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主流网站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关于主流媒体的论说很多,并没有一个正式统一的定义。对应传统主流媒体的界定标准,主流网站一般意义上是指党、国家、政府领导的,以反映和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为主的网站。它主要包括三个类别的网站:一是各级党委所建立的网站,如各级党政网;二是党的传统媒体所建立的网站,  相似文献   

2.
面对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扩张式发展趋势,江苏各级党委政府、主流新闻网站以及传统媒体.主动顺应媒介变革潮流.积极运用新兴传播平台,努力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力,逐步由“自发参与”向“自觉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3.
新闻网站走过了十多年的互联网之路,一些中央级新闻单位的网站发展迅速,如人民网、央视网等网站不但很快地完成了其母体布局新媒体的使命,还很好地完成了市场化操作;但还有一些新闻网站,虽经过了多种探索,依然处于学步初期,如有过开创性行动的中国青年报网站中青在线,目前的状况远不如10年前.此外,诸如母体都是中国一线主流媒体的光明网、中广网这些新闻网站,10年多来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4.
我们离主流新闻网站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新闻网站是大多数媒体网站的目标 ,但实际发展状况存在许多问题。主流新闻网站自身必须是品牌网站 ,因此它必须拥有新闻品牌 ,以及由此带来的足够的市场占有率和网民忠诚度。但是 ,新闻品牌是目前媒体网站以及传统媒体都缺乏的。品牌新闻具有权威性、大视野、触及大问题和焦点问题报道透明化 ,以及引导舆论主潮的特征。目前媒体网站的运营状况 ,在传播模式上 ,网络新闻传播是传统媒体宣传模式的实际延伸 ;管理模式上 ,媒体网站是以宣传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实际延伸 ,缺乏网络运营所必需的法律平台 ,不利于新闻品牌和主流新闻网站的产生。但是 ,入世之后 ,随着一个全面、彻底的市场机制的建立 ,以及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 ,一个规范、公平的新闻市场有望形成 ,这将推动新闻品牌和主流新闻网站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地市报网站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人气不断增长,影响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正在成为地方门户网站、主流媒体。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地市报社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抢抓机遇,把握火候.乘势而上,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媒体,把网站打造成地方主流门户网站、地方第一品牌网站、新媒体中的主流媒体,是摆在地市报社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主流价值观更有效地占领舆论阵地。全媒体时代,新闻网站与报纸、广播、电视站在同一起跑线,都面临着新媒体化、移动化转型的课题。新型媒体,不仅仅是新的载体、新的渠道,更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流程管理、新的运营模式。以优质内容、先进技术赋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新型主流媒体,是新闻网站责任所在,也是生存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全国37家主流媒体网站高管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性访谈,本文对当前我国主流媒体网络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整合:地方新闻网站的改革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文闻 《今传媒》2007,(1):57-57
经过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中国重点建设的8家中央新闻网站和24家地方新闻网站成功改变网上新闻传播无序的局面,已经成长为主导网上新闻舆论的网络"主流媒体".地方新闻网站作为网络主流媒体,其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大大加强,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9.
5G的出现带来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活跃和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也催化了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加速布局短视频平台。主流媒体利用短视频平台构建起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矩阵,是适应当下新闻传播载体和介质不断发生变化的需要,通过优化和整合自身的传播载体,增强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并将主流媒体自身的优势和新媒体技术更好地融合,同时,进一步稳定主流媒体的用户群和用户黏性。主流媒体还将通过建设自有短视频平台的方式,加速主流媒体短视频矩阵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舒斌 《新闻战线》2021,(5):36-39
对省级主流新闻网站而言,面对深刻变革的媒体生态、舆论格局,始终走在融合发展前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引领、深度融合、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积极探索省委扶持、地方支持、超前布局、突出服务的发展之路,是实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高度统一,推进快速高效发展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1.
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一场舆论战、信心战、信息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流媒体如何扛起责任与担当考验着媒体人。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党台、党网,怎样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本文结合抗疫报道中媒体的成功案例进行了一些探索。就"主流媒体怎样主动作为,影响新媒体?主流媒体中的新媒体怎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影响自媒体?媒体怎样正视存在问题,回应群众关切,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从CIS理论定义出发,文章把CIS运用于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从网站表现的布局、字体、流媒体技术运用等几方面打造高校图书馆的理念、行为等形象特征。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探讨了导入CIS重塑高校图书馆网站形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周青 《编辑学报》2010,22(4):355-357
以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综合性生物核心科技期刊的网站为调查对象,着重对其网站类型、风格布局、链接结构、信息更新、联系方式及内容体系建设等进行调查分析,对构建科技期刊网站作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对我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网站的部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网站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强调了网站建设首先应有以读者需要为依照的理念,并将之贯穿在网站的内容设置和页面设计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基于现有图书馆WEB网站建设移动WAP网站提供指南。[方法/过程] 从用户体验蜂巢模型的可寻性视角出发,调研国外15所一流大学图书馆的WAP网站及其对应的WEB网站的首页导航布局设计、首页导航内容和首页导航文字,通过WEB网站和WAP网站的首页导航的对比研究,探索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的WAP网站建设方法。[结果/结论] 调研发现,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在WAP网站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中的可寻性,与WEB网站相比,WAP网站布局更为多样化,关键导航内容的设置具有一定共性(以WEB网站特色导航词体现),导航文字具有一定的统计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晁晓筠  李德根 《编辑学报》2019,31(4):437-441
学术期刊虚假网站侵害了作者和出版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声誉。为应对学术期刊虚假网站的侵权行为,我们在分析虚假网站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假冒网站侵害的措施。所研制的学术期刊网址查询系统,通过定期维护更新,增强识别虚假网站的便捷性,使作者可以实时查找到学术期刊的真实网站,期望有助于减少因虚假学术期刊网站泛滥给作者、出版者造成的困扰,为维护学术期刊网站的网络运行环境提供一种技术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外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的可用性特点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开放存取学术出版联盟的第一类正式会员为研究对象,对具有代表性的开放存取科技论文出版网站进行了可用性调研,涉及页面布局、导航、内容组织和获取、检索与移动友好五个方面,以统计分析为主,结合在线评估工具,分析了国外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的可用性特点,并总结了我国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网站建设应借鉴的经验与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载体主流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学信息交流载体体系中的主流载体不会一成不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信息载体技术的进步 ,网络载体终将取代当前主流载体———纸介质载体的主流地位。参考文献 2。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数字传媒业发展迅速,多所高校陆续开设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相关课程。本文通过查阅权威留学数据库网站、美国各高校英文官方网站及其他网络渠道,翻译、整理以获取有效信息,对美国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就业去向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设置与培养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1):68-84
Research concerning user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news has demonstrated that news websites offer a wide range of participatory features, but largely permit users only to comment on already-published material. This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Sweden's four major mainstream national news websites focuses on front-page news items to investigate to what extent user participation has increased over time and whether the participatory features present allow users to exert control over key journalistic processes. It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ser participa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regard to processes peripheral to news journalism, but also that users have to a minor extent begun over time to perform work previously reserved for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