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地产企业如何从传统地产向绿色地产转型,进行绿色创新形成绿色优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问题。选择万科和朗诗这两家绿色开发商,梳理其绿色联盟组合构建的情况,并探究联盟伙伴选择、联盟组合宽度和深度是如何影响其绿色创新行为的。研究揭示出联盟组合构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案例对比发现联盟伙伴多样化程度高、联盟组合更宽且更深的企业会进行更为激进的绿色创新活动,会更为全面地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以市场转变为创新目标,实施可持续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2.
传统战略联盟由于其固有的竞争性而无法避免学习竞赛、机会主义行为、高成本等困境,从而导致了极高的失败率.而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通过不相关产业的嫁接规避了学习竞赛,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融合消除了机会主义行为,双方闲置资源的非线性整合实现了高收益下的零成本,从而解决了传统战略联盟的根本问题——竞争性.通过案例剖析阐述了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运行机理,以期突破现有联盟研究范式,为中国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针对联盟中企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边界困境"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联盟治理机制动态选择模型.资源投入类型会影响联盟治理机制的选择,同时随着合作时间的变化,投入不同类型资源的企业在联盟治理机制的演化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且不同的治理机制对联盟的价值创造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有关于企业缔结联盟组织的研究主要更多以组织结构特征、静态交易效率以及常规现象为逻辑起点解释联盟组合的产生动机。本研究基于多种理论视角,从外部环境动态变革与组织的价值共创来探讨企业参与或建构联盟组合的动因。研究表明企业通过组建或加入联盟组合,与合作伙伴建构多元化的链接关系,可以有效降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企业创造更多获取多样化和异质性资源的机会,更好的进行开放式创新。同时,我们发现联盟组合的创新产出不仅取决于参与者与其他组织的特点及能力,也受到组织中参与者间各种链接关系的影响。通过交互链接企业可以有效实现快捷的资源传输,将更多合作伙伴的资源纳入自身搜索范围,增加组织中资源储备及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商业模式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大量研究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因果关系,较少关注在联盟组合情境下,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商业模式构成论和资源基础观,以创业板上市公司联盟数据库中2010—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创业企业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关系,以及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商业模式中价值定位、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均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影响,同时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会负向调节价值创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会负向调节价值获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探究了在联盟组合情境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为创业企业研究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传统战略联盟由于其固有的竞争性而无法避免学习竞赛、机会主义行为、高成本等困境,从而导致了极高的失败率.而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通过不相关产业的嫁接规避了学习竞赛,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融合消除了机会主义行为,双方闲置资源的非线性整合实现了高收益下的零成本,从而解决了传统战略联盟的根本问题——竞争性.通过案例剖析阐述了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运行机理,以期突破现有联盟研究范式,为中国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詹也  吴晓波 《科学学研究》2012,30(3):466-473
 以企业联盟组合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探讨企业如何设计和管理联盟组合来支持其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基于伙伴竞争性、资源冗余性和关系紧密性三个维度,提出联盟组合配置战略的分析框架;其次,结合案例分析了联盟组合配置战略对组织创新的不同作用,强调企业应基于各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动态地配置联盟组合,从而发挥联盟组合的最优绩效;同时,指出尽管拥有稀缺资源、地位斐然的跨国大型企业往往被视为理想的潜在合作伙伴,但是我国企业在与之建立联盟之前必须审慎评估合作的利弊,并利用联盟组合配置战略达到战略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关系资本在企业知识联盟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菲琼 《科研管理》2003,24(5):37-43
本文提出企业进行知识联盟是共享知识并要从合作伙伴学习技术及能力,同时企业也想保护自己的核心资源,防止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影响。在知识联盟的企业间,以个人层次上的互信和交流基础上的关系资本为相互学习和技术传递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抑制了知识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防止了关键技术的泄露。提出了要建立起企业知识联盟的关系资本,首当其冲的是要建立起能够促进关系资本产生的机制并建立有效企业知识联盟治理结构对关系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龙勇  李世清 《软科学》2010,24(6):45-50,57
以规模型竞争性联盟为对象,提出了该类联盟中资源组合、合作风险与联盟结构选择偏好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进一步利用来自国内企业的调研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规模型竞争性联盟中,资源组合、合作风险和联盟结构偏好之间确实存在紧密联系.资源类型越靠近于终端市场,成员对合作风险的感知越显著;对于多数合作风险,成员倾向于选择股权式联盟结构进行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0.
剖析了战略联盟产生的时代背景,认为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经历了价格联盟、产品联盟与知识联盟三种形式。提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防止过度竞争与分散研发风险,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SCP维度的企业研发联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雨森  吴德军  刘则渊 《预测》2006,25(6):18-21
提出了研发联盟的SCP(即结构-行为-绩效)三维分析模型,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企业研发联盟结构、行为、绩效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为研发联盟学习过程控制和冲突管理,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Managing technology alliances: The case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rganizations need to form alliances with external entities in order to acquire or access resources outside ones bounds. In recent times, we have seen an increased number of alliances geared towards acquiring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Alliances for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include software application licensing agreements, access to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access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 While a lot of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financial, economic, legal, and architectural issues of such arrangements, one dimension has been under debated and discussed—the knowledge component. Knowledge is the critical resource that is exchanged, managed, and integrated, in technology alliances. Managing knowledge in and around technology alliance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if we want to reap the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benefits of such engagements. In this case study analysis, we share cruci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oncerns to bear in mind while constructing, governing, and terminating technology alliances.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有效组织模式:知识联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久平 《情报科学》2003,21(3):266-268
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关键在于促进创新要素之间的知识流动。知识联盟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有效组织模式,本文讨论了知识联盟产生的原因。概念,特征以及知识联盟是如何促进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  相似文献   

14.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放大、获取技术、市场进入、规模经济、分担风险、知识学习等目标,然而,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由于存在机会主义、信任风险等也面临着高失败率的危险。从治理机制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和正式治理机制,以期增进联盟的稳定性和绩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杨桂菊 《科研管理》2012,33(4):155-162
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汇率持续攀升、贸易摩擦日趋频繁,诸多因素使得代工企业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提升代工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产学研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出发,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中小代工企业研发联盟的构建与治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与科研机构发起和参与的研发联盟有助于解决中小代工企业的短期利益导向问题;明确的制度规范以及长期合作的约束有助于解决代工企业研发联盟的信任危机问题;共享人才、资金与信息等相关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可以弥补联盟成员之间资源的稀缺性与同质性问题。有效的联盟构建与治理可以促进中小代工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16.
杨震宁  吴晨 《科研管理》2021,42(5):21-30
技术战略联盟是合作伙伴资源共享、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共同创造价值的组织,但其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各类风险,在实践中很多联盟的运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何降低联盟的运行风险,优化合作路径既是理论的前沿问题,也是实践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研究了技术战略联盟运行风险、协同合作与联盟稳定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技术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利益冲突风险和分歧冲突风险会降低联盟的稳定性,而联盟依赖风险初期会提高联盟绩效,但随着依赖程度的逐渐加深,参与各方的自主开拓创新能力有可能受损,从而降低联盟绩效;第二,联盟内部的自主合作可以正向调节技术战略联盟运行中利益冲突风险、分歧冲突风险与联盟绩效的关系,并且削弱联盟依赖风险对联盟绩效的倒U型效应,从而起到协同优化的作用。政府扶持对技术战略联盟运行风险与联盟稳定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实证性的检验揭示专利联盟特质对联盟市场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发现我国专利联盟建设中的成效与不足,提出专利联盟建设的改进方向,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专利联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促使我国民营企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而我国单个民营企业受自身规模、资金、人力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导致R&D能力严重不足,并制约其科技竞争力的培育。在此种情况下,提出民营企业应构建虚拟技术创新联盟,发挥各成员的最大效用,为民营企业培育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合作新模式——知识联盟的内涵及特点、企业信息资源开发涵义的分析,考虑到信息资源开发对知识联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知识联盟企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企业联盟中的治理匹配及其绩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为背景,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研究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治理匹配程度及其联盟绩效.论述了联盟治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基本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98个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数据,对基本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支持了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的主要观点.结果表明,联盟绩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联盟治理的匹配程度而不取决于联盟治理结构本身,与联盟交易属性、伙伴关系特征相互匹配的联盟治理结构往往能够带来更高的联盟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