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和趋势,近年来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完全从重视学科和课堂理论教学的传统中走出来,依然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实践教学不系统、生源条件差异大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打破传统办学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流程和方法,构建一套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贺州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教学改革是其实现培养目标、办学宗旨的必然途径。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特点、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及贺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现状、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其途径,以其对旅游管理教学及人才培养上更加符合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行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国家现在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现在多数民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财经类专业是一个传统类型专业,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经济型人才。传统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合现代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希望为研究财经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专业是培养英语与商务相结合的高等应用型综合性专门人才。本文从确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推行"双证"教育、创新办学模式等几方面提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5.
改革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近几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旅游管理课程模式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等几方面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创新,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校内模拟实训室为基础,校企合作办学为重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依托多种资源,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合作教育视角探讨了池州学院经管类专业"面向市场,服务地方,合作办学,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及经管类专业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的资源整合问题;构建了经管类专业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以能力为平台的课程教学体系;基于地方智库、产学合作平台建设、职业技能培养三类合作教育模式,探索总结池州学院经管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旅游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旅游高职教育、为旅游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自身教育资源条件,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内容(课程模式)、培养方式(教学设计)、培养主体、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方法七个方面时旅游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南国际旅游市场和旅游翻译人才的现状,以及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旅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培养目标、教材、教学方法、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四个角度具体探讨人才培养内容,旨在为河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双语能力和旅游专业技术能力俱佳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旅游日语专业因面对的都是零基础的学生,而学制通常又是2+1的模式,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最实用的知识以及技能,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旅游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要素,区别于一般专业,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面临着人才缺乏的现状。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可以缓解我国旅游企业人才缺乏,提高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行业内就业率,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文章在分析了现今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以创新思维为导向,在明晰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培养方案改革和教学队伍构建,引入"场景式"课堂,创设虚拟旅游企业,实现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兼具"艺术鉴赏力"文化产品创意生产能力"和"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基于跨学科专业特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学结合"模式对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我院近年来开办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文管专业)的办学实践出发,结合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从课程设置、能力导向、学训交替等几方面探讨了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研究生教育为例,分析了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发展速度、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师队伍及培养单位分布等现状,进而指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根据经济增长速率确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结构;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力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联合办学,实施欠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目标的关键,但是"学校教育+企业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企业共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已不能实现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专业法人制度"、"专业经济实体"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定单式“培养就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最好途径和方式,其中专业建设是实现订单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课程改革是实现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理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理念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前提。在学校教育转型性变革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背景下,传统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上的偏失造成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理念的分析和认识,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使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促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各高校旅游专业一般依托优势学科而发展,特别是依托历史、经济、管理、地理等学科而发展,这反映了旅游专业与这些学科的亲缘性。近年来内蒙古高校旅游专业逐渐与依托学科剥离,导致办学特色消退、人才培养规格趋同。依托优势学科,加强二者的融合,构建人才培养分流模式,是凸显各校旅游专业办学特色、缓解人才同质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然而,旅游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行业流失率高,学生就业困难。解决旅游人才的这种"供需错位"矛盾,旅游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事实证明,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本科旅游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实习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分析入手,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就业为导向,提出多元化递进式实习模式,并对其构建提出具体措施。以实现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国内很多旅游高等院校都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仍存在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性,特色不鲜明;旅游与其他专业知识结合的渗透性不强;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偏重经济理念的树立,忽视旅游的"人文教育"等问题。针对此,提出KAQ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师资力量、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实践教学、加强人文教育和改革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培养适应时代新发展的高质量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实习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现代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黄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顶岗式"实习模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法律辅助人才,而当下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往往偏离市场需求,照搬本科模式,忽视了高职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要求。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教学必须改革传统课程设计模式,系统整合知识体系,优化技能结构,搭建融合渗透式的组合模块,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和职业方向,引入市场需求和企业导向更新模块内容,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应用型法律事务人才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