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育高考考前心境水平对高考成绩的影响。方法:选择素质项目(800米)得分和球类项目(篮球)得分作为考试成绩,考试得分为现场计时成绩转换成15分制成绩(800米)和12分制成绩(篮球)。考试前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来测定考前心境水平。结果:体育高考生心境TMD低分组与TMD中等组相比,800米高考成绩上,TMD低分组显著优于TMD中等组,篮球高考成绩上,两组差异不显著;TMD高分组与TMD中等组相比,TMD高分组与TMD低分组相比,800米高考成绩和篮球高考成绩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心境状况影响800米高考成绩,不影响篮球高考成绩;在800米考试期间,心境状态很好、很积极的考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心境状态一般的学生。然而,心境状态很好的学生与心境不佳的学生相比,考试成绩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研究、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体育舞蹈为干预方式,对广州市盲人学校的22名女生进行为期24周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实验后闭眼单脚站立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明显的提高盲人女生的静态平衡能力,动态平衡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并且经过训练后盲人女生的心境状态总体得到改善。文章旨在通过实验前后对两组盲人女生平衡能力及心境状况分析、比较,来说明体育舞蹈训练对她们平衡能力和心境状态的影响,以期帮助她们尽快适应社会及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中国修订版,对深圳市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运动员赛前的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较高比例的运动员赛前情绪处于不良状态;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自尊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的心境状态有显著性差异;来自城市的运动员和来自农村的运动员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项目的主效应不显著,但在疲劳、抑郁以及自尊感方面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某些社区和公园的锻炼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锻炼者的锻炼(健身)方式、锻炼频率和锻炼时间、对场地和设施的满意程度、以及心境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对于绝大部分锻炼者,消极心境的得分比较低,积极心境的得分相对较高。对于心境得分,男女锻炼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心境得分与年龄之间相关达高度显著性水平,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状态的锻炼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各种健身方式之间虽存在差异,但均未达显著性水平;不同锻炼频率的锻炼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性水平,不同锻炼时间的锻炼者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对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会影响锻炼积极性的锻炼者与不会影响锻炼积极性的锻炼者之间差异达高度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组大学生参加了为期6周每天1h的体育锻炼,采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作为评价工具,试图考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结果表明,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5个分量表及消极情绪纷乱总分上,均与对照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优于对照组,表明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贵州省中青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状态,分析中青年知识分子体质健康与心境状态的成因。方法:采用脂肪测试仪测定中青年知识分子体成分相关指标,采用POMS量表测定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情绪状态。结果:中青年知识分子的体质指数、身体脂肪率较正常值高,男性与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贵州省中青年知识分子具有较好心境状态。结论:中青年知识分子在定期进行运动的同时,应注意合理膳食,并加大运动的强度,以获得更佳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外体育期刊引文评价参数的对比分析,了解国际主流体育学期刊现状,明确我国体育学期刊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学期刊质量提供数据基础.选取国内10种体育学核心期刊(CSSCI (2011—2012)来源期刊)和15种国际重要的体育学期刊(JCR-SCI综合排名前15位)进行引文评价参数(出版频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自引率、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外体育学期刊在出版频率、被引频次两参数特征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自引率特征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国内优于国际;被引半衰期特征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国内不及国际;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两参数特征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国际远远优于国内;被引半衰期特征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国内作者偏重阅读与引用较新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文版BFS心境状态量表对参与心理拓展训练的体育专业学生的前、后心境状态进行测试,并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良性心境方面,学生的活跃性、愉悦性、平静性都有所提高.在负性心境方面,激动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竞争性心理拓展项目中,获胜组与失败组的心境改变程度基本相同,甚至失败组在负性心境的思虑性方面要比获胜组改变的程度还要明显.表明心理拓展训练中的竞争性项目与其它体育类竞争性项目在改变学生心境状态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说明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锻炼项目及时间对我国大学生群体心境状态影响的差异。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中以简式poms量表(汉化版)作为测评工具的28篇文献数据进行元分析。结果:体育锻炼组内效应值d=0.60,组间效应值d=-0.73;不同运动方式的组间差异分析P=0.06;运动持续时间的组间差异分析P<0.01。结论:(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2)不同运动方式中,球类运动对心境状态的改善最佳;(3)运动持续时间上,8~16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最佳。  相似文献   

10.
运用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或POMS)对参加篮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等专项课程的学生的心境状态变化以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大学生通过身体活动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提出科学的建议,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利用运动处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文研究表明:体育...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与逻辑推理等方法,利用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MASA),对参加2009年江西省体育高考的201名考生(男125,女76)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考生的正性心理唤醒量表和心理唤醒强度量表的得分都处于中间水平,而负性心理唤醒量表的得分处于较强层次;男女考生在正性心理唤醒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格内向和外向的考生在唤醒强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体育考生在术科考试前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对体育专业考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应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是取得体育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因此针对应考前的心理状态提出了考前的调整方法及应试中的调整方法,以期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刘晓娇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1008-1011
对12名听障高中女生进行6周的功能性课外体育锻炼实验,运用"POMS量表"评价和分析功能性锻炼干预的心理效果。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听障高中女生在抑郁和精力2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紧张、愤怒和TMD总分3项指标的组间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0.01);但实验后实验组各的项指标与情绪常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说明功能性锻炼对改善听障高中女生的情绪状态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可见:重视并系统地研究有利于改善听障生情绪状态的体育锻炼手段,有利于听障生养成健身锻炼习惯,有助于其身心健康良性发展,从而为听障生日后积极地融入社会做出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体育课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942名农村初中生(男492人,女553人)进行调查。结论:从总均分上看,心理正常者占30.38%,心理轻度异常者占61.48%,中度异常者占7.96%,农村初中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居多;通过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差异;对学校体育课满意的学生与不满意的学生除在偏执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其它因子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寄宿高中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了解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干预支持性,为学生体力活动不足的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怀化市寄宿高中生进行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过去7d只有45.1%的学生体育课中处于活跃体力活动(MVPA)状态,仅有8.7%的寄宿高中生每天体力活动时间达到1h,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5.7%的学生课间处于静坐少动行为(SB)状态,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在体育课MVPA水平、课间SB行为以及课余锻炼时间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班主任体力活动干预支持性高于体育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寄宿高中学生体育课中MVPA人数比例偏低,课余体力活动时间不足,课间SB比例偏高。建立班主任与体育教师合作干预机制符合学校健康促进的发展理念与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6.
段卉  韩尚洁  高明 《体育科技》2013,(6):69-71,76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方法:运用太极拳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连续12周的实验干预,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测试实验前后对照组、实验组的情绪状态,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男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波动较大,较正常男性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2)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波动很大,较正常女性人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实验后,实验组男大学生情绪状态近似于正常男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4)实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状态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相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男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干预效果优于女大学生.经常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帮助其还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建议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a 2-year health-related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on standardized academic achievement scores was assessed in 759 children who completed Metropolitan Achievement Test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gram. School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condition: (a) Specialists taught the Sports, 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curriculum; (b) classroom teachers were trained to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and (c) controls continued their usual programs. The Trained Teacher condition was superior to Control on Language, Reading, and Basic Battery. The Specialist condition was superior to Control on Reading, but inferior on Language. Despite devoting twice as many minutes per week to physical education as Controls, the health-related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did not interfere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Health-related physical education may have favorable effects on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测试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并结合实验法,从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对黎平一中的学生进行体质健康干预,半年后检测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等各项指标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男生各项素质指标值均<0.05,其中1000米、引起向上和学生体重提高幅度最大。与实验组男生相比,实验组女生实验后各项指标值除50米跑以外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力量,共同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效果较好。结合前期在黎平一中进行干预的经验和措施,构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干预途径,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和数理统计法,以50m跑、立定跳远和耐力跑为主要测试内容和手段,对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青藏高原的藏族7~18岁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速度素质:塔吉克族男、女生都要优于藏族,但藏族男、女生和塔吉克族男生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塔吉克族女生的整体上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爆发力素质:藏族男生优于塔吉克族男生,女生呈交叉状,但两个民族学生都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塔吉克族男生和藏族女生表现得更为明显;3)耐力跑素质:塔吉克族男、女生都要优于藏族,但藏族男、女生整体上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塔吉克族男、女生12岁之前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后年龄都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学校体育;遗传、宗教、民族性格和生活习性等综合因素;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并着重从学校体育工作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光春  刘卫  刘瑛 《体育学刊》2002,9(4):86-89
从社会环境的视角论述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等主、客观因素,分析了产生这些因素的政治、经济、教育诸原因。认为优越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健康教育氛围,对于培养具有健身、健心、健美的新人,以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