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写作本来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但现在的小学生面对写作却缺乏兴趣。进入小学中段,学生已有一定的写话兴趣与表达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生活、基于文本、基于常识,让写作素材"有血有肉"、写作方法"有板有眼"、写作评价"有声有色",从而让小学中年级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写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快乐的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写作追求。那么,什么是快乐作文呢?快乐作文很早就有,但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有人说,快乐作文就是追求作文课堂的快乐气氛;有人说,快乐作文就是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我认为,"快乐作文"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要我写"到"我要写"的理念转变。快乐作文就是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会写作文,能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能够在与他人分享作文中感动快乐。实施快乐作文教学法,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由怕写作文逐步变为乐于写作文,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快乐作文的理念,就是激发孩子写作的兴奋点,让孩子兴趣盎然,写作有感而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种乐趣,采用了快乐作文教学法,解决作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学生对作文往往有一种恐惧感,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生活面狭窄,缺乏阅读积累,再加上师资的限制,写起作文来有很重的心理压力,因而导致对写作缺乏兴趣,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如何使农村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巧练笔呢?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视作文课为"酷刑"。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作文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游戏作文,感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作家说过:"写作是一件自由的事;自由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为自由而快乐而写作。"写作给予作家令人羡慕的快乐,可给予绝大部分学生却是说不完的忧愁,其主要原因是:在作文的环节里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有作文的快乐心理是作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创设情境,激发创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使人产生灵感。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习作中最苦恼的是"无米之炊",一到写作文就觉得"无  相似文献   

7.
<正>写好作文,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和学生均为此"事倍功半"。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摆在我们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认识事物,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根本保证。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学生作文,老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急于指导学生如何去写,而是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在作文中快乐成长,在快乐作文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玉莲 《广西教育》2010,(19):45-45
《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快乐写作是提高小学作文教育的基础,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是否快乐写作。要让学生快乐写作,就要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建立写作信心,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写作、体验情感的快乐,在快乐中创造写作激情。  相似文献   

9.
欧阳君 《考试周刊》2011,(48):64-65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低下,与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不高有直接关联。农村初中一些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农村初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多方面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发散学生思维,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初中生快乐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越来越关注"怎么样的作文教学才是成功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习作教学中作了"三留""三美"的实践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做法和体会阐述如下. 一、留住快乐,让兴趣为习作做主 "习作难,一见习作心就烦."这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习作心理状态,许多学生视写作为畏途,究其原因主要有:训练要求和评价标准过高、限制过严、训练方法不当等,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缺乏写作兴趣.面对作文,如何让学生快乐起来?我认为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做主,因为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只有让其兴趣做主,才能使学生下笔如有神,乐写、善写,写出富有乐趣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快乐作文?尊重、理解学生是“快乐作文”的前提。“快乐作文”的关键是发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挑重担,树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发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给予明确的鼓励或暗示,始终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我真行”,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林泰山 《考试周刊》2014,(60):49-4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作文兴趣。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注重练笔写作,"作文难"的问题就可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那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呢?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才能保持他们持久写作的兴趣。而要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因为成功是学生保持兴趣最好的方法,所以教师就要时刻从学生的作文中找出优点并加以强化。其次是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写作话题,不能一味强调写作的意义,而让学生陷入一种痛苦的编造中,只有写作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从而保持他们持久的写作兴趣。最后,多样的评价方法和讲评方式也是保持学生写作兴趣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讲评方式,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作文的评价中,也是保持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来看,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动力性的困难,即学生对于作文课缺乏兴趣,缺少热情,缺乏足够的自发性和积极性,畏难情绪严重。文章以唤醒高中生心中"沉睡的狮子"为出发点,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写作动力学为依据,提出了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作文灵感,让学生快乐作文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创作思维活动,要想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应指在要害处,导在兴趣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和喜悦是不断产生热能的源泉。要想“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离开兴趣和快乐是绝对办不到的。当然培养兴趣需要有一个过程,写作的快乐也只能产生在写作之中。因此,教师指导写作时,要让学生自己打开思路,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写,不…  相似文献   

16.
王秀敏 《学周刊C版》2015,(4):166-167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怕写不好甚至写不出作文。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作文,快快乐乐写作文呢?这已成为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过:"作文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写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作文来说,"趣浓"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许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害怕写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观察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就得不到作文的素材。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作文就缺乏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想要学生喜欢写作,获得快乐,尝到甜头,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用心体验,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原因是学生厌恶作文,缺乏创作的冲动,没有体味到写作的乐趣。因此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从而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许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害怕写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不参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就得不到作文的素材。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作文就缺乏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若想要学生喜欢写作,获得快乐,尝到甜头,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用心体验,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将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应倡导快乐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热爱生活,快乐的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