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会送客吗?     
送客,有礼貌送与不礼貌送之分。生活中常遇到不礼貌送客的人,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客人刚迈出大门一二步,主人就将大门“砰”地一声关上,使客人误认为主人不欢迎他; 二、送客时经常看表,神情不定,客人误认为你  相似文献   

2.
惜取别离时     
正每次送客人离开,我总会站在门边,陪他聊一会儿,看着他走进电梯,然后才关上大门。客人一踏出门口,主人就关上大门,撇下他一个人在走廊,总有点残忍。要是大门的位置看不到电梯,那么也该在听到电梯来到之后跟客人说一声再见,才回到屋里去,那是主人的温情。客人一走,门就关上,太不近人情了。  相似文献   

3.
首饰蛇     
《良师》2004,(23)
非洲喀麦隆西部有一种小银枪蛇 细如手 ,指 当地妇 女常将 它们捉来 拔 去毒牙 扎成 小 , , ,圈 挂在耳垂上当耳环 被当作耳环的小蛇在人 , 。的耳垂上还常昂首舞动 吐出火红的舌刺来 喀 , 。麦隆的撒可尼族人则喜欢用活蛇做成 花环 来 “ ”迎客 当客人到来时 主人就用小蛇做成蛇环 套 。 , ,在客人脖子上 客人离去时 便将蛇环摘下套在 ; ,主人的脖子上 作为回敬 , 。首饰蛇  相似文献   

4.
遇客人来访,待他坐定后主人就应献茶——用双手把茶端到客人面前。给客人添茶时,一只手提壶,另一只手轻按茶壶盖。俗话说,酒满敬客,茶满欺客,给客人斟茶时不要斟得太满,否则便有赶客之嫌了。作为客人,当主人敬茶时,也应双手接茶,并口称“谢谢”,不论口渴与否,最好都喝上一点,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和谢意,然后把茶杯放在靠近自己的桌上或茶几上。在广州及港澳地区,当主人添茶时,客人按习俗用手指在桌上轻轻叩击,这就是所谓叩指礼,据说是从叩头演化而来的。习惯上已婚的用食指和中指叩,未婚的只需用一只手指便可。告辞主人前,最好把茶杯的茶喝完,…  相似文献   

5.
蛇环待客——非洲喀麦隆西部的撒可尼拉人习惯用蛇环待客。每当客人来访时,主人一面请客人就座,一面从内室取出一些活的小蛇,做成蛇环,往客人脖子上套以示欢迎。这种小蛇无毒,非常温顺,套在脖子上既凉爽,其气味又能驱蚊虫。客人要走,便脱下蛇环还给主人。  相似文献   

6.
天黑了,主人们都去睡觉,劳累了一天的鞋也都在自己的卧室里休息,可运动鞋帅哥却精神十足,原来白天主人穿上他在赛跑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他在卧室里又唱又跳非常高兴。这可把他的邻居皮鞋绅士吵醒了,他走出了屋子对运动鞋帅哥说:“老兄,你别再吵了,别以为这里就你用处大,我的作用比你还大呢!”“胡说!没有我,主人能获得冠军?”运动鞋帅哥不服气。“可是主人如果穿你去参加宴会,那就会被别人当成笑料了。”皮鞋绅士慢条斯理地说。这两人一吵,把其他人也吵醒了,棉鞋大妈、拖鞋小姐也出来了。棉鞋大妈冲上去说:“你们俩别吵了,…  相似文献   

7.
门儿轻轻唱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当客人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我那不满4岁的女儿立即跟到门口。我以为她会说声“再见”,但是客人的“再见”声还没落,我已听到“嘭”的一下关门声。我赶紧打开门对客人说:“对不起。”客人连忙说:“孩子还小呢,没关系的。”孩子应该从小就懂得以礼待人,这对她今后与人交往是很重要的。当时,我真想骂她一顿,然而这样有用吗?说不定还会让她产生对客人的怨恨。于是我心平气和地跟她说:“我们来玩‘做客’的游戏,好吗?”一听到玩游戏,她就来劲了。我扮演主人,她扮演客人,当她刚走到门外时,我用力地把门关上,让她体验一下刚才…  相似文献   

8.
古人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  相似文献   

9.
留言门铃     
我有急事到同学家,按门铃,他家里没人,只好找笔写个留言条儿让邻居转交,我觉得很不方便。我想,如果能发明一个留言门铃,该多好啊。当主人没在家时,客人可按下门铃上的留言开关留言。主人回来后,打开播放开关,就可播放留言。于是,我就产生了改进普通门铃的想法。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原有门铃电路的基础上,安个录音装置(语音集成块),这样,普通门铃就能够录音留言了。然后,在门铃开关旁边装个留言开关,在屋里再装个播放开关。当客人来时,先按下门铃开关,如主人不在家,客人可按下留言开关留言。主人一回家,打开播放开关,录音装置就能将客人的留言…  相似文献   

10.
1.水瓶琴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初二物理教材《声现象》一章中,有一个“水瓶琴”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有一家住着一位客人,老是不说走,主人实在厌烦透了。一天,主人有意把客人领到大门外的一棵树旁,指着树上的小鸟对客人说:“你再住几天吧,等我磨磨斧子砍倒这棵树,把那只鸟烧一烧来请你。”  相似文献   

12.
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人做寿,请了四位客人,结果来了三位,主人就说:"唉,该来的还没有来。"客人中的一位听了心想:这是说不该来的倒来了,自己可能就是那位不该来的。于是不辞而别。主人一看走了一位客人,就说:"唉,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听了心想:这句话是说该走的还不走吧,我是那位该走的吧。于是连招呼也没打,板着脸走了。主人很尴尬,剩下的这位客人比较忠厚,他对主人说:"你不能这样说话呀,看,把他俩都气走了。"主人这才知道误会了,急着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俩呀。"这位忠厚的客人一听也火了:"啊,这么说你说的原来是我呀!"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相似文献   

13.
一 客人访问一个美国家庭。当客人称赞房子多么漂亮,布置多么高雅,主妇多么美貌时,主人笑容满面,连连称谢。 客人访问的是中国农家。当客人称赞房子多么漂亮,菜肴多么可口,烹调多么高明时,主人却是满口否认:“哪里的话!过奖!过奖!”当客人恭维主妇貌美时,情况就很尴尬:主妇羞愧不安,主人可能怒形于色。  相似文献   

14.
猪八戒和老博士旅游路上感到饿了,来到一办喜事的大户家化缘。这家主人说:“我出道题,如果你能算出来,便给你们吃的。”猪八戒说:“这可难不住我。”主人说:“2个客人一碗饭,3个客人一碗鸡肉,4个客人一碗猪肉,5个客人一碗鱼,一共需要154只碗,问能来多少客人?”八戒听后眼珠一转,一本正经地说:“会来200客人。”主人一听,连连摇头:“如果能来200人,按2人一碗饭算,要100只碗。按4人1碗猪肉算,要50只碗。按5人1碗鱼算,要40只碗。按3人一碗鸡肉,算不出整碗数,即使不算3人一碗鸡肉所用的碗数,…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在他的《作客者言》中描述了一组某客人遭主人“虐待”的镜头:譬如主人拿了一根不及半寸长的火柴为客人点烟,弄得大家仓皇失措:把客人未必喜欢吃的菜蔬堆到饭碗里,使客人无法下著;强夺客人的饭碗去添饭,使客人吃得停食;藏过客人行囊,使客人不得告辞……诸如此类情形,在所谓的“热情好客”的主人眼里绝不成其“虐待”,他甚至还会对此津津乐道。而事实上,他却扮演了一个“虐待他人”的角色,诚然这完全出于一个良好的动机。所以,站在人道精神的高度,我们暂不妨称其为“优待的虐待”。  相似文献   

16.
承担的力量     
一天,孩子和父亲在朋友家做客,主人等客人就座后为他们沏好茶,把暖水瓶放在桌上,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就离开客厅到里屋去了。当父子二人正欣赏着窗外美丽的景色时,突然听到一声炸响,两人回头一看,原来是暖水瓶倒在地上摔碎了。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先生在《家常酒莱》中说: 家常酒莱,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  相似文献   

18.
善干辞令     
某君善于辞令。他的朋友们相约,今天到 他家去,给他开个玩笑! 主人问第一位客人:请问是怎样来的?客人 说:乘飞机来的。主人说:敏捷之至! 主人问第二位客人:请问是怎样来的?客人  相似文献   

19.
一、“主客”对比,感知内容 1.教学伊始,教师板书课题,并在“主人”二字下加重点符号,然后讲述。主人是指接待客人的人,与客人相对,那么大森林的主人是指谁?大森林的客人又是指谁?为什么称他们为大森林的主人和客人呢?请同学们先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20.
互体与互文既有共同性,亦有细微差别:就共性着眼,互体即互相陈说,共为一体,所以又叫互文。若严加区分:互体的两个相关部分之间,不照互相陈说的办法理解,也说得通,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下句,就可理解为对着镜子贴花黄。但“互文”相对的两个部分,则必须按互相陈说,共为一体的办法理解,否则会曲解文意。现择要释例如下: (一)“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这句当理解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上了船。在这里,“主”与“客”是互文。如照字面机械地讲成主人下了马站在岸上,客人独个儿上了船,那又怎么举怀共饮呢? 这说明这首七言歌行由于字数的限制,为了章节的匀称,就把该合起来说的主人与客人分开来说了。但我们在理解文意时,却不能忽略了它们互相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