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尔巴特的德育理论源于古典哲学,他建构了自己的道德观念,阐述了影响德性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以德育为目的的训育。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下降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批判与继承赫尔巴特的德育理论对今天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明理学的总结者王夫之极为重视道德教育,他的道德教育思想集中地体现为“正志为本”的德育目标、“因人而进”的德育原则、“立教有序”的德育方法和“学思相资”的德育途径等.王夫之的德育思想虽然打上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烙印,但他关于德育目标、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等问题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阳安 《中国德育》2006,1(3):31-35,56
蔡元培认为,德育是强兵富国的需要;有助于改变社会不良风气,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需要。他强调道德教育为中坚,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美育、世界观教育之中;确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为“自由(义)、平等(恕)、友爱(仁)”。他还把心理学引入德育理论研究,提出“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成德观”。蔡元培的德育思想体系,对当今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从德育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说出发,对德育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设定,对德育方法提出了极富见解的意见。其丰富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在一生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德育多有论述,并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理论体系,在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我们研究。一蔡元培对德育的重视,基于他对道德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首先,蔡元培认为,道德教育是强兵富国的需要。1912年蔡元培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发表了《对于教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在他一生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德育的意义他认为德育是强兵和富国富民的需要,有助于改变社会不良风气,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需要。他以道德教育为中坚,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美育、世界观教育之中。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为“自由、平等、友爱”。首次把心理学引入德育理论的研究中,符合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在当今大力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现实意义,对当今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西方背景下,德育理论先干德育模式产生,德育模式的建构有着完备的德育理论做指导.但是,中国由于教育经历了"文革"十年的颠覆性破坏,理论的建构和实践模式的运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所以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是在交织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方面道德教育理论的丰富促进了德育价值的进步,进而促进了德育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德育模式实施所收到的良好成效进一步端正了德育价值和生成了新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道德教育的积极提倡者和主要实践者,在近代学校教育中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各级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尤其是先生提倡的德育主张促进了我国近代道德教育的开创与发展.应该说,德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拟进一步发掘蔡元培先生“德育实为人格之本”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具体实践和现实意义,以便发挥其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约翰·杜威是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重视德育并用以解决社会的问题,他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即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进行道德教育,使“学校社会化”、“教材社会性”、“儿童社会性”,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相联系,对当今德育途径的探讨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嵩瑞  高洁 《中国德育》2022,(10):78-80
<正>2022年4月16—17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协办。会议以“时代特征与德育走向”为主题,通过回顾中国德育发展历程,关注西方德育研究前沿,系统探讨了新时代德育理论与实践路径的未来样态,以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会议进行中,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以及以田家炳学校为主体的中小学相关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五万人次上线研讨学习。与会代表围绕“新中国道德教育发展”“新时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发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道德教育”“西方道德教育前沿”“田家炳学校德育实践探索”六大分议题,展开了具体且深入的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德育》2006,1(5):67-67
《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要成果,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德育理论专家朱小蔓教授主编,著名教育学家、德育理论专家鲁洁、王逢贤、班华为学术顾问。本丛书是作者们长期从事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建设和道德教育研究及教学成果的结晶。本丛书试图在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理论反思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阐发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建构中国特色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杜威是著名的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实用主义哲学加以深化,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包括道德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本文在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探讨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中职学生德育有何借鉴意义,以期我国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能更加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崔昱 《文教资料》2011,(30):173-174
陶行知始终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他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和创新了西方德育思想,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德育思想。其思想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德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浅论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当前大学德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威"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的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翰·杜威是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重视德育并用以解决社会的问题,他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即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进行道德教育,使"学校社会化"、"教材社会性"、"儿童社会性",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相联系,对当今德育途径的探讨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孔子德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建立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民族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德育观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本文想以《论语》一书为主要依据,对孔子的道德教育观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弱化和低迷已成为德育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要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反思和解读道德教育.若要走出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实效,必由之路是实现三个转变:道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理解与对话是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论追求。  相似文献   

17.
芬兰德育方法以其历史文化传统、综合道德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为支撑,构建了文化传递法、社会行动法和学科横贯法等德育方法,共同促进芬兰道德教育的发展。启示我国的学校德育应努力挖掘汲取传统优秀德育资源,注重将德育化无形于有形,重视学科横贯融入德育元素,在德育方法的灵活运用中提升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统一于其道德理论教育中,以下简称"杜威德育思想"。其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学校道德教育要生活化而不应该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杜威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卢景昆 《中国德育》2007,2(7):18-21
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出路。杜威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道德与人、道德与生活、德育课程和其他课程、德育工作者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等诸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育生活化和大学德育模块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生活化就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回归学生的生活。根据大学生生活与成长的轨迹,可以把大学德育的模块化教学分为理想道德教育、人际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择业道德教育、恋爱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等六个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