2010,(12):64-6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为交流地理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10月在广州召开全国第一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术暨工作会议以来,创新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一股洪流、深化素质教育的亮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创新教育的提出不仅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更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创新需要的创新人才,创新的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在举国上下着力于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之际,对正处于回升状态的中学地理教育而言,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地理教育,就是要努力探索构建地理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学习者的创造意识,挖掘学习者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们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创新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在新课标视野下,必须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创新促进教育创新,以教育创新促进民族创新。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教育家说,“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育》2010,(4):64-64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育》2011,(3):64-6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包括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造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为交流地理教育教学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王晨曦 《考试周刊》2013,(56):140-141
<正>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中国要提高综合国力,在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改革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民族素质是指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的总体状况。只有整个民族的素质提高了,国家和民族才会兴旺发达。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对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地理教育在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作用尽管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地理学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强的学  相似文献   

17.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搞好地理课堂和课外的创新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着创新与全球化的时代。每一个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和需要。教育更应该走在前面,地理教育也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变化要求地理教育应把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内容介绍。知识,人才是第一生产要素,地理教育在分析生产要素时,应突出知识要素对各部门产生的影响。随着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布局由集中走向分散,影响生产布局的要素由资源型、劳动力型发展到信息型、知识型,产生了新的科技工业园区。从人地关系上看,知识经济成为促进人才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吕婷婷 《考试周刊》2010,(52):209-210
地理学科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情境,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本文作者在地理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素材,充分发挥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